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陨峡谷的雷霆盛宴,终究成了身后的背景音。凌皓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舞台剧演员,在聚光灯(由木人的幽蓝怒火)最炽盛时,悄然退场,将一片混乱与猜疑留给了云隐的追兵。他并未选择直线远离这片是非之地,那太过直白,也容易落入预设的包围圈。相反,他借助“幻形妖裘”与对能量流动的精准把握,沿着一条极其刁钻的路线,迂回着向西北方向的“寂灭雷沼”潜行。
这一路,他更像是一个冷静的田野调查员,而非逃亡的叛忍。每遇险峻地势或能量异常点,他都会稍作停留,放出微型“工蜂”进行局部扫描,丰富着脑海中的雷之国地理能量图谱。他甚至饶有兴致地收集了几种峡谷边缘特有的、能在狂暴雷电下顽强生存的苔藓和怪异昆虫样本,丢进炼妖壶让曦分析其生物特性——没准儿哪天就能用在某种新型符雷或伪装涂料上。这种无论身处何境都不忘“科研”的劲头,已然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所以说,云隐村这帮肌肉棒子,空守着星陨峡谷这么个天然的能量宝库,满脑子却只想着挖矿和监控尾兽,真是暴殄天物。”凌皓一边灵活地避开一道突如其来的地面电弧,一边在内心吐槽。在他看来,这峡谷里紊乱的能量流、独特的矿物共生结构、乃至那些变异生物,无一不是值得深究的课题,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型综合研究所几十年。“或许这就是纯粹忍者和技术人员的思维差异?他们追求即时战力,我却着迷于底层规则和可能性。”
数日的跋涉,周遭的环境开始发生显着变化。空气中的雷属性粒子依旧密集,但那种狂暴的、充满毁灭性的悸动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粘稠的死寂所取代。天空不再是压抑的铅灰色,而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仿佛掺入了灰烬的暗紫色。脚下的土地从焦黑坚硬岩石,慢慢过渡为松软、渗着黑色油亮水光的沼泽边缘。植被几乎绝迹,只有一些如同扭曲铁丝般的枯槁灌木,顽强地从腐臭的泥浆中探出头来,枝丫间偶尔闪过濒死般的电火花。
这里,便是“寂灭雷沼”的外围。连声音仿佛都被这片沼泽吞噬了,只剩下泥浆缓慢翻滚、气泡破裂时发出的那种粘腻、令人作呕的“咕嘟”声。一种无形的压力弥漫在空气中,并非单纯的物理重压,更像是一种对生命力的直接排斥与侵蚀。
凌皓停下脚步,微微蹙眉。“灵犀入微”状态下,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自然能量并非消失,而是以一种极其惰性、近乎“死亡”的状态存在着,难以引动,更别说吸收了。寻常忍者在此,别说战斗,连维持基本的查克拉活性都会异常艰难,实力大打折扣。
“难怪被划为绝地。这地方,简直就是查克拉体系的‘沉默区域’。”他心中凛然,更加确信云隐在此设立秘密据点所图非小。要么,这里有必须在此环境下才能进行的特殊研究;要么,这个据点本身,就需要这种环境来隔绝内外,隐藏某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他寻了一处较为坚实的、半淹没在泥沼中的巨型兽骨(天知道是什么远古巨兽的遗骸)作为临时落脚点。骨质冰凉,表面光滑异常,竟能一定程度上隔绝下方泥沼的吸力与腐蚀性。
“影蜂传回的数据显示,目标‘岛屿’位于沼泽中心偏东北方向,直线距离约三十公里。外围有高强度复合结界,兼具光学扭曲、能量屏蔽与物理防御功能。”“镜心”的汇报在脑海中响起,同时投射出由“影蜂”扫描拼接出的粗略地图。那片所谓的“岛屿”在画面中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被一层不断流动变形的光晕所笼罩,看不清具体细节。
“结界类型分析?”
“能量特征与云隐村主流结界术同源,但结构更复杂,添加了多重冗余和反破解机制。核心能量源疑似深埋地下,与沼泽地脉有微弱连接。强行突破会立即触发警报,且可能引起未知的地脉反应。”
凌皓摩挲着下巴,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强攻是最愚蠢的选择,尤其是在这种敌方主场。潜入的关键在于信息差和伪装。
他仔细检查着“影蜂”传回的高清图像,不放过任何细节。突然,他目光一凝,将图像某处放大。在结界光晕偶尔波动产生的瞬间缝隙里,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极其细微的痕迹——那是一种特制的、带有云隐标志的扁平式运输舟,半埋在“岛屿”边缘的码头状结构旁,舟体上沾满了漆黑的淤泥。
“有运输工具,就意味着有进出通道。”凌皓嘴角微翘,“而且,看这淤泥的新鲜程度,近期肯定使用过。”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多张不同时间点捕捉到的结界波动画面,结合“镜心”的超速运算,凌皓发现这结界的能量流并非完美无瑕的循环,而是在某个不易察觉的节点,存在一个极其短暂的、规律性的“验证窗口”。这个窗口期或许只有零点几秒,是针对特定识别信号(比如那种运输舟上的某种信标)开启的通道。
“找到后门了。”凌皓心中一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伪装成“自己人”,骗过这个验证机制。
他闭上眼,精神再次沉入炼妖壶的“虚实工坊”。清辉弥漫的空间中,一个微缩的寂灭雷沼和结界模型正在快速构建。凌皓的意识体站在模型前,开始进行模拟潜入。
“方案一:能量拟态。模拟云隐忍者查克拉波动,尝试在验证窗口期同步频率……”
模型显示,结界反应剧烈,立刻标记为“高仿入侵”,警报大作。
“否决。云隐的查克拉认证系统必然包含更深层的生物特征或灵魂印记,单纯能量模拟成功率太低。”
“方案二:空间取巧。利用‘空间标记’和瞬身术,在窗口期强行瞬移进去……”
模型显示,结界内部空间结构极其稳固,且有空间扰动监测,瞬移产生的波动同样会触发警报。
“风险过高,空间造诣还不够深,暂不考虑。”
“方案三:物理伪装。获取一艘对方的运输舟,或者仿制一艘,搭载其信标系统……”
模型聚焦在那艘半埋的运输舟上。“镜心”根据图像开始逆向推导其可能的结构和信标类型。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但需要近距离接触实物,或者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方案四:声东击西。在沼泽另一处制造足够大的动静,比如模拟大型通灵兽袭击或能量爆发,吸引据点守备力量注意,趁机潜入……”
模型推演显示,成功率一般,且不确定性太高,容易弄巧成拙。
“可作为备用方案。”
就在凌皓潜心推演之际,曦的声音带着一丝好奇响起:“主人,分析沼泽淤泥样本,发现有趣成分:蕴含微量的‘寂灭雷石’粉末,这是一种只在极端雷属性死地才能形成的矿物,具有极强的能量惰性化和信息屏蔽效果。”
凌皓心中一动:“能量惰性化?信息屏蔽?”他立刻将这种特性加入到结界模型的分析中。果然,结界的能量屏蔽层中,检测到了类似的成分波动。
“我明白了……”凌皓眼中闪过恍然,“这结界之所以能在这片死寂沼泽中稳定运行, partly 是因为它利用了环境本身的‘寂灭’特性,甚至将‘寂灭雷石’粉末作为了结界材料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我们能模拟出更浓郁的‘寂灭’气息,是否能让结界在一定范围内将我们‘误判’为环境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并非没有道理。结界再智能,也是基于预设的规则进行识别。如果伪装得足够像“背景噪音”,或许能骗过它的感知。
“曦,能否利用我们已有的材料,合成模拟‘寂灭’气息的涂层或雾剂?”
“需要‘寂灭雷石’作为主材,或找到其能量替代品。现有材料库中,‘星陨晶’的极端活性与之相反,无法直接模拟。但……可以尝试逆向运用,制造小范围的‘能量真空’或‘信息黑洞’区域,达到类似‘寂灭’的效果,不过技术难度很高,且维持时间短。”
新的思路打开了。凌皓迅速调整推演方向,将“能量真空伪装”与“运输舟信标”两种方案结合。或许,他可以先设法搞到一艘舟,然后在接近结界时,短时间开启“能量真空伪装”降低自身存在感,再利用舟上的信标通过验证窗口。
“镜心,计算方案三与能量真空伪装结合的可行性及最优执行步骤。”
“计算中……结合方案可行性提升至67.3%。关键步骤:获取运输舟信标数据或实物;精确定位验证窗口时间点;制造持续时间为1.5秒的能量真空伪装场;同步信标信号……”
计划逐渐清晰,虽然依旧充满风险,但至少有了明确的路径。凌皓退出虚实工坊,意识回归现实。他望向那片死寂的沼泽深处,目光锐利如刀。
“那么,第一步,去‘借’一艘小舟来看看。”
他的身影从兽骨上悄然滑下,如同融入墨汁的阴影,向着沼泽深处那片隐藏着秘密的“岛屿”,开始了新一轮的潜行。这一次,他的对手不再是暴怒的人柱力,而是冰冷的结界、未知的守备、以及这片吞噬一切生机的死寂雷沼。但凌皓的嘴角,却勾起了一丝近乎享受的弧度。解密与征服,总是能带来最原始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