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远的心提了起来,屏息凝神。
“我觉得魏元这个同志不错。”郑开叶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年轻,有想法,基础扎实,做事认真,嘴巴也严,虽然现在级别是副科,资历浅了点,但这不重要,可以重点培养。你看呢?”
宋思远哪里还敢有异议,立刻表态:“书记您眼光独到!魏元同志确实表现突出,超出预期!级别不是问题,组织上可以按规定程序考虑解决,我完全赞同您的意见!那就定魏元同志?我马上安排人事处走程序,先以借调的形式到综合一科,负责为您服务?”
“嗯。”郑开叶点点头,“程序你负责办好,跟他本人也谈个话,既要鼓励,也要严格要求,特别是保密纪律和廉洁自律,绝不能出任何问题。”
“请书记放心!我一定办好!”宋思远郑重保证。
从郑开叶办公室出来,宋思远长长吁了口气,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郑书记如此果决,这么快就定下了如此重要的人选,而且真的是破格提拔了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这既打乱了很多人的算计,也向他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郑书记用人,不看资历背景,只看能力和是否合拍,他必须尽快调整心态,全力配合好新书记的工作。
宋思远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市委组织部的调令就到了市委办公室:经研究决定,借调市委办公室综合二科副科长魏元同志到市委办公室综合一科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只是借调,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几乎就是最终任命的前奏,那个默默无闻的魏元,竟然真的成了“黑马”,一举跃入了济州权力的核心圈层视野。
宋思远亲自找魏元谈了话,转达了郑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语重心长,也带着几分告诫。魏元激动又紧张,表示一定恪尽职守,严守纪律,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绝不辜负书记和秘书长的信任。
当晚,魏元回到租住的公寓,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他站在窗边,望着济州的万家灯火,感觉像做梦一样,他知道,从明天起,他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将彻底改变,他肩负的不仅是个人的前程,更是郑书记的信任和沉甸甸的责任。他拿出笔记本,郑重地写下了接下来的工作规划和自我要求……
第二天一早,魏元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综合一科的同事们看他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充满了好奇、羡慕,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综合一科的科长刘明强颜欢笑地跟他交接工作,介绍书记的日常作息、工作习惯、文件流转程序等。
八点整,郑开叶准时到达办公室,魏元已经将办公室整理好,泡好了茶,桌上放着整理好的今日日程和需要优先阅处的文件摘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书记早。”魏元恭敬地问候。
“早。”郑开叶点点头,目光扫过整洁的办公室和桌上有序的文件,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日程和文件我看一下,九点半的招商引资座谈会,让发改委把重点推介项目的核心数据和优势劣势再提炼一下,我不要听套话,要听干货和真问题。”
“是,书记,我马上联系发改委赵主任。”魏元立刻应道,转身出去打电话,语气不卑不亢,传达指示清晰准确。
郑开叶看着魏元迅速进入角色的背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秘书人选落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需要利用这个高效的枢纽,更快地推动他的施政理念在济州落地。
他坐下来,开始批阅文件,第一份是关于某个区申请调整土地规划的请示,他看得很仔细,不时用笔勾画,他看到了一处可能存在法律风险的地方,正是昨晚魏元在整理资料时谨慎标注出来供他参考的。
郑开叶沉吟片刻,在文件上批示:“请市规自局牵头,会同市司法局法制办,就请示中所涉地块规划调整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再次研提,特别是要对照最新出台的《关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约束力的若干规定》逐条核对,确保不留后遗症,结论和建议报我。”
批示完毕,他按了一下呼叫铃,魏元立刻出现在门口。
“这份批示,立刻传给规自局和司法局,另外,下午如果有时间,加一项行程,我去发改委听听他们关于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动态调整机制汇报,你通知一下。”郑开叶吩咐道。
“好的,书记。”魏元接过文件,迅速浏览了一下批示内容,确认无误,转身快步离去。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郑开叶收回目光,继续处理下一份文件,他知道,选择魏元是一场冒险,但也是一次精准的投资,他需要的是能跟上他思维节奏、能分担他智力劳动、而不仅仅是处理日常琐事的助手,济州的局面复杂,他必须尽快组建起一个完全听指挥、能战斗的核心团队。
而魏元,就是这个团队的第一块拼图。
接下来的几天,魏元以惊人的速度适应了新的角色,他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很快记住了大量关键信息和人名面孔;文字功底扎实,起草的讲话稿要点和文件摘要能准确把握郑开叶的风格和意图;法律专业的训练让他思维严谨,经常能发现文件中的模糊之处或潜在风险;他性格内敛,不多言不多语,但交代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天然懂得如何过滤信息,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立即汇报,哪些可以按流程处理,哪些人需要优先安排见面,哪些可以暂时缓一缓。他就像一道高效的屏障,既保证了郑开叶能接触到最核心的信息,又为其挡住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
郑开叶对魏元的表现越来越满意,他开始将更多重要的事务交给魏元去协调、跟进和初步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