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在纸上划出最后一道横线,清悦搁下笔,吹了吹墨迹。账本上“巳初,甲级文书传递时效达标率百分之九十八”几个字清晰工整。窗外书阁方向的翻书声还在断续传来,夹着胤禛和周延低声讨论田亩折算的声音。
她合上台账,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厚纸册,封皮是素色棉麻,边角已有些磨毛。翻开第一页,提笔写下六个大字:“宫务旬月综述”。落笔不重,但每一划都稳。
接下来一个时辰,她陆续调出三份主档:一份是近三个月各宫采办耗材比对表,一份是甲级事务处理时限记录,还有一份是轮值督查员巡查日志。三张表格摊开在案上,她用朱笔圈出关键节点,再逐条归类。
效率提升十二点三,不是靠催逼,而是把事务分出轻重缓急,定下响应时限。过去一桩炭薪申领要走五天,现在乙级以下三天内必有回执。有人抱怨规矩太死,可等第一批红标件全数闭环后,连尚衣局老掌事也派了人来问细则。
她写到“人员调度优化”一条时,停了停。原想写“心腹主动报送异常”,想了想,改成“多处差役自发呈报耗损偏差,已纳入核查流程”。不提名字,不夸忠心,只说事。
写完正文,又附了两页附录:一张是分级响应前后对比图,另一张是各宫近三月物资申领波动曲线。末尾没写总结陈词,只列了一句:“试行期间共收建议十七条,采纳九条,其余待议。”
次日午初,清悦照例去乾清宫侧殿递采办清单。风有点大,廊下铜铃轻晃,她拢了拢袖口,将那本厚册夹在几份折子中间,用细绳捆好。
内侍通传后,康熙正在批阅奏本,头也没抬:“进来。”
她行礼,双手递上材料:“这是本月各宫物料申领汇总,请皇上过目。”顿了顿,“近来宫中事务运转较稳,臣妾稍作梳理,恐有疏漏,谨供参阅。”
康熙“嗯”了一声,接过随手放在案角,压在一叠军报底下。她没多言,退后两步,垂手立了片刻,转身离开。
第三日清晨,胤禛在书阁核对图册数据,清悦坐在旁边看他对账。两人正说着一处屯田面积记载不符之处,赵德全来了,说是皇上召见乌雅氏,即刻前往南书房。
她起身理了理衣襟,没带安蓉,独自穿过长廊。
南书房门开着,康熙坐在临窗炕桌旁,手里正翻着那本厚册。见她进来,指了指对面绣墩:“坐。”
她谢过,只坐了半边。
康熙把册子往前推了推:“你这份东西,朕看了。”
清悦低头:“请皇上指正。”
“条理清楚,数字详实,不说虚话。”他目光落在她脸上,“宫务琐碎,每日千头万绪,能沉下心来理出脉络的,不多。你不仅做得好,还想得深。”
她微微欠身:“ лnшь尽本分。”
“‘分工细化’这一条,”康熙指尖点了点其中一页,“可在内务府其他司房试行。往后这类事,不必等人问,你想好了就报上来。”
“是。”
康熙又道:“你管六宫月例、节庆采办,原是杂差,如今做出些章法来。可见事无贵贱,人在用心。”
清悦没应,只将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脊背挺直。
“你教胤禛,也这般讲条理?”康熙忽然问。
“回皇上,四阿哥聪慧,只需点拨一二,自有决断。”
康熙笑了笑:“他前日递上的农政策论,比先前扎实。是你改的?”
“只是提醒他查实数据,不可空谈。”
“嗯。”康熙点头,“你能让他沉住气,不容易。”
说完这句,他不再言语,低头继续翻册子。阳光斜照进来,映在纸页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显得格外清晰。
清悦静静坐着,听见外头廊下太监走过,靴底擦过青砖的声音。
过了片刻,康熙合上册子:“回去吧。这些日子辛苦了。”
她起身行礼:“谢皇上体恤。”
转身出门时,风迎面扑来,吹起额前一缕碎发。她抬手别到耳后,脚步未停。
回到居所,她先去书阁看了看。胤禛还在埋头对照图册,周延坐在对面,两人正争论某处河渠走向是否影响赋税折算。她没打扰,轻轻带上门。
回到自己书房,她取出新册页,翻开第一面,提笔写道:
“巳正,宫务总结已呈,上谕嘉勉。”
写完,放下笔,伸手摸了摸案角那本厚纸册。封面依旧朴素,可边缘已被手指摩挲得发亮。
她打开抽屉,将册子放进去,压在几份旧调度单下面。又取出一份新报备文书,展开细看。
门外传来春杏的脚步声,轻而急促。她抬头。
春杏在门口站定:“主子,永和宫东配库报,炭薪第二批已入库,登记无误。”
“知道了。”清悦应道,“让值守嬷嬷签押后,把底簿送一份来。”
春杏退下。
她重新执笔,在文书空白处批了一句:“东库入账及时,记档备查。”
窗外天光正好,照在她握笔的手背上。指甲修剪齐整,指节因常年写字略显粗大,但动作依旧稳定。
她继续往下写:
“另,甲级文书流转路径需再压缩半日,拟于下月初试行双线并行制,择三宫试运行。”
写完,吹干墨迹,将文书放进待递匣。
这时,安蓉进来,低声说:“主子,南书房那边传话,说皇上把您的册子给了内务府总管,让他‘好好看看怎么管人’。”
清悦没抬头,只“嗯”了一声。
安蓉又道:“各宫听说后,都在打听新规细则……凝秀宫刚派人来问轮值督查的事。”
“让他们等。”清悦说,“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
安蓉应了,正要退出,又被叫住。
“等等。”清悦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纸,“把这个交给文墨,让他今晚前核一遍北库药材出入记录,特别留意参片与茯苓的批次。”
纸上传来轻微摩擦声,安蓉接过,转身离去。
清悦重新拿起笔,蘸了墨,在刚才那行字后面添了一句:
“制度立得住,人才能走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