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朱煜昌有些恼火,却又不好发作,他只能更加倚重自己带来的团队,同时也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在这个庞大的项目体系中,安插进更多完全忠于自己的人。
这一日,郑开叶正在审阅周启报送的关于济州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及下半年工作建议的报告,手机响起,是省委书记周启明的秘书打来的,通知他明天上午九点,周书记要约他谈工作,重点是听取全固态电池项目进展和济州市近期工作情况汇报。
郑开叶立刻意识到,这既是一次常规的工作汇报,也可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周启明书记需要平衡全省大局,对济州这个“一号工程”的关注度自然极高,同时也不可能不关注郑开叶与朱煜昌之间的配合情况。
他放下电话,沉吟片刻,先将周启叫了进来。
“周启,这份报告整体不错,数据详实,分析也到位,但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对策建议还可以更具体一些,特别是如何借鉴项目领导小组在打破审批壁垒方面的一些尝试,看看能否提炼出一些可在全市推广的经验。你再去打磨一下,下班前拿给我。”
“好的,书记,我马上修改。”周启接过文件,迅速离去。
接着,郑开叶又拨通了魏元的电话。
“魏元,明天上午九点,周启明书记要听项目汇报,你立刻准备一份最新的项目进展简明材料,要突出关键节点达成情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需要省里协调解决的、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数据要准,问题要实,计划要清晰,另外,把朱煜昌副主任近期主要的工作动向和关注点,也简单梳理一个要点给我。”
“明白,书记!我马上准备,两小时内向您汇报。”魏元在电话那头利落地回答,他现在专注于项目,对各方面情况的掌握确实比之前更为敏锐和迅速。
晚上,郑开叶在办公室仔细阅读了魏元报送来的材料,项目整体推进符合预期,甚至部分技术中试环节略超前,但问题也同样突出:土地征拆遇到几个“钉子户”,虽经多次协商仍未解决,可能影响后续厂房建设;一条关键的高压线路迁改方案,在与省电力公司协调中遇到阻力,对方要价过高且工期拖延;朱煜昌力主引入的那家海外背景的设备供应商,虽然在评审中得分不是最高,但其利用某些高层渠道,不断向办公室施加压力…
关于朱煜昌,魏元在要点中提到,朱副主任近期似乎更加关注项目的“宣传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多次要求筹备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和国际技术论坛,并亲自联系了数家国际顶级媒体和咨询机构,同时,他也在频繁约谈一些大型央企和金融机构的负责人,探讨“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具体内容不详。
郑开叶看着这些信息,目光深邃,朱煜昌的动作很快,一方面在造势,为自己打造“项目主导者”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则在整合更多的资源,试图通过引入强大的外部合作者,来增加其在项目内部的话语权,甚至可能为未来更深远的布局做准备。
第二天上午,郑开叶准时来到周启明书记的办公室,周启明态度很亲切,先关心了一下郑开叶的身体和工作强度,然后便进入正题。
郑开叶首先汇报了济州市的工作,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得到了周启明的肯定,随后,他开始汇报全固态电池项目进展。
他依据魏元准备的材料,条理清晰地进行阐述,既讲成绩,也毫不回避问题,特别是将土地、电力、设备供应商等几个卡脖子的问题直接摆了出来,请求省委省政府协调支持。
周启明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插话询问细节。
“土地问题,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要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但也不能无限期拖下去,影响大局,这件事,我让省政府副秘书长牵头,成立一个工作组,下去现场督办,务必尽快解决!”
“电力迁改,省电力公司要考虑大局,省里会给他们打招呼,必须特事特办,价格要合理,工期要保证!”
“设备供应商的选择,一定要坚持原则,把技术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一点,开叶你要把好关,煜昌同志那边,我也会跟他强调。”周启明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谈到最后,周启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开叶啊,这个项目是国之重器,也是我们d省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是全力支持的,也充分信任你和煜昌同志,煜昌同志有冲劲,资源广,这是好事,你呢,稳重,有远见,熟悉地方和企业情况,你们两个要好好搭班子,互补短长,形成合力。有什么分歧,要多沟通,多商量,一切以项目成功为最高目标。记住,团结就是力量啊。”
郑开叶认真点头:“请书记放心,我明白,我一定处理好和煜昌副主任的工作关系,一切为了项目顺利推进。”
离开周启明办公室,郑开叶知道,省委书记既是在提醒,也是在期望,项目必须成功,内部的摩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回到市委,他立刻将周启明书记的指示传达下去,特别是关于请求省里协调解决的事项,让魏元和周启分别跟进落实。
随后,他主动给朱煜昌打了个电话。
“煜昌主任,忙着呢?”
“开叶书记啊,刚开完一个协调会,有什么事?”朱煜昌的声音听起来一如既往地充满活力。
“上午我去向周启明书记汇报了工作,周书记对项目进展总体满意,但也特别关心几个问题,尤其是设备选型一定要坚持技术优先的原则,另外,周书记也希望我们两个多沟通,齐心协力把项目搞好,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碰个头,聊聊下一步的工作?”郑开叶语气平和地说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朱煜昌的笑声:“哈哈,好啊!周书记指示得对!我们是该多沟通,我下午三点以后有时间,要不就那时候?在我办公室?”
“好,那就下午三点,我过去。”郑开叶爽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