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姝菀心底亦觉得讽刺。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喜欢宋姝静,但所有人,包括从前的自己,都不认为宋姝静真的能登上太子妃之位,只当她是一场短暂的,不合时宜的美梦。
若不是她知晓那该死的剧情,她也会如此认为。
这世上的事,还真是荒谬离奇,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参见丽妃娘娘。”有人率先行礼问安。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绯色宫装,珠环翠绕,容貌娇艳妩媚的妃嫔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袅袅而来,正是如今圣眷正浓的丽妃。
众人纷纷敛衽行礼。
丽妃上官氏,宣平伯爵府的嫡女,上官昊一母同胞的亲姐姐。
丽妃目光扫过御花园,最后精准地定格在人群中最为耀眼的宋姝菀身上。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眸底深处飞快地闪过一丝女人对女人,尤其是对更为出色同性的嫉妒,但脸上瞬间扬起和善亲切的笑容,朝着宋姝菀走了过去。
“姝菀也到了,本宫上次见你,仿佛还是一年前的光景。这么长时间不见,真是出落得越发标致动人了。”
丽妃亲热地拉起宋姝菀的手,语气带着夸张的赞叹,
“真不知道日后会是哪位有福气的郎君,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娶到你这样的可人儿。”
宋姝菀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语气平淡,算不上冰冷,但也绝无热络:
“娘娘过誉了。能娶到臣女的人,自然是有福之人。”她将有福二字,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
这不卑不亢,甚至带着点疏离的态度,让丽妃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似乎没料到对方在自己这位宠妃面前,竟也如此不识抬举。
区区一个臣女,在本宫面前竟还端着架子!
丽妃心中不悦,但想到母亲入宫时的再三叮嘱,为了家族,为了弟弟的前程,她必须忍下这口气,尽力促成这门婚事。
只要弟弟上官昊娶了宋姝菀,就能得到尚书府和宋氏家族的全力支持,日后还怕被那个庶出的长子压一头吗?
反正太子萧玦明显对宋姝菀无意,连救命之恩都没能让他动求娶之心,他们上官家就还有机会!
思及此,丽妃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无懈可击,语气更加温和:“妹妹说的极是。说起来,本宫当年还在闺中时,便很是喜欢你这份灵秀气质,常常在想,日后不知要怎样的儿郎,才能配得上你,让你一生幸福美满。”
她顿了顿,目光环视四周,确保众人都听着,才继续道:
“在本宫看来,妹妹这般金尊玉贵,娇滴滴的人儿,就该嫁给一个满心满眼都是你,对你千依百顺,体贴入微的郎君,如此,方算是不辜负你这般品貌,一生顺遂无忧。”
旁边一位颇有眼色的夫人立刻笑着接话:“听闻丽妃娘娘的亲弟弟,宣平伯爵府的小公子,如今尚未婚配,那也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呢!”
这话一出,在场都是人精,谁还听不出来?
丽妃这是想亲自做媒,把自己的亲弟弟上官昊和宋姝菀凑成一对!
宣平伯爵府的小公子上官昊,那可是京城里出了名的纨绔,斗鸡走狗,眠花宿柳,强抢民女……名声烂到大街上,是但凡家里有点底线的贵女,宁愿嫁给门口的石狮子都不愿意嫁的人物!
丽妃娘娘……倒也真敢想!
只是她如今圣眷正浓,谁也不想在这当口得罪她,于是众人皆默契地保持沉默,或低头,或移开视线,气氛一时有些微妙的凝滞。
被挤在外围的宋姝静默默看着这一幕,刚才那些围着她妹妹阿谀奉承的人,此刻都成了锯嘴的葫芦。
她冷眼看着这些所谓的高门贵女,命妇女眷,只觉得她们骨子里都浸透了虚伪与势利。
宋姝菀闻言,脸上绽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仿佛没听出那层深意,顺着话头道:
“承娘娘挂心。宣平伯爵府的小公子还未娶妻,这事儿臣女倒也略有耳闻。”
丽妃见她似乎知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趁热打铁道:“可不是嘛!这么一说,你们两个年岁相当,正是合适的年纪。日后若有机会,倒是可以见见面,好好熟悉熟悉。年轻人嘛,总归是能找到共同话题的。”
宋姝菀笑得越发乖顺温良,但说出来的话,却跟乖顺二字没有半分钱关系:
“可是……小公子身边,应该从不缺能聊得来的红颜知己吧?”她语气天真,带着点疑惑,
“小公子若是想找人谈心说话,先不说府里那些如花美眷的妾室通房,就是走在大街上,瞧见哪个合眼缘的姑娘,不也都能请回府里去,慢慢,细聊吗?”
丽妃脸色骤然一变,笑容僵在脸上:“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宋姝菀惊讶地微微睁大眼睛,用手帕轻掩唇角,仿佛失言般:
“啊呀,娘娘难道还不知道吗?前些时日,小公子在街上请了一位在醉仙楼帮厨的苏玥姑娘回府,还把人家上门讨要说法的哥哥苏诚给打了个半死,就因为苏诚扰了小公子的雅兴。”
她说着,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惋惜:
“小公子平日里……想必是日理万机,忙得很,怎么会有空闲与臣女这等无趣之人聊天呢?”
丽妃嘴角那抹强撑的笑容,是彻底挂不住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站在宋姝菀身后的柒墨死死低着头,用力抿着嘴唇,肩膀几不可察地微微抖动,拼命压制着想狂笑的冲动。
小姐使坏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活该!谁让这丽妃想把小姐和她那个人渣弟弟绑在一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逼小姐表态,拒绝是不给妃嫔面子,答应是跳火坑,分明就是故意为难!
宋姝菀看着丽妃那极力压抑怒火,几乎要维持不住体面的样子,不紧不慢地又开了口,语气轻飘飘的,却像软刀子一样扎人:
“说起来,也是巧了。那位被小公子请回府的苏玥姑娘,与臣女有过几面之缘,算得上是臣女的朋友。细细打探才知,苏姑娘性子烈,宁死不愿为妾。臣女心中不忍,便只好拜托爹爹,设法将人从宣平伯爵府带了出来。”
她顿了顿,迎着丽妃几乎要喷火的目光,浅浅一笑,继续道:
“如今苏姑娘就在御膳房当差,手艺很是不错。娘娘日后若传膳,或许还能有幸尝到她的手艺呢。不过娘娘素来宽厚仁善,体恤下人,自然会对这位曾被自家亲弟弟不小心欺负过的可怜小姑娘,多加照拂的,娘娘,您说……是不是啊?”
她最后一句,尾音微微上扬,带着无辜的询问,却将丽妃架在了火上烤。
承认,就是默认自己弟弟混账,不承认,就是打自己宽厚的脸。
丽妃气得浑身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看着宋姝菀那张笑靥如花,却字字诛心的脸,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