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柱摩挲着光滑的枣木杖身,像抚摸老伙计。
“比厂里那些铁疙瘩趁手多了!梁市长啊,您这心思,细!”
他喝了口茶,话锋一转,压低了些声音,带着老工人特有的敏锐。
“我听说,省里……那姓赵的,彻底‘进去’了?”
梁鸿飞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郑重地点点头。
“嗯,纪委正式通报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审查,连同他这些年埋在河阳的根,这次算是彻底挖干净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尘埃落定的力量。
“好!挖得好!”
王德柱猛地一拍大腿,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他毫不在意,眼中闪着解恨的光。
“这帮喝人血的东西!河阳这些年,被他们糟蹋成啥样!要不是郑市长和你,还有老孙书记领着大伙儿咬牙挺过来……”
老人声音有些哽咽,用力吸了口气。
“现在好了!天亮了!债也快还清了!新城那边,我天天遛弯都过去瞧,那楼,一层层往上蹿,快得很!听说我家那栋,年底就能拿钥匙?”
“快了,王师傅!”
梁鸿飞肯定地说。
“‘望江苑’第一批,保证让大家伙儿在新房里过新年!”
“好!好啊!”
王德柱咧开嘴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
“这日子,有奔头!老梁,你可得把身子骨彻底养瓷实了,咱们河阳,好光景还在后头呢!”他放下茶杯,拄着拐杖站起来,“不耽误你忙正事了,我再去新城那边转转!”
看着老人虽有些蹒跚却依旧挺直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梁鸿飞深深吸了口气,胸腔里涌动着暖流。
他重新坐回桌前,拿起笔,目光落在河道治理方案上“生态宜居”几个字上,笔尖落下,沉稳而有力。
首都,郑家四合院。
秋日的阳光透过繁茂的葡萄架,在青砖地上洒下细碎跳跃的金斑,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桂花香和厨房飘来的、小火慢炖的药膳鸡汤的浓郁气息。
林姿斜倚在廊下的藤编躺椅上,身上搭着一条柔软的羊绒薄毯,宽松舒适的丝绒长裙下,隆起的腹部已十分明显,如同怀抱着一轮沉甸甸的满月。
阳光暖暖地照在她脸上,皮肤白皙中透着健康的红润,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母性的柔光,只是偶尔细微地蹙一下眉,泄露了身体深处传来的阵阵紧绷感。
苏玉梅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手里拿着一件刚完工的、针脚细密柔软的鹅黄色婴儿连体衣,正比划着往林姿的肚子上轻轻贴着看大小。
“嗯,这大小正合适!刚出生的小娃娃,软乎乎的,就得穿这种细棉的,又软和又透气。” 苏玉梅满意地笑着,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慈爱。
“姿姿你看,这小鸭子绣得还成吧?”
林姿低头看着那憨态可掬的鹅黄小鸭,指尖轻轻抚过细密的绣线,唇边漾开温柔的笑意:“妈的手艺真好,宝宝穿上一定可爱。”
“那是!”
苏玉梅一脸自豪,又拿起旁边一件同样精致的小衣服。
“这件天蓝色的,绣的小熊,留给我们的大孙子穿!”
旁边的林母正用小银叉叉起一块去皮去核、温热的秋月梨,小心地递到林姿嘴边。
“来,姿姿,再吃块梨,润润肺,今天感觉怎么样?这小家伙还闹腾不?”
林姿顺从地张嘴吃了,清甜的汁水在口中化开,她轻轻抚摸着肚子,感受着里面有力的胎动,语气带着温柔的嗔怪。
“白天倒还好,一到晚上就精神,小脚丫蹬得可欢实了,跟他爸爸一样,是个夜猫子。”
正说着,林姿搁在旁边小几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提示音轻柔地响了一声,她眼睛一亮,几乎是立刻伸手拿了过来。
屏幕上跳出郑开叶的名字,还有一条简短的信息:「省债终评:绿档,河阳天晴,盼归。」
简简单单十几个字,却像带着千钧的重量和滚烫的温度,瞬间撞进林姿的心底。
她的眼眶毫无预兆地红了,鼻尖发酸,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
九百亿的债务大山,终于被正式移开了!压在开叶心头最重的那块石头,落地了!她仿佛能看到他发这条信息时,站在河阳市府大楼窗前,看着窗外终于晴朗的天空,那如释重负却又深沉如海的目光。
“怎么了姿姿?是开叶的消息?”
苏玉梅和林母立刻关切地凑过来。
林姿用力点点头,将手机屏幕转向她们,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和巨大的喜悦。
:“妈!爸!开叶说……省里最终评估通过了!河阳的债务……绿档!没事了!天晴了!”
“哎哟!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苏玉梅激动得一下子站起来,双手合十,眼中瞬间涌上泪花。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开叶能行!太好了!太好了!”
林父闻声也从书房快步走出来,看到手机上的信息,一向沉稳儒雅的脸上也露出了激动欣慰的笑容。
“好!好!开叶这孩子……不容易!河阳……熬出头了!”
林姿低头,双手温柔地覆在高高隆起的肚子上,轻声呢喃,眼泪终于滑落,却是甜的。“宝宝,听到了吗?爸爸那边……天晴了,他很快……就能来接我们了。”
腹中的小家伙仿佛真的听懂了这巨大的喜讯,猛地踢了一脚,力道大得让林姿“哎哟”一声轻呼出来,脸上却绽放出比秋阳更灿烂的笑容。
河阳国际陆港首航成功带来的振奋尚未平息,省债终评“绿档”的喜讯又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河阳的肌体。
郑开叶肩上的千钧重担陡然一轻,然而,另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却随着秋意渐深而愈发清晰、急迫——林姿的预产期就在眼前。
他几乎是掐着指头算日子,省债终评尘埃落定的第二天,他便以最高效率处理完手头最紧要的几桩公务:签批了新城二期“暖安居”工程的全面启动令;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关于疏港铁路与国家干线接轨方案的协调会,敲定了最终时间表;将几份需要后续跟进的重要文件郑重地交到了梁鸿飞和陈默手中。
“飞哥,家里就交给你了。”
郑开叶用力握了握梁鸿飞的手,目光里是毫无保留的信任。
“暖安居是头等大事,务必盯紧质量,让老百姓真真正正暖起来,疏港铁路那边,按既定方案推进,有拿不准的,随时电话。”
梁鸿飞回握着他的手,郑重点头。
“放心!你踏踏实实去陪弟妹,这里有我,有陈默,有整个班子!天塌不下来!”
他又转向陈默,拍了拍这位年轻副主任的肩膀。
“陈默,我不在期间,协助好梁市长,做好上传下达,尤其是舆情和应急这块,你心细,多盯着点。”
“市长放心!”陈默站得笔直,眼神清亮而坚定,“职责所在,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