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清悦刚合上炭薪调度单,笔尖在纸角顿了顿。她正要起身,外头脚步声稳而急,一名侍卫立在门边,抱拳道:“乌雅主子,皇上口谕,请您即刻往养心殿。”
她没问缘由,只点头应下。转身取了件素色外裳披上,顺手将案头一份折角的《宫务时效考评草案》叠进袖中。昨夜写下的几条新规还墨迹未干,她没再看一眼,仿佛那不过是寻常文书之一。
一路穿廊过殿,侍卫不言,她也不问。养心殿前守得比往常严,连太监都退到阶下。殿门一开,内里暖意裹着松烟墨香扑面而来,康熙坐在南窗下的炕桌旁,手里翻着一本黄册,头也没抬。
“来了。”他声音不高,却压得住满殿静气。
“臣妾参见皇上。”清悦行礼,膝盖未落实,便听他说:“起吧。”
康熙放下册子,目光扫过来:“这几月,你管着六库出纳、账目核对、物料调度,可曾觉得烦琐?”
“回皇上,事务虽杂,但有章可循,倒不觉难办。”
“有章可循?”他轻笑一声,“那要是把六宫月例核验也交给你,再加上节庆采办统筹呢?”
清悦眉梢未动。这两项差事,历来由内务府总管牵头,贵妃协理,连惠妃当年都没独揽过。如今竟要落到她一个嫔位手中?
她没推辞,也没谢恩,只道:“若皇上信得过,臣妾愿试一试。”
“试?”康熙盯着她,“这不是让你试试。朕是要你接下来,办出个样子。六宫上下,月月要发例银、分绸缎、领脂粉,年节还要备宴、制衣、赏奴才。往年都是乱哄哄地过,账没对清,东西已散尽。今年,朕不想再听谁哭穷,也不想再查谁贪墨。”
清悦垂眼:“臣妾明白。只是此事牵涉广,各宫规矩不同,旧例繁杂,若贸然改弦更张,反倒生乱。”
“所以呢?”
“请皇上容臣妾三日内拟出试行章程。”她抬眼,“先从最要紧的入手——月例发放时限、采办申报流程、物资去向登记。若可行,再逐步推行;若有疏漏,及时调整。”
康熙看了她许久,终于点头:“好。三日之后,朕要看你的章程。”
她告退出殿时,日头已高。风穿过回廊,吹得袖口微鼓。她没回头,也没停步,径直往永和宫走。路上遇见胤禛迎面而来,额上还带着晨读的汗意。
“母妃。”他见她神色沉定,低声问,“可是宫里又出了什么事?”
“没有。”她说,“只是多了些差事。”
胤禛看着她袖口露出一角纸页,像是刚写的字迹。“那……儿臣还能照常请教课业吗?”
“当然。”她脚步未停,“你只管读书。别的,不必操心。”
他站在原地,望着她背影远去,直到转过月洞门才收回目光。
清悦回到书房,第一件事便是命安蓉取来历年节庆采办簿册。厚厚几摞堆在案上,纸页泛黄,边角卷曲。她翻开最近一次中秋采办记录,一条条看下去:胭脂二十匣、冰片五两、南烛叶三百斤、活羊六十只……数目不小,可哪一笔经谁手、送至何宫、余料如何处置,全无明细。
她又调出去年冬至月例发放清单,发现凝秀宫与咸福宫同领十匹云缎,但后者申领批文晚了三日,却提前拿到了货。问档房,只说“上面催得紧”,再查经手太监,早已调去南苑喂马。
这些漏洞,过去没人细究。如今要她统管,就不能再这么糊着。
她提笔在纸上划出三条主线:一是月例发放,必须定出统一时间表,各宫不得加塞插队;二是采办申报,凡大宗物品需提前十日报备,附用途说明;三是物资流转,每一批货出入库,须双人签押,并留底档备查。
写到这里,她顿了顿,又添一句:所有账册,每月初五由档房汇总呈览,逾期者罚俸。
这已不只是效率问题,而是权责归属。谁掌握了流程,谁就握住了话事权。
安蓉端茶进来,见她正盯着“节庆统筹”四字出神,轻声问:“要不要叫文墨过来?”
“不必。”清悦摇头,“这事现在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你先挑两个稳妥的档房小吏,暗中整理近三年的采办支出,按宫、按季、按品类归类。我要看清每一笔钱到底去了哪里。”
“若是有人察觉……”
“察觉了也不怕。”她淡淡道,“我们现在不做贼,也不藏事。光明正大地查,谁也说不出什么。”
安蓉应下,正要退出,又被叫住。
“再去趟内务府右司,找陈笔帖式,借一份去年腊月的贡品分流单。就说是为了核对永和宫去年受赐的两匹织金锦是否到账。”
这是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看那一时期是否有异常调拨流向李常在或尹答应所在的宫院。若新宠背后真有朝臣撑腰,必会通过内务渠道输送资源。
吩咐完这些,她才稍歇片刻。窗外日影西斜,暮色渐染窗纸。她仍坐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下,又一下。
事繁则乱,权散则崩。
这句话她在心里过了三遍。从前她只管守好自己这一方天地,查账、立规、护子。如今皇上把整座后宫的脉络放在她手上,不是信任那么简单,更是一场考验——能不能担得起,会不会压垮了,敢不敢动那些早已盘根错节的利益。
她不急于动手,也不打算示弱。既然接了差事,就得让所有人知道:规矩不是摆设,流程不是走过场。谁想浑水摸鱼,就得准备好被拎出来晾在光底下。
她抽出袖中那份草案,铺在桌上,提笔在页眉写下几个字:**六宫月例试行方案·初稿**。
然后圈出三个关键节点——发放日、审批链、复核人。每个环节旁都打了小问号,那是她接下来要逐一敲定的地方。
安蓉进来换蜡烛时,见她还在伏案,忍不住道:“娘娘,用些点心再忙吧。”
清悦没抬头:“放那儿就行。”
烛火跳了一下,映在她脸上,光影分明。她忽然开口:“明日一早,你去通知各宫管事,后日辰时,永和宫偏厅议事。就说……为筹备年节采办,需统一报备流程。”
安蓉一怔:“这么快?”
“越快越好。”她落笔圈住“审批链”三字,“有些人等不及要试探新规矩的深浅,那就早点让她们看见——线,已经攥在我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