东方版权平台面向创作者的后台界面,悄然增加了一个名为“灵犀助手”的测试版功能模块。模块图标设计成一枚灵动的笔尖形状,悬浮在写作界面的右侧,点击即可展开功能面板。这一功能的上线,标志着东方版权平台的服务,正式从被动的“事后维权”,向主动的“事前预防”跨越,为创作者提供全流程的版权保护支持。
“灵犀助手”的核心功能,是实时语义分析与内容比对。当作者在平台的写作界面进行创作时,助手会在后台无声运行,通过强大的AI算法,扫描全网已公开的海量文本数据——包括网文、小说、散文、论文等各类文体。算法不仅能比对文字的相似度,还能深度分析作品的核心设定、关键情节、人物关系、独特表达等,精准识别潜在的抄袭风险。
一旦检测到作者正在书写的内容,与现有某部作品存在较高相似度时,助手会立刻在界面侧边栏给出温和的提示,而非弹窗干扰创作。提示内容清晰明确,例如:“检测到可能与现有作品《山河入梦》在‘主角出身设定(孤儿被隐世高人收养)’上存在部分相似,建议注意规避风险,可尝试增加独特的成长背景细节。” 提示下方会附上脱敏处理后的对比片段,仅展示相似的核心要素,不泄露完整内容,既为作者提供参考,又保护了其他作品的版权。
作者可以点击提示,查看更详细的分析报告,包括相似度比例、相似点具体位置、规避建议等。如果作者确认是独立创作的巧合,可以忽略提示;如果确实受到了其他作品的影响,可以根据建议进行修改,避免无意识的“撞梗”或抄袭。
除了实时提示功能,作者完成作品后,还可以一键使用“原创度检测”功能。系统会对整篇作品进行全面扫描,生成一份详细的原创度报告:报告首页展示作品的总体原创度比例,以及与现有作品的最高相似度、平均相似度;后续页面则逐段标注相似部分,区分“完全相同”“高度相似”“一般相似”“公共元素”等不同类型,并重点指出那些虽未构成抄袭,但可能需要进一步斟酌的“常见桥段”或“通用设定”,帮助作者优化作品,提升原创性。
“灵犀助手”还支持自定义检测范围,作者可以选择仅检测平台内作品,或检测全网作品;可以设置相似度阈值,例如仅提示相似度超过30%的内容;还可以添加“参考书目”,将自己借鉴、引用的作品录入系统,避免误判。
功能上线后,平台邀请了上千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参与测试,反馈极为热烈。一位资深网文作者在试用后感慨:“这个功能太实用了!我写网文已经十年了,创作过程中总担心无意中‘撞梗’,尤其是一些经典设定,很容易和其他作品雷同。以前写完总要用各种工具手动检测,不仅麻烦,还不准确。现在有了‘灵犀助手’,写作时实时提醒,写完还有详细报告,心里踏实多了。上次写主角的成长线,助手提示和某部作品的情节相似,我根据建议修改了主角的动机和经历,让故事更有新意,写作效率也提高了,可以更专注于创新。”
一位刚入行的新人作者表示:“作为新人,最害怕的就是不小心抄袭别人的作品,不仅会影响声誉,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灵犀助手’就像一个贴心的老师,在创作过程中随时提醒,帮助我规避风险,还能学习如何写出更有原创性的内容。有一次,我写的一段对话被提示相似度较高,仔细一看,果然是之前看的某部小说里的情节,赶紧修改了,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麻烦。”
数据显示,参与测试的创作者中,超过90%的人表示“灵犀助手”对自己的创作有帮助,75%的人认为该功能有效降低了无意识抄袭的风险,60%的人表示使用后作品的原创度有明显提升。
陆砚辞在功能上线公告中表示:“创作者是文化生态的核心,保护创作者的原创权益,不仅要在侵权发生后提供维权支持,更要在创作过程中提供预防服务。‘灵犀助手’的推出,旨在帮助创作者从源头规避抄袭风险,激发创作灵感,让每一份原创作品都能保持独特性与价值。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AI算法,丰富功能模块,为创作者提供更全面、更智能的版权保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