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畏惧黄泉火,但李叹云也要躲避那些范围极大的冰霜法术,若无辟邪霞光护体,恐怕早就被冻住了。
若是炼体大成,剑遁可以更远,便不用消耗辟邪之力了。
可是机缘不等人,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剑灵要我打开心扉,放手施为,似乎意有所指,他见识非凡,定然不会无的放矢。
李叹云偷眼看向地面,一座座山峰和巨树正在拔地而起,十几只灵兽被放了出来,火焰正在巨树之上燃烧。
大地在不断震动,仿佛有一头地龙正在地下翻腾,山体的一侧赫然露出一个大洞,投射进耀眼的光芒。
山外面的世界,已经是白昼了。
他们似乎全然联手了,亲密无间一般,这些法术对于鬼王全无攻击,似乎只是在争夺灵气。
既然无法追击到鬼王,索性我也如此吧!
想罢,一道玄霜自剑身之上喷涌而出。
雕虫小技,鬼王冷冷一笑,她冰遁到百丈之外,玄霜哪里能打到她。
李叹云也不气馁,玄霜之雾由一化三,变为三条霜气长蛇,弯弯扭扭追向鬼王。
鬼王已经不耐烦与他争斗,她的目标是地下的那头石人。
洞府毁了可以换一座山再建,但是风水坏了,对于古井之中的灵气可是大有影响,以后自己还怎么修行。
李叹云一手握着一枚四阶灵石恢复法力,操纵黄泉火追击而去。
趁此空暇,他将法袍之上的灵石更换成新的,心中大定。
齐灵送的礼物太贴心了,若能回到寒山,定然要再次登门拜谢,回以重礼才是。
也只有这等豪门大族,才能做出如此神乎其技的法袍吧,将隐身和传送阵法,纹在衣袍之内,以前在青山派,可是从未见过。
怪不得齐霜看不上青山派玄剑使这个名头,若论底蕴,恐怕齐家比起青山不遑多让。
想到了齐灵,他忽然心中一动,唐小送过自己一部关于土金两道的修行心得,自己却一直没看,岂不是暴殄天物?
然而战时却又如何分心阅读,李叹云灵机一动,将那部心得取出,扔进灵兽袋中。
心中不由得庆幸,还好不是玉简,桔子还不会使用,只会读书认字。
“徒儿,通过心神联系,念给为师。”
说罢,持诛邪剑向着鬼王追击而去。
桔子不明所以,但还是在灵兽袋幽闭的空间内,细细辨认着文字,用清脆的童声缓缓念道:
“经曰:天道清,生水火二性,地势坤,载土木金三灵。”
“水润下而成江海,木连成林,土势绵延万里,承载万物。”
“而火蕴于地而发于天,遥相呼应。何者,盖其性也。”
“水木火三道,唐小卑鄙,不敢妄论。”
“夫金者,无不依土而生,何也?’
桔子脆生生的声音传入识海,李叹云慢慢体会,这是唐小山对于自然的理解,也是对道法的领悟。
他自称唐小,那便是擂台比武之后,专为我而作的心得。
“单土之聚,终有极时,若无金制之,岂不是一团散沙?”
“是言,己土生阳,戊土不动,阳极生辛金。”
鬼王身遭突现无数密密麻麻的冰刺,向着四面八方射去,地面的众人纷纷依靠山丘躲避。
李叹云知道司马策对于自己的安排,他将自己当成了另一支骚扰的奇兵。
若是李叹云与他们在一起,那鬼王便可以放手施为,若是李叹云始终游离在外追击鬼王,鬼王反倒不能全力攻击。
先前李叹云入场用黄泉火解了众人龟缩之围,而李叹云陷入重重包围之时,众人又冲出阵法,帮助李叹云荡除鬼王的部众。
一来一去,两批人遥相呼应,互相借力,正合两仪冲和之道。
此时便轮到李叹云主动牵制鬼王了。
土生金,如何生法?
“辛金者,柔而精,然地底之辛金乃是金气金光金象,非有形之金。”
金光刃,玄光术,剑影分光术。
“地火升腾,辛金被逼入土,然随土势而聚为矿石,岂不是庚金乃是因火克而生?”
一道闪电划过李叹云的脑海,五行相克便也是五行相生?
他不由得停步不前,诛邪剑变得温热,腾起细小的普通火焰。
星烛,烈阳。
再试一次吧,诛邪剑应该可以承载相斥之力。
“便如以土制水,土生金以制水,君不见滔滔江水,两岸皆是土石,江道河床皆是金象,便如戒律宗规,以道制欲。”
“水受制于土,然水势得以保全,是以水生木而克土,土势被根须笼络,绵延之势才有脉络,无定之水方有定。”
“木之道便如情缘纠葛,缘起时不知所以,再回头已生发不尽,看不到来路。”
“若寻初见,也不过是两颗情种罢了。”
唐小山这是将自己于人之道上的感悟也糅合了进来。
无面魈曾为唐小山构建了一道心湖幻境,那初见亭中的两个依偎人影于脑海中浮现,又化作玄镜湖边相望成痴的自己和二丫。
二丫…李叹云心中一痛,没有注意到诛邪剑上浮现一股森冷鬼气。
剑灵发现了异样,心中一凛。
诛邪剑与李叹云的联系全凭神魂之力,按理说,法力无须布于剑上。
就算是把李叹云的法力全部吸干,法力也不够用的。
李叹云自领悟道法的灵光之中深深陷入回忆,他不能自拔,无尽的哀伤袭上心头。
唐兄,你比我幸运的多,我好羡慕你啊。
此次小机缘若是不能度过,我便要蹉跎至少百年,二丫恐怕早就转生嫁人,我再也寻不到她。
为什么啊,命运,为什么给我安排一个根本无法击败的对手?
黄泉火再利,鬼王只要冰遁术在身,便是立于不败之地。
无尽的沮丧涌上心头,剑上的森冷鬼气更加凝重了。
“叹云,停下领悟,当心走火入魔!”
李叹云摇摇头,有心剑在,什么心魔能侵入识海。
他勉强振奋精神,环视场中,地上的众人已然狼狈不堪。
“李叹云,快醒过来!”
司马策早就发现了他的异常,还以为他着了鬼王的道,又不敢命令狮子喝醒李叹云,那会被他那诡异的神识攻击反伤。
另有几人焦急的大喊起来。
“李道友,我们的身家性命可全都指望你了!”
“哎哟我的李爷,别发呆了,快帮忙啊!”
我为何要帮他们,是因为我的侠义之心,我的侠义之心由何而来,师父何九教的。
师父为何收我为徒,因为白姑姑的引荐,还有我救助他的慈悲之心。
我本是出身微末的一阶农夫,错过了升仙大会,凭一片善意入道,又怎能忘却初心。
我的剑,为不平而鸣。
人心向下流淌,别人的道德如何我不做置喙,但我的道心不可动摇。
桔子还在念着什么,但李叹云已经不在意了。
火生土,纳尘剑意,固丘剑意。
天地之间的土灵气纷纷投入他的身体,就连那些被烧尽的草木土灰也纷纷打了个旋儿,升腾起来纷纷附在李叹云的剑上。
一时间诛邪剑变得有五六丈长,黑灰一片,华光不再。
聚土生金。
刻微剑意,锐行剑意。
这一次,他又感到了那股熟悉的斥力,星烛剑意的升腾之意,将两道金行剑意排斥。
无妨,弱火强金便不会熔掉了,我用过这种剑的。
那是他的第一把二阶长剑,助聂红羽领悟燎原剑意之时,聂红羽送给他的。
何以弱火,唯有水寒。
溟蒙剑意,凌波剑意。
两道水道真意加持之下,水灵压制了火灵,烈阳真意不再那么暴躁,但星烛仍蓄势待发。
火土金水四种剑意按照阴阳交错的顺序依次叠加。
剑灵悠悠说道:“叹云,你终于还是走上了这条路,恭喜。”
李叹云摇摇头,虽然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但还差得远。
相生相克之理,我还未领悟,只是强行施为而已。
诛邪剑上光华闪动,几道无形的根须自剑柄处蔓延到水波之上,不久之后便绿意盎然。
鬼王终于发现了高空的异象,他竟然敢当着我的面尝试突破?
一道巨大的冰锥变了方向,向李叹云飞刺而来,彼处生时,于空中不见,再出现时已在身前。
先前李叹云都是依仗云隐和剑遁躲避,但这一次他已无力闪避了。
九道剑意附于剑上,每一道新的剑意加持之时,便引动其他剑意的排斥和吸引。
李叹云只好不断消耗神识,调整九道剑意的强弱,这犹如抱薪救火,九道剑意相生之下,都越来越强。
冰锥已至。
时间忽然变得极慢一般,李叹云双目之中分光真意看的明白,那冰锥之上的无数细小水灵气被牢牢束缚住了,仿佛是一把剑。
难怪这水灵之物,却有金象。
灵气的模样原来是这样的,水灵木灵土灵都是差不多的样子,它们都由一大四小五个微小的光点组成。
那四个微小光点便像是大些光点的触手一般,触手的方向决定了灵气的种类,水灵气之间用四个小光点彼此相连,就形成了水。
这便是法术引动天地灵气的奥秘,修士只知道用法术驱动体内法力,激发法术,再引动天地灵气,却不知道施法的法理是什么。
原来如此,剑身之上的九种剑意刹那间和谐无比,蠢蠢欲动。
道意乃是法理之极,连接道与法,既得其法,调和剑意自是轻松至极。
还差一道卧松剑意,罢了,姑且一试。
下一刻,诛邪剑堪堪一挡,冰锥之力巨大无比,将其撞飞,继续追击过去。
李叹云身上霞光闪动,又使出了采薇真意的化劲出来,才勉力扛住了这一击。
他口中喷吐大口鲜血,虽无外伤,但五脏六腑未经炼体温养,内伤却不可避免了。
甲木之道,原来如此,并非单纯的曲直之道,而是生存,争夺,吸收,向上直至参天。
难怪木可生火,其向上之理与火意相通。
甲木之道竟是与人之道中的领袖之道相通。
吕英,赵郁离都是甲木之道的高手。
赵兄,你结识天下英豪,是散修首领却引而不发,藏着什么秘密?
“仙姑,多谢你了,助我十剑圆满!”
说罢,挥剑斩出,剑势似缓实急,中途剑身之上浮现一道金光,正是破锋剑意!
冰锥被无声无息的斩做两半,余势衰败,还未掠过李叹云的身边,便化作满天水灵之气。
地面之上的众人一怔,鬼王双目一凝,脱口而出:“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