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谷是个妙手空空的高手,但她不靠偷生财,每回得手之后都会悄悄归还原主。
说到底,她只是个爱捉弄人的小姑娘。
“就是她,抓住她!”
话音未落,一队身穿蓝制服的保安人员围了上来。
“前辈,这次可真是你害了我。”
花谷举起双手,大喊:“我投降!我投降还不行吗!”
她不愿伤人,只能假意被捕,让这场闹剧落幕。
这位少女精通暗器,身手灵巧,想关住她,谈何容易。
“徒弟。”
金算子望向洛玄,后者点头,缓缓起身。
“我家小妹调皮捣蛋。”
洛玄取出厚厚一沓五百银元的钞票,“先前有些失礼,请诸位喝茶消气。”
在这个年头,五百银元不是个小数目。
“你是……”
一名保安刚想发火,被队长拦下。
队长目光扫过洛玄手边的拐杖,擦了擦额头冷汗:“没事,是误会,误会。”
“还不快滚!”
看着原本要抓自己的人仓皇退去,花谷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场面。
她心思灵巧,立即明白了缘由。
“大哥哥,你真了不起。”
“你到底是谁?他们为何这么怕你?”
洛玄一笑,重新坐下:“以后啊,别随便拿别人东西,偷东西,终究不是好事。”
其实这话他自己也说不出口,毕竟他也是个掘坟之人。
只要不是动到他头上,他也不会多管闲事。
只因觉得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若不小心栽了跟头,被人打断手脚,那可就太可惜了。
“徒弟,你误会了。”
金算子出声解释:“花谷是外八行的人,是千手门主兰庭老人的徒弟。”
“外八行自古以来便是异人辈出,而千手门便是贼行的首领。”
普通小偷大多只是为了糊口,所图也不过是几块银元。
正如掘墓的行当,有他们这等讲规矩的江湖人,也有那些专挖平民祖坟的败类。
“千手门从不取百姓一分一毫,反倒是以富济贫,专取不义之财。”
虽说偷东西不光彩,但古往今来也有侠盗之称。
这些人冒死取财,只为帮助穷苦百姓,也称得上是江湖义士。
“原来是个女侠。”
“小女侠。”
洛玄拱手,笑着点头:“失敬,真是失敬。”
“各位前辈,千手门弟子,花谷在此。”
花谷年纪尚小,今年才十四岁,模样聪慧机灵,惹人喜爱。
“搬山,鹏鸽哨。”
“老洋人。”
“花灵。”
“你们是搬山道人!”
花谷原本以为众人是摸金校尉,没想到竟猜错了,她心中暗自惊讶。
“这位是我师兄,了辰大师。”
“前辈。”
金算子与花谷辈分相同,但她不敢放肆,恭敬地向了辰长老行礼。
“金前辈。”
花谷性格开朗,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能不能带上我一起?”
“你们别担心,我本事可厉害了,绝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若是其他盗墓之人,花谷不会轻易开口。
毕竟打听别人的行踪,就等于触犯忌讳,江湖中人最忌讳这个。
而摸金校尉向来只取墓中最珍贵的一两件宝物,从不贪多。
搬山道仁更是视金钱如粪土,只求长生不老之药。
花谷对金银珠宝没兴趣,她只是想下墓看看,觉得有趣。
“我们是回乡探亲。”
金算子笑着回答:“不是去倒斗。”
“原来是这样。”花谷点头,“那你们什么时候才去下墓呀?”
“能不能带上我?我还从没进过墓呢。”
花谷年纪虽小,却已学得一身本领,只是她年纪尚轻,不知将来该做什么。
她有能力取走万贯家财,但那种偷盗之事,她做不出来。
那是最卑劣的小偷才做的事。
她是千手之主的徒弟,绝不能给师父丢脸。
“下墓很危险。”
洛玄开口说:“来,这个给你。”
他随手抛出一对金光闪闪的小铃铛,是从现王墓里得来的有趣玩意。
“叮铃——”
花谷接住铃铛,放在掌心细细端详:“这铃铛真漂亮。”
铃铛只有核桃大小,但更让花谷好奇的是洛玄那袖里藏物的功夫。
她竟没看清楚洛玄是从哪拿出的这对铃铛。
之前正是洛玄震慑住那群警卫,花谷对他越发感兴趣:“大哥哥,你是搬山道仁的吧?还是摸金校卫?”
“我啊。”
洛玄看着众人,笑答:“我是盗墓一派的掌门,最大的那个。”
“哈哈哈哈。”
花谷一时愣住,金算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洛玄这话,倒也属实。
摸金发邱、搬山卸岭,还有观山太保,五大门派尽归他一人统领。
他可不就是当今世上最大的盗墓头目?
“倒是这八行的事。”
洛玄看向金算子等人,见他们都知晓,便示意有人来讲讲。
“师兄你不知道?”
老洋人有些意外。
“我平日里除了练功,就是下墓。”洛玄摊手,“哪知道这些事?”
“这个我了解,我来解释给你听。”
花灵迅速接过话题,打断了老洋人:“所谓八行十行,其中八行又被称作外八行,而十行则是这八行的祖师辈。”
洛玄皱眉问道:“八行?那为什么会有十个行当?”
“因为其中有两个行当,各自拥有不止一位祖师。”花灵解释道。
“有句老话讲,‘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花灵继续说道,“神通行尊鬼谷子为祖师,他通晓谋略、纵横之术、兵法与星象,是八行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再比如这句,‘商女知国恨,隔江取棠花’。”
“商女一行多是出身官宦之家,后来家道中落的女子,擅长琴棋书画,尊西施为祖师,历来都是花魁中的翘楚。”
“还有一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少女花谷接过话头,拱手对众人说道,“千手一行,以盗跖为祖师,专门劫富济贫,行侠义之事。”
除此之外,还有易阳行、仙流行、谛听行、墨班行。
“有诗云:‘缘何造化纷纷乱,只为易阳数不同。’”
“易阳行多由苗族人组成,他们信奉女娲与伏羲,正好象征阴阳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