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陨之地的风沙,似乎永不知疲倦地打磨着古老的石柱。凌皓立于神殿深处一片相对平整的断壁前,神情专注,指尖萦绕着一缕凝练如实质的湛蓝查克拉。他面前巨大的石壁上,铭刻着一个极其繁复、由无数细微几何图形嵌套构成的术式——正是他基于封印之书所得、历经“镜心”海量推演和“创世之析”深度解析后,精简优化出的飞雷神导引符文(实验版)。
“空间忍术的终极瑰宝之一……”凌皓目光灼灼,带着技术研究者特有的狂热与谨慎,“理论模型已通过‘虚实工坊’百万次模拟,能量节点构架稳定性达99.7%。现在,是时候进行第一次实体空间坐标锚定与短距传送测试了。”
他没有贸然将自己作为实验体。心神一动,一只拳头大小、结构精密的仿生侦察蜘蛛“潜影”从“虬龙”舱内爬出,安静地伏在导引符文的中央。它的腹部外壳上,被凌皓以“灵锻”技艺微雕了一个完全相同的、但体积缩小了千百倍的飞雷神符文。
“第一步,坐标锚定。”凌皓指尖的查克拉如同拥有生命的刻刀,精准地点在石壁上的主符文核心节点。嗡——符文瞬间被激活,亮起稳定的蓝色光芒,一股玄奥的空间波动以符文为中心荡漾开来,但又被他以强大的精神力牢牢束缚在石壁周围一米范围内,避免能量外泄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锚定成功。空间坐标已记录。”镜心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
凌皓退后十步,在另一处空地上,再次以查克拉凌空勾勒出一个完全相同的导引符文。“第二步,建立传送通道,目标:潜影。”
他双手结出一个古朴而复杂的手印——这是推演中确定的、最有利于稳定空间结构的引导印。磅礴的查克拉混合着一丝万花筒瞳力注入新绘制的符文之中。光芒再起,两个符文之间,空间开始产生细微的扭曲,仿佛隔着一层波动的水幕。
“通道建立中……空间结构稳定性78%……能量消耗高于预期……”镜心实时汇报着数据。
凌皓眉头微蹙,他能感觉到维持通道对查克拉和精神的消耗极大,而且通道并不十分稳定。“果然,简化版还是有其局限性。强行传送活体,风险过高。”
他心念电转,立刻改变了实验方案。“中止活体传送。测试无生命物质传输。”他取出一枚普通的手里剑,轻轻抛向第二个符文的中心。
手里剑接触符文光膜的瞬间,仿佛被无形之力吞噬,倏然消失!几乎在同一时间,石壁主符文上方空间一阵波动,那枚手里剑叮当一声掉落在地。
“无生命物质传送成功!耗时0.03秒,物质结构完整。”镜心确认道。
成功了一半!但凌皓并不满意。这顶多算是个高级一点的“空间快递”,无法应用于瞬息万变的实战,尤其是自身传送。
“看来,单纯依靠符文技术和查克拉,想要完美复刻飞雷神还是力有未逮。”他散去查克拉,通道随之消失。“或许……该换个思路了。”
他的目光投向胸前的壶形纹身。“曦,炼妖壶洞天本身具备空间属性,且稳定性极高。能否以飞雷神符文作为‘信标’或‘接口’,将传送的‘过程’转移到壶天洞府内部进行?由洞天作为中转站,抵消空间跳跃的不稳定性?”
小曦的光影立刻在壶天洞府内浮现,围着那个刚刚接收了手里剑的锚点符文好奇地转圈。“主人好聪明!洞天是我们的地盘,规则由我们定!如果把传送理解为‘从A点到b点’,那么我们可以先在A点把东西‘收’进壶天,然后再从壶天‘放’到b点!虽然多了一步,但在壶天内部完成空间转换,比直接在外界撕裂空间要安全稳定多啦!”
“正是此意!”凌皓眼中精光一闪,“将飞雷神符文改造为‘空间信标’,其主要功能是精准定位。真正的传送过程,由炼妖壶内部完成!这样,不仅安全性大增,而且……”
他想到一个更绝妙的应用!“如果我们将这种‘信标符文’微雕或阴刻在成千上万的‘尘蜂’、‘潜影’侦察单位上,让它们遍布忍界各个角落……那么,理论上,只要我能感知到任何一个信标的位置,就能通过炼妖壶,将自己或物品瞬间传送过去!”
这将不再是飞雷神,而是属于他凌皓的、基于炼妖壶的壶中界传送网络!其战略意义,远超单纯的战斗瞬移!
“可行性极高!”曦兴奋地拍手,“不过主人,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洞天能量来维持这种超远距离、精准的‘收取’与‘投放’,而且信标的设置也需要时间。”
“无妨,这将是我们的长期战略项目。”凌皓压下心中的激动,深知此事需从长计议。但方向已然明确,前路豁然开朗。
空间实验暂告一段落,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那悬浮于壶天工坊中央的“苍穹之翼”设计蓝图上。经过这段时间的完善,其基本结构已然定型,但凌皓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纯粹的载具,即便再强大,终究是死物。”他凝视着蓝图,万花筒缓缓旋转,“既然‘赋灵之构’已随我眼瞳晋升而威力大增,何不赋予它真正的‘形态变化’之灵?”
一个更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诞生——可变形式空天载具!并非简单的机械变形,而是基于“赋灵之构”,赋予其核心能量回路一种“形态自适应”的灵性,使其能在“高速巡航形态”(流线型战机)、“强攻重甲形态”(人形机甲?)以及“隐匿侦查形态”(小型飞鸟)之间进行切换!
“就像赋予金属生命,让它拥有‘鸟’的敏捷、‘兽’的凶猛、‘鱼’的流畅……”凌皓越想越觉得可行。这不仅能极大增强战术灵活性,更是对“赋灵之构”这项能力的极致挖掘和展示!
他立刻投入到新的设计中。这需要对整个能量回路、结构力学、材料学进行颠覆性的重构。巡航形态追求极速与隐匿,重甲形态追求火力与防御,侦查形态追求灵巧与持久。三种形态共享核心能源(分布式能量阵列与尾兽查克拉爆发模块),但能量输出分配、气动外形、甚至部分武器挂载方式都需要动态调整。
这其中的技术难题如山如海,但凌皓却乐在其中。他调用“镜心”的全部算力,在“虚实工坊”内构建出复杂的三维模型,模拟着形态转换时每一个零件的位移、每一股能量的流转。失败,调整,再模拟……循环往复。
小曦也飘在一旁,时不时用她独特的、贴近能量本源的视角提出建议:“主人,这里,鸟形态翅膀收拢变成人形态手臂的时候,这个地方的能量回路容易打架(冲突),能不能加个小‘阀门’,让它们轮流工作?”
在凌皓废寝忘食的钻研下,一个具备初步可行性的“三态变形”理论模型逐渐清晰。虽然距离实物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通往“变形金刚”之路的大门,已然被他推开了一道缝隙。
神殿之外,风沙依旧。而神殿之内,凌皓却同时在“空间”与“形态”两条超越常理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咫尺天涯的传送网络,与赋灵化形的天空霸主,正在他冷静而狂热的设计中,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幽陨之地的沉寂,掩盖不住那颗即将震撼整个忍界的技术之星的冉冉升起。他的征途,注定是星辰大海,与凡人无法想象的科技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