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鸟鸣,在穿越乡镇的青瓦白墙间回荡。八米高的围墙上,碎玻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指挥部会议室跳动的煤油灯光形成明暗交织的光影。李思成站在手绘的乡镇教育蓝图前,金丝软甲上的暗纹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手中的黄铜怀表指针悄然划过八点 —— 这场关乎教师未来的 “华山论剑”,即将在此展开。
“吱呀 ——” 雕花木门被推开,十二位教师鱼贯而入。数学老师李守仁夹着教案,镜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英语老师王婉清转着钢笔,高跟鞋敲击青砖的声音清脆利落;音乐老师周若云抱着月琴,琴弦上还沾着白天庙会留下的糖稀。屋内八仙桌上,摆着老式算盘、铁皮文具盒,以及刚从供销社采购的红星牌墨水。
“诸位老师!” 李思成抱拳行礼,怀表链在动作间发出轻响,“今日邀各位来,不为别的,就为诸位手中的‘三尺教鞭’如何化作‘倚天屠龙’!” 他抬手揭开墙上的红绸,露出一张布满批注的 “教育江湖地图”,“这是我为各位量身打造的‘职业发展秘籍’。”
话音未落,化学老师赵玉衡便推了推眼镜:“李总,我们在这‘八十年代孤岛’,论文发不了核心期刊,课题拿不到科研经费,谈何职业发展?” 他的手指敲打着桌面,发出 “咚咚” 的声响。
“赵老师请看!” 李思成按下老式收音机改装的按钮,墙面突然投影出动态的学术网络。画面中,白发苍苍的教育泰斗徐文远举着泛黄的手稿:“赵老师,您在穿越乡镇研发的‘古法化学教具’,我已推荐至《教育史研究》特刊。”
“这...... 这怎么可能?” 赵玉衡猛地站起,中山装衣角扫落桌上的算盘珠。
“在我们的‘教育江湖’,成果不在 ScI,而在学生眼中的光芒。” 李思成的目光扫过众人,“表现优异者,可参与乡镇教育项目的‘掌门人之位’竞选。比如......” 他突然指向窗外,远处新建的 “创新教育研究院” 工地上,工人们正借着马灯的光搬运青砖,“谁能在此创立特色学科,谁就是首任院长。”
就在气氛渐热时,黑燕踹开房门冲入,皮衣上沾着电路板碎屑:“李总!王氏集团发动‘学术霸权’攻击,篡改了所有教师的科研成果数据!他们还散布谣言,说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历史倒退’!” 她将冒烟的笔记本电脑摔在桌上,屏幕上不断跳出扭曲的嘲讽语句。
王氏集团的电子合成音突然从电脑中传出:“李思成,你以为靠这些过时的玩意儿就能培养出人才?不过是螳臂当车!”
“来得正好!” 李守仁将教案卷成剑状握在手中,“正好让他们见识,什么叫‘以古为剑,斩破虚妄’!” 他的眼镜片闪过锐利的光,“我提议,我们成立‘穿越教育研究会’,把这里的教学实践写成真正有分量的学术着作。”
“好!但我们缺个‘武林盟主’。” 周若云轻抚月琴,嘴角勾起笑意,“李总,您若亲自挂帅......”
“不可。” 李思成摆了摆手,金丝软甲在灯光下泛起冷光,“盟主之位,当由各位凭真本事争夺。三个月后,我们举办‘教育论剑大会’,谁的教学成果最能打动人心,谁就是研究会的首任会长。”
随着职业规划的推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穿越乡镇悄然打响。英语老师王婉清将庙会灯谜改编成英语教学案例,在全镇巡回展示;历史老师陈守正带着学生走访老匠人,整理出《八十年代民间智慧录》;地理老师孙文远则利用自制教具,开发出 “行走的地理课” 实践体系。
然而,王氏集团的破坏愈发疯狂。他们黑入教育研究会的线上平台,将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替换成乱码;雇佣水军在教育论坛抹黑穿越乡镇的教学模式;甚至派人伪装成教育专家,要求实地考察。
“李总,那些所谓的‘专家’明天就到。” 张明远骑着叮当作响的二八自行车冲来,车筐里的铁皮喇叭震得嗡嗡作响,“他们还带着教育部的‘整改通知书’!”
“来得正好。” 李思成握紧腰间的黄铜怀表,表盖内侧李晓聪幼时的笑脸仿佛在为他鼓劲,“通知所有老师,启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计划。把我们的教学成果,用 1982 年的方式展示给他们看。”
次日清晨,“教育专家” 们坐着老式吉普驶入乡镇。为首的 “专家” 下车后,嘴角挂着轻蔑的笑:“李思成,听说你搞了个复古教育,今天就让我看看有多可笑。”
迎接他们的,是学生们用算盘计算的数学模型展示,是用月琴伴奏的英语诗歌朗诵,是用皮影戏演绎的历史故事。当看到化学老师赵玉衡用土灶完成的 “古法化学实验” 时,一位专家摘下眼镜擦拭:“这...... 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为首的 “专家” 脸色一沉,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件:“不管如何,你们这不符合现代教育规范,必须立即整改!”
李思成上前一步,眼神如鹰:“整改?你们这些受王氏集团指使的人,根本不懂教育的本质。这里的每一份成果,都是老师和学生们用心血换来的,岂是你们一张纸就能否定的?”
就在此时,黑燕突然冲来:“李总!王氏集团发动终极攻击,要切断我们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她的话音未落,全镇的电灯同时熄灭,黑暗中传来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
王氏集团的电子合成音再次响起:“李思成,看你还能撑多久!”
“点亮煤油灯!” 李思成扯开中山装,金丝软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各位老师,这不仅是技术之战,更是教育理想之战!把我们的研究成果,一笔一划写在宣纸上,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教育智慧,烧不掉,黑不了!”
当夜,穿越乡镇的家家户户亮起煤油灯。老师们围坐在八仙桌前,用钢笔书写着教育心得;学生们举着自制的灯笼,在街巷间传递资料;后勤人员则推着装满油墨的板车,穿梭在各个教室。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一本本装订整齐的《穿越教育实录》堆放在镇政府门前,每一页都散发着墨香与智慧的光芒。
“李总,有位专家想见您。” 张明远气喘吁吁地跑来,“他说要把这些成果带到国际教育论坛上展示。”
李思成望着远处正在晨读的师生,握紧怀表:“告诉那位专家,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耀,而是整个穿越乡镇教育团队的胜利。” 他的眼神坚定如炬,对着空气大声说道:“王氏集团,你们以为切断联系就能阻止我们?教育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只会越燃越旺!”
而在城市的监控室里,王氏集团的电子合成音发出愤怒的咆哮:“不可能!一个破乡镇怎么可能战胜资本的力量?给我继续攻击,不惜一切代价!” 屏幕上,穿越乡镇的画面在干扰中时隐时现,但那一盏盏倔强的煤油灯,还有老师们伏案疾书的身影,却比任何高科技都更加耀眼,照亮着教育的未来之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