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的钟声,在钱文彬撂下那句狠话的瞬间,便已在苏霓心中敲响。
三天,七十二小时,是江曼和她背后势力的最后通牒,也是苏霓绝地反击的唯一窗口。
次日清晨六点,天光尚未撕裂城市的夜幕,市中心广场的空气冰冷刺骨。
苏霓呼出的白气在眼前氤氲,她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冲锋衣,亲自指挥着团队成员布置投票现场。
巨大的主投票箱矗立在广场中央,像一座沉默的丰碑,等待着民意的加冕。
五个印有《时代脉搏》标志的流动票站,如同哨兵般同步启动,向着城市的五个方向辐射而去。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面由数十张照片组成的巨型展板——“我的选择理由”。
照片上,有凌晨三点就在街角揉面团的包子铺老板,有迎着第一缕晨光清扫街道的环卫工,有日复一日护送孩子平安到校的校车司机……他们都是苏霓在《街巷烟火》中采访过的小人物,此刻,他们的肖像被放大,眼神里闪烁着对生活的质朴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每一张照片下,都附着一句他们自己的话,简单,却掷地有声。
“老金,出发!”苏霓冲着不远处一挥手。
老金精神抖擞地跨上他那辆改装过的三轮车,车身贴满了“选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时代脉搏,与你我同在”的醒目标语。
他按下录音机,苏霓在菜市场那段即兴主持的录音立刻通过高音喇叭响彻街巷:“大妈,您手里这颗白菜,绿油油的,带着露水,您买的不只是今天的晚餐,是实实在在的日子,是充满生机的温度……”
这股源自街头巷尾的鲜活力量,瞬间引爆了清晨的寂静。
上班的白领、晨练的大爷、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纷纷驻足。
他们看着展板上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听着喇叭里那接地气的声音,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需要过多言语,人们纷纷掏出手机,对准投票箱上的二维码,郑重地投下自己的一票。
电视台内部,气氛却截然相反。
江曼一身高定套装,妆容精致,与赵德海并肩坐在会议室主位。
她轻蔑地扫过与会的几位部门负责人,声音冰冷:“将一个王牌节目的主持人选拔,搞成一场街头闹剧,这是对我们专业媒体人的羞辱!这种所谓的公开竞标,完全违背了台里的组织程序和议事规则!”
赵德海适时敲了敲桌子,附和道:“江曼同志说得对!媒体的喉舌,岂能被一群乌合之众的情绪左右?这是典型的民粹化倾向,非常危险!”
一唱一和间,一顶巨大的帽子扣了下来。
会后,一份由赵德海亲自签批的《关于警惕媒体民粹化倾向的紧急报告》,被火速送往市广电局某位与他关系匪浅的处长案头。
当晚,《晚间聚焦》节目临近尾声时,突然插播一条短讯。
画面中,正是市中心广场投票箱前人头攒动的场景,镜头却刻意选取了几个拥挤推搡的瞬间,配上记者毫无感情的画外音:“本市某电视节目竞选活动引发争议,其投票方式被指涉嫌煽动观众情绪,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苏霓的手机几乎被打爆,团队里年轻的赵小芸急得快要哭出来:“苏霓姐,他们太脏了!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苏霓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她只是盯着屏幕上那个被恶意剪辑的画面,眼神愈发锐利。
她没有回应,没有辩解,而是直接拨通了一个电话:“郑老师,拜托您了。”
当晚,苏霓和团队通宵达旦,将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剪辑完成。
视频里,几十个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在他们敬爱的郑老师带领下,用清澈而坚定的童声朗读着苏霓亲手撰写的竞选宣言:“……我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盲从,不是为了喧哗,而是为了选择一个真正愿意为我们说话的人。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未来的时代,会听到怎样的回响……”
次日清晨,这段视频被市优秀教师代表陶主任,转发至全市妇联系统的工作群中。
女性的共情力和母性的光辉,让这段视频瞬间突破了圈层壁垒,以燎原之势在社交网络上疯狂扩散。
前一晚的抹黑,在这纯净的童声面前,显得如此卑劣可笑。
与此同时,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在悄然进行。
陆承安的办公室里,烟灰缸早已堆满。
他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既然敢打“程序牌”,就必然会在专家评审团的权重上做文章。
他连夜致信每一位专家组成员,信中并未提及竞标本身,而是附上了一份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发布的《公众参与类节目管理指引》节选,并用红笔在“鼓励媒体创新与公众进行良性互动,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等关键句下划出重点,旁边只标注了一行小字:“民意表达受政策鼓励,非组织对立。”
这封信如同一剂清醒剂,让那些可能受到压力或蒙蔽的专家,重新看清了政策的风向。
做完这一切,陆承安并未停手。
他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他精准地锁定了三份被时任副台长的钱文彬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强行压下的青年创新提案。
这三份提案,后来竟以惊人相似的形式,出现在了兄弟台的获奖节目名单里。
他将所有证据链整理加密,存入一个U盘,交给了电视台技术部的黄志远,一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却对钱文彬积怨已久的老技术员。
“老黄,这是备用钥匙。”陆承安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果他们想跟我们打规则牌,我们就用更硬的规则,把他们的牌桌掀了。”
投票截止前十二小时,最疯狂的反扑来了。
郊区的几个流动票站,突然涌入一批神色诡异的“观众”,他们人手好几个手机,机械地重复着扫码投票的动作。
监控室里,一直紧盯数据的阿强眉头一皱:“不对劲!这几个Id的投票行为模式高度雷同,是水军!”
“启动b方案。”苏霓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阿强手指在键盘上疾飞,瞬间切换了投票系统。
下一秒,所有票站的投票页面上都弹出了新的要求——每张选票必须绑定实名手机号,并完成现场人脸识别验证。
那些试图刷票的水军顿时傻眼,在新的技术壁垒前无所遁形,很快便悻悻散去。
技术拦截成功的下一分钟,苏霓没有庆祝,而是主动拨通了台纪检组的电话,将刚刚发生的一切,连同异常数据的后台截图,原原本本进行了说明,并请求组织介入调查。
紧接着,她授权阿强,向全网公开了所有票站的实时数据流链接。
“我相信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请制度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结果。”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这句话。
计票当日,电视台最大的1号演播厅外,黑压压地挤满了自发前来的市民。
他们无法进入现场,却固执地守在外面,仿佛在守护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
演播厅内,气氛紧张到凝固。
苏霓、江曼两方团队分坐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那块巨大的、尚未开启的电子屏幕上。
突然,赵小芸脸色煞白地从后台冲了进来,声音颤抖:“苏霓姐,不好了!后台系统刚刚收到海量恶意攻击信号,数据读取被强制延迟了!”
江曼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勾起一抹冷笑。
然而,苏霓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神色纹丝不动。
她只是微微侧过身,对着身旁的陆承安,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了几句。
陆承安点点头,起身,整了整西装领带,径直走向位于演播厅侧面的技术监管室。
“闲人免进!”门口的安保人员试图阻拦。
陆承安面无表情地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亮在他们眼前,文件顶头是法院的徽章。
“我是本次竞标的法律顾问。”他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我们已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现在,我要求立刻强制启用三天前就已封存的离线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比对。”
安保人员和里面的技术人员全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对方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连法院都提前介入了。
十分钟后,在公证人员和陆承安的共同监督下,离线服务器的数据被成功导出。
几乎是同一时间,演播厅的大门被推开,台里的一把手高书记亲自到场,他脸色严肃,径直走到台前,拿起话筒,声音洪亮地响彻全场:“我宣布,经过技术核查与数据比对,本次公开投票结果真实、有效!”
话音落下的瞬间,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苏霓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水夺眶而出。
而直播间的弹幕,早已被同一句话刷满:
“这哪是选主持人?这是在选这个时代的声音!”
喧嚣与掌声中,苏霓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屏幕上最终定格的、那个遥遥领先的票数,深深吸了一口气。
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占据心头,一种更沉重的使命感已然降临。
人潮渐渐散去,陆承安穿过狂欢后的余温,将一个牛皮纸袋递到她面前。
纸袋不厚,入手却感觉沉甸甸的。
“祝贺你,苏总策划。”他顿了顿,声音里听不出太多喜悦,反而多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现在,这是你的第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