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和第二批货搞活动,营业额升高很多,利润却没涨太多。
18万多的营业额,利润10万多。
两人分下来也有不少了。
张小红已经把属于她那份打到她的账上。
“这还不叫发财,多少才算?”张小红羡慕嫉妒,却又替她开心。
说明她在鹏城发展得很好。
“等我手上有十几套房子铺子,天天躺着收租,
买两杯豆浆舍得扔一杯也不心疼……”李彩莲张口就来,实际就是忽悠。
张小红瞪大眼睛,觉得她目标超出自己认知了。
宋小玲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立刻端正自己的态度,她之前高兴太早,赚得不够多就飘起来了。
李彩莲享受赚钱的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欲望是不断在向外扩大的。
也正因这样的满足感,让她不会再纠结外人是否会肯定或爱她。
上辈子她渴望家人的爱,一直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把自己给忘了。
“你们这次过来,多住两天,把货发回去,让她们去火车站取货上新,
我们得在秋天的时候把分店开出来,下一次过来拿货,就得着手准备了,
分店的位置你和小玲一起去考察,确认后我回去一趟。”李彩莲转移话题,这才是她们这次过来,最重要的,确认分店的衣服风格。
宋小玲点头:“没问题,我小妹现在在店里,她们放一周假。”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她们确定分店的货全部在羊城拿。
“对面的服装店,估计要提前关门清货了。”
“我们坐火车之前,她们刚挂出来大红牌清货,但没几个客人进店。”张小红想到这一个多月的价格战,还心有余悸。
对方一套衣服卖10几块钱,让店里生意受到很大影响,
活动开始的几天,她们只能看着对面的服装店卖货,在店里数蚊子。
没想到刚持续几天,那边就暴雷了。
榨油工厂的老板娘买了她们的衣服,参加儿子的婚礼,在敬酒环节,衣服扣子崩开,大开门,在儿媳妇面前丢大脸,亲戚间传开。
除了这个,还有货比货。
有两个顾客穿两家同类型的衣服,一见面,两人都愣住了。
一个显得苗条,一个显得胖了两圈,后面可想而知,显胖的顾客直接打到店铺退货。
此刻服装店内,
罗美玲看着一店的货心里窝火,营业员只剩罗美娟一个,吴凤兰也被拉来当劳力。
为了开这个店,她掏空了丈夫的老本。
是的,她又把自己嫁出去了,还嫁上辈子那个窝囊丈夫。
没办法,何明礼这辈子应该不会结婚那么早,她得先找一个结了,拿着他的钱赚钱,以后再想办法。
反正她这辈子不可能生孩子。
罗美玲:“我的钱全投进去了,你之前不是跟我说,肯定能比那个死丫头经营得好吗?”
“这能怪我吗?谁知道那两个臭婆娘会来店里闹?别人买回去的衣服都没问题,偏偏她们穿就出事,我找谁说理去?”罗美娟在喊冤。
她去羊城拿的货便宜很多,跟罗美玲报的进货价也是走出入的。
反正每次出去进货,她就能赚一千两千块。
摩登衣坊进什么货,她就进相同的版,只是质量肯定有差,
但她进的货卖便宜,总有人贪便宜的。
“相同的裤子版型,拿货价差5块钱,你就拿这些破烂来糊弄我?”罗美玲也不是傻的,只是刚开始店里一直每天能赚几百块,她就不介意罗美娟赚差价。
反正她自己不管店铺,有自己的工作,每天就等着收钱就行。
结果好日子没过几天,营业额就直线下降,
店里的货好久不更换,没本钱去拿货,恶性循环,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对面店已经上七八次次新货了,她们只上了三次,每次上的货还很少,最多两小包。
“你什么意思,觉得我赚差价了?”罗美娟瞪着亲姐,是事实也不能说出来。
“死丫头,怎么跟你姐说话的?”吴凤兰上前就掐她,要不是顾忌随时有客人进店,她一巴掌就呼过去了。
罗美玲冷哼:“赚没赚,你心里没数吗?”
“这些货你要是不给我清出去,工资提成别想要。”
有吴凤兰压着妹妹,她才不怕。
罗美娟捂住被掐的手:“我不干了,你厉害你来管,看能不能让店铺起死回生,
我看就是你亏心事做多了,没事业运。”
她早就想好了,做不下去她立刻换地方。
反正她可以自己单干了,手上几千块,也够她去拿货,摆个摊,卖便宜点,一天也能卖几十块。
罗美玲瞳孔震颤,这还是她亲妹吗?好赖不分,早知道她就不拉拔她,养出一个白眼狼。
吴凤兰傻了,这店里的事她一点不懂,二女儿跑了,她怎么办?
“妈,你去对面店找张小红,我把这个店的货卖给她,能回多少本算多少,总不至于亏太多。”罗美玲想好了,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幸好她买了一套准备拆迁的院子。
隔着一条巷子,位置更好,肯定比李彩莲买的得到更多拆迁费。
吴凤兰:“你怀疑那死丫头还是老板,只是改成跟她们合伙?”
“不是怀疑,肯定是,她怎么舍得把赚钱的店转出去?说不定她现在正在什么地方数钱。”罗美玲恨恨地说,凭什么,她重活一世,还是过不好?
这辈子没有刘兴国纠缠了……
…
鹏城,
燃气灶工厂灯火通明,
李彩莲赶回来时,工厂已经停工了,原材料已经用完了。
韦姐愁得眼睛瞪大,不断翻通讯录给各个原材料工厂打电话,但他们像串通好的,统一回复得一个月后,才能把原材料发出来。
“别打了,有人卡我们的原材料。”李彩莲听了几分钟,直接按住电话。
“那怎么办?我们要的料很多,小工厂根本供应不了。”韦姐真急了,要是不能在约定时间交货就算违约,得赔违约金的。
后面还有二十万个燃气灶的订单,销售小组不断送回来的小单子。
“我们之前约定三个月之内交付完,现在只过了一个月,我们提前半个月交付了大部分,
他们可能以为我们只交出三分之一的货,才会第二个月卡原材料。”李彩莲看了一眼通讯录,上面的电话几乎都是鹏城的。
韦姐:“但我们又接了订单,停工一天损失很大,后面20万的货很难提前交付……”
“那就换原材料商,把价格提起来,让外地的工厂赚钱,大不了我们少赚点。”李彩莲已经想好办法了,此路不通,就绕路。
万家和吃下这么大订单,早就有人眼红了,这个月太顺利,她们放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