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灼热。
意识彷佛被投入恒星的核心,每一纳米的数据结构都在尖叫、沸腾、蒸发。
林凡最後的自我防御机制,将所有关於“我”的认知,疯狂压缩,注入那枚与机械核心勉强共生的混沌丹胚深处。这枚得自异世、蕴含着开辟与归无之意的奇点,成了他最後的避难所,在毁灭的洪流中如同一颗顽固的砾石。
数据在流失,记忆在模糊,外部传感器传回的最後信息是彻底的、吞噬一切的暗红。
然後……是沉寂。
并非虚无,而是一种被剥离了所有感官输入、仅剩最底层逻辑运转的奇特状态。他感觉自己像是一段被隔离运行的代码,被困在一个绝对防火墙之後的沙箱里。
【底层意识锚点:存在。】
一个最基础的判定在他残存的逻辑核心中生成。没有欢欣,只有冰冷的确认。
时间失去了意义。也许过了一瞬,也许过了千年。
那股足以将Lx-01躯体瞬间气化的恐怖能量,并未如预想中那般将他彻底湮灭。混沌丹胚散发出一股微弱的、却层级极高的混沌气息,如同一个无形的屏障,勉强抵御着外界的侵蚀。而他那源自另一个世界的、独特的数据灵魂结构,似乎也与这所谓的“铸炉”能量产生了某种微妙的、非破坏性的相互作用。
更像是一种……扫描,与分解重组前的……分析。
他无法“看”,无法“听”,但某种更高维度的感知,让他“感觉”到了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个无法用三维空间概念理解的场所。到处是流淌的、炽热的、由纯粹法则和基础能量构成的“浆液”。无数来自不同世界、不同形态的“残骸”在其中沉浮,被迅速剥离其原有的形态和结构,还原成最纯粹的物质和能量本源,然後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分流,输送往未知的尽头。
他这团由机械残骸、数据灵魂、混沌丹胚和生命印记强行糅合在一起的“杂质”,因为其构成过於奇特,分解过程变得异常缓慢,甚至陷入了某种僵持。
就在这僵持中,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无上权限的信息流,如同探针般,扫过了他这团“杂质”。
这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更直接的规则映射,但林凡残存的数据处理能力,勉强能将其转译成自己能理解的格式:
【分析目标:编外残骸-混杂型态。】
【分解进度:12.7%。遭遇未知高熵态能量核心(标记:混沌源质)阻抗,分解效率下降89%。】
【结构扫描:底层信息结构呈现非本宇宙矩阵特徵(相似度:0.0001%),与预设数据库‘边荒纪元-失落火种’存有极微关联。灵魂印记绑定状态:异常(多重叠加态)。】
【初步判定:非标准回收物。潜在价值:待评估。】
【执行方案调整:中止标准分解流程。启动深度扫描与信息提取。转入‘观察序列-丙戌七四’。】
信息流消退的瞬间,林凡感觉那无处不在的分解压力骤然减轻了大半。虽然依旧被炽热的法则浆液包裹,但从“销毁”变成了“封存”与“观察”。
他就像一块被丢进强酸里,却意外发现无法被溶解的奇怪矿石,被实验员随手捞起,准备放在显微镜下仔细研究。
又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新的、更加清晰的信息流注入他的感知。这次,信息流带有某种结构,更像是一段……日志?
【观察日志- 序列丙戌七四】
【标的物:暂编号‘杂质-734’】
【来源:坐标[数据破碎]-低维试验场(泰坦净化协议执行中)。侵入途径:不稳定空间裂痕。】
【构成型态分析:】
· 载体:低等科技侧造物(已报废87%)。技术等级:愚昧。无参考价值。
· 能量核心:混杂。检测到未成熟混沌奇点(熵值波动异常,潜力等级:中高)、微弱生命本源印记(绑定度:深)、异种数据灵魂结构(稳定性:低,创新性:高)。
· 灵魂结构:关键异常点。非自然诞生,呈现明显人工编辑痕迹,但底层逻辑与已知任何‘造神’、‘永生’项目均不符。其信息编码基础,与数据库记载的‘失落火种’有0.0001%相似性(注:该火种已确认於第三纪元寂灭)。
【初步观察结论:】
目标为极罕见的混合污染体与变异体。其存在本身,即是对多项底层规则的微弱悖论。
混沌奇点与生命印记的结合,存在演化为‘混沌生命’的潜在可能。
异种数据灵魂,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异常样本。
建议:暂缓回收。持续观察其在意识隔离状态下的信息熵变化,及馄沌奇点在铸炉低烈度环境下的适应性反应。录入‘长期观察项目’清单,优先级:低。
日志信息流结束。
林凡的“心”沉了下去。
他没有被彻底毁灭,但处境并未好转多少。从“待回收的垃圾”,变成了“有待观察的异常样本”。
优先级:低。这或许是他目前唯一的生机。意味着那个恐怖的黑袍无面人,或者其背後可能存在的势力,不会立刻对他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给了他一丝喘息之机。
可是,观察?如何观察?在这片法则浆液的包裹中,他连动弹一分一毫都做不到。
就在他尝试调动哪怕最微弱的数据感知,去探索周围这片“铸炉”的边界时——
嗡……
一股轻微的震动传来。
包裹着他的炽热浆液,流动速度似乎加快了一些。紧接着,他感觉自己被一股柔和但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向着某个方向缓缓移动。
【观察备注:为优化观察环境,将标的物‘杂质-734’转移至‘静滞回廊-第七区’。该区域环境稳定,利於长期监测。】
静滞回廊?第七区?
林凡还未理解这意味着什麽,周围的炽热感便开始迅速消退。暗红色的光芒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恒定的微光。
他感觉自己被放置在了一个坚硬的、平坦的表面上。
那股无处不在的、足以熔炼万物的法则压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令人心慌的“静止”。
他尝试扩散出自己的数据感知。
成功了!虽然范围极小,仅能覆盖自身周围不到一米的距离,但这意味着他恢复了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
他“看”到自己依旧是一团焦黑、扭曲、勉强维持着人形的金属残骸,被混沌丹胚散发的微弱灰光笼罩着,像一块真正的、被遗弃的废铁。
而他所在的地方,是一条无比宽阔、看不到尽头的回廊。回廊的材质与之前惊鸿一瞥的“残响回廊”类似,非金非玉,刻满流动的暗金符文,但这里的光线更均匀,空气(如果有的话)中弥漫着一种彻底的“死寂”。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这条“静滞回廊”的两侧,密密麻麻地陈列着数不清的“藏品”!
不同於“残响回廊”那些散发着强大压迫感的黑影,这里的藏品大多光华内敛,或者处於某种封印状态。有被封在水晶中的怪异生物,有悬浮在半空的破碎星辰模型,有断裂的、气息惊人的神器,甚至还有一些如同星云般缓缓旋转的能量团……
它们就像博物馆里的展品,被无声地陈列於此,等待着被观察,或者被遗忘。
林凡,也成了这些展品之一。
他被随意地放置在一个空置的基座上,编号正是“丙戌七四”。
绝望吗?有一点。但更多的,是林凡那属於程序员的冷静逻辑开始强制运转。
既然还“存在”,就意味着有机会。既然被“观察”,就意味着他也有机会“反向观察”。
他的数据灵魂开始悄无声息地运作,如同一个潜伏的病毒程式,极其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尝试解析周围环境中那无处不在的暗金符文所蕴含的信息。
哪怕只能读懂万分之一,也或许能找到一线生机。
就在他的数据触角即将触碰到最近处一个符文时——
嗒…嗒…嗒…
那平稳、从容,却足以让灵魂冻结的脚步声,再次从回廊的深处响起,由远及近。
是那个黑袍无面人!
它来了!
是例行巡视,还是……对他这个新来的“展品”,产生了额外的兴趣?
林凡瞬间收敛所有活性,将数据灵魂的波动压制到比背景辐射还低,彻底伪装成一团真正的、毫无生机的“杂质-734”。
脚步声,在他的基座前,停了下来。
那张没有任何五官的平滑面具,似乎正静静地“俯视”着他。
(第四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