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嘉德拍卖行的水晶吊灯晃得人眼晕。穿西装的老外举着号牌喊价:“三千万!这组西周骨雕的矿脉纹路——是罕见的血髓玉矿标记!”鎏金拍卖槌落下的刹那,张教授攥紧了口袋里的毛家坪骨片——那上面渗出的琥珀黏液,正与展柜里骨雕的纹路严丝合缝。
幕后买家“龙腾基金”的代表是个戴青铜扳指的男人。他指尖抚过展柜玻璃,扳指内侧刻的“戊戌零号”在灯光下泛冷光:“张教授,听说您父亲张正华先生——1967年参与过武山元墓发掘?”说着递来张泛黄照片:文革时期的武山元墓前,年轻时的张正华正将铁匣递给戴同样扳指的男人。
老村长突然拽紧张教授袖口:“瞧拍卖图录背面!”彩页反面用骨香黏液印着暗码:“毛家坪骨坑坐标已售龙腾基金,作价七千万港币”。黏液散出当归混麝香的怪味——正是张教授在父亲日记里读到的武山元墓气味。
武山化肥厂的排污管泄漏,冲出堆刻字的人骨。女工程师李玥捞起骨头拼图,纹路竟与毛家坪骨图严丝合缝!“厂志记载:1968年改建自元墓,地基里埋着三百具守陵人尸骨——”她突然噤声,排污井深处传来铁链拖曳的闷响。
龙腾基金的考察队当天进驻厂区。港商掏出“文物合作开发”批文,钻机声彻夜震天。李玥偷摸进工地,发现他们在钻探厂底元代排水涵洞!洞壁刻着“1967.11.03 张正华封洞于此”,刻痕里还粘着美国面粉袋的碎屑。
涵洞尽头堆着文革档案袋,袋上印着“湖北省博物馆查抄物资”。李玥刚抽出张黎元洪墓的清单,洞顶突然坍塌——港商带着人堵住洞口:“李工,交出宝图残片...否则您父亲张教授的毛家坪项目可就悬了!”他甩来捆契约,纸角摁着张教授的血指印。
李玥连夜翻查厂志。1971年知青下乡记录里夹着封绝笔信:“武山元墓的百骨宝图残片被资本家换走,他们用化肥厂盖住了真墓...”信纸背面画着涵洞地图,标红点处写着“三百守陵人冤魂镇此”。
她循地图摸到涵洞祭坛,坛底供着枚青铜扳指——与拍卖行男人戴的完全相同!扳指内侧刻着“资本噬骨,宝图归一”,指环还套着缕干枯的发丝。李玥的dNA检测仪突然报警:发丝与张教授的基因匹配度达99.99%——正是他父亲张正华的头发!
祭坛突然震动,坛底裂开条密道。李玥绳降下去,摸到洞壁刻着两行字:
“张正华1967年藏图于此”
“龙腾基金1983年掘图西去”
刻痕深处嵌着半张照片:1983年的深圳罗湖桥头,张正华正将铁匣递给港商,桥墩阴影里站着戴青铜扳指的男人。
香港半岛酒店套房里,青铜扳指男人煮着普洱:“张教授,令尊当年用宝图残片换了两袋美国面粉...您不想让这往事上新闻吧?”茶汤蒸腾起白雾,雾里浮现毛家坪骨坑的全息投影——七个矿点正被标上“龙腾基金开采许可”的钢印。
张教授突然抢过茶壶砸向投影仪:“你们资本啃了老祖宗的骨头,还要啃孙子的根吗?”碎片割破男人手指,滴下的血竟在桌面凝成“监察局密档”四字。男人冷笑:“别忘了,您父亲是监察局登记在册的文物倒卖犯...”
酒店电视突然插播紧急新闻:武山化肥厂地下涵洞塌方,露出三百具现代人尸骨——每根骨头都刻着“2008年汶川地震捐赠项目”。港商吓得瘫坐在地:“这...这是我们当年用劣质建材盖的学校...”
张教授冲回毛家坪骨坑。暴雨冲垮了坑壁,露出底下深不见底的盗洞。老村长绳降下去,摸到洞底堆着龙腾基金的采矿合同——纸页粘着脑髓干涸后的白膜,合同条款写着:“采尽矿脉日,骨香炼魂时”。
坑顶传来引擎轰鸣。三架直升机悬停空中,青铜扳指男人通过扩音器喊话:“张教授,资本没有国籍...只有永恒的利益。跟我们合作,这些矿够您吃十辈子!”撒下的合同如雪片飞舞,每张都印着张教授父亲倒卖文物的档案照片。
张教授突然跪地痛哭。他的眼泪滴入骨坑,与琥珀黏液混合后“滋啦”沸腾,坑底浮出三百个蜷缩的矿工虚影。最前面的老者抬头,骨指指向香港方向,嘴唇一张一合却发不出声:
“资本无尽,骨脉长存”
直升机突然故障坠毁。烈焰中,青铜扳指男人爬出残骸,他的西装焦糊处露出监察局制服的镶边——那上面绣着“戊戌零号档案科”的朱砂字。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