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杜家村中心那片被紧急拓宽、平整得如同校场般的巨大打谷场。场地规模比原先扩大了足足五倍,整齐地排列着一百五十张结实的木桌和长凳,气势恢宏,足以容纳所有随行官员和杜家村的代表。
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文武百官、杜家村众人在房玄龄和杜远的分别引领下,依制向皇帝李世民、皇后长孙氏以及长乐公主李丽质行了隆重大礼。山呼万岁之声震耳欲聋,将皇家威仪与民间赤诚交织在一起。
礼毕之后,李世民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了临时搭建、铺着红毯的高台。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从衣冠楚楚的朝堂重臣,到面色黝黑却眼神发亮的杜家村百姓。秋风拂过,吹动他龙袍的下摆,更显其身姿挺拔,气度恢弘。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如同黄钟大吕,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
“众卿!杜家村的父老乡亲们!”
开场一句,便将朝廷与民间联系在了一起。
“今日,朕与皇后、长乐,携满朝文武,来到这杜家村,所为者何?”他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将所有的人的注意力都牢牢抓住,“一为亲眼见证,天佑大唐,降下祥瑞!二为亲眼看看,我大唐的百姓,在我大唐的土地上,究竟能创造出何等的人间奇迹!”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激昂的力量:“有人曾疑,亩产十石、二十石乃至三十石,乃无稽之谈!是欺世盗名!但今日,诸卿之目可睹!这杜家村万亩良田,玉米如林,红苕如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此非虚言,此乃朕之将士、杜家村之百姓,用汗水浇灌出的实实在在的功绩!是天赐祥瑞,更是人定胜天!”
他手臂猛地一挥,指向远方那金色的田野(已收割的粟米田)和青翠的作物(玉米、红薯):“这些庄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大唐的子民,从此可以吃得更饱!意味着我大唐的仓廪,将更加充实!意味着我大唐的江山,将更加稳固,永无饥馑之忧!”
他的话语极具感染力,让在场的许多官员都不由得心潮澎湃,让杜家村的村民们激动得浑身颤抖,倍感荣耀。
“杜家村,昔日一普通村落,能有今日之盛况,靠的是什么?”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台下的杜远和村民们,“靠的是朝廷的政令,靠的是将士的垦殖,但更重要的,是杜家村上下,不辞辛劳、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这股子精神气!是杜远与众乡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这双勤劳的手,开辟出的新天地!”
“朕希望,杜家村之今日,便是我大唐万千村落之明日!朕希望,杜家村之精神,能遍传我大唐州县!让我大唐再无饥馑,让我大唐百姓,皆能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此乃朕之所愿,亦当是尔等臣工,毕生奋斗之志!与朕,与杜家村,与天下百姓,共勉之!”
“大唐万胜!”
李世民的演讲,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既有对祥瑞的定调,对杜家村的褒奖,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激励,最后以一声怒吼般的“大唐万胜”作结,瞬间将现场情绪推至顶峰!
“陛下圣明!大唐万胜!!”台下,文武百官、军中将士、杜家村民,无不热血沸腾,齐声高呼,声浪如雷,震天动地,久久不息。
演讲的热烈气氛尚未完全平息,杜远适时地登上高台,在得到李世民点头示意后,他气沉丹田,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一个最简单却也最令人期待的指令:
“陛下有旨:祥瑞在前,丰收在望,杜家村略备薄酒粗食,酬谢天恩,慰劳诸君——开席!”
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就绪的杜家村妇孺和帮厨们如同决堤之水,迅速行动起来。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菜肴被飞快地端上每一张桌子。
顷刻间,整个打谷场便被浓郁霸道的食物香气所笼罩。依旧是杜家村招牌式的全猪宴升级版:大盆的红烧肉油光赤亮,软烂诱人;整盆的蒜泥白肉薄如蝉翼,香气四溢;浓白的骨头汤翻滚着热气;金黄油亮的油炸蝗虫堆成小山;还有各式运用炒、爆、熘等新式技艺烹制的猪下水、时蔬小炒,以及堆积如山的白面馍馍和管够的粟米饭、新酿的村酒。
方才还秩序井然的场面,瞬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官员们起初还顾及仪态,小口品尝,但很快就被那前所未有的美味征服,下箸的速度越来越快。程咬金那桌自然是风暴中心,他左右开弓,吃得汁水淋漓,还不忘大声招呼同僚:“快尝尝这个!俺老程没骗你们吧?香掉眉毛了!”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也是颔首不已,吃得比在宫中御宴还要香甜。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以耿直谏言闻名的郑国公魏征。起初,魏大人正襟危坐,面色严肃地看着眼前这些“稀奇古怪”的菜肴,尤其是那盆油炸蝗虫,他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写满了“君子远庖厨”般的抗拒。
然而,架不住同僚的再三怂恿和那无孔不入的香气诱惑,他终于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看起来最“正常”的红烧肉,放入口中。下一刻,只见魏征咀嚼的动作猛地一顿,眼睛难以置信地睁大了,那副古板严肃的表情如同冰面般迅速裂开。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又飞快夹了一筷,送入嘴里,然后又是一筷……
很快,人们就惊讶地看到,这位素来不苟言笑的诤臣,竟然完全放下了矜持,吃得极为专注投入。他甚至学着程咬金的样子,拿起一个白馍,熟练地掰开,夹上几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和一点炒猪肝,狠狠咬上一大口,吃得腮帮鼓起,油光沾满了胡须都浑然不觉。
同桌有人打趣道:“玄成兄(魏征字玄成),这‘薄酒粗食’可还入得了口?”
魏征正埋头苦干,闻言抬起头,很认真地咀嚼咽下,然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嗯,此肉炖煮技艺确有过人之处,火候精准,入味十分透彻。至于这‘粗食’之说,杜县男过谦了,若此乃粗食,只怕宫中尚食局也该裁撤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带着他特有的严肃幽默,“然则,口腹之欲虽足,却不可沉溺。陛下,明日之朝会,仍需准时。”
此言一出,同桌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阵阵大笑。连不远处主桌上一直留意这边的李世民,听到魏征这番一边大吃大喝、一边还不忘提醒上班的“敬业”言论,也忍不住一口酒差点喷出来,指着魏征对长孙皇后笑道:“观音婢你看,这魏玄成,吃朕的,喝朕的,最后还不忘给朕找点事做!”
长孙皇后也掩口轻笑:“玄成公赤诚为国,便是吃饭时也心系朝政,陛下当欣慰才是。”
整个宴席气氛热烈无比,官员们推杯换盏,村民们笑容满面,孩子们穿梭嬉笑。美味扫空了身份的隔阂,丰收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这一顿杜家村的“薄酒粗食”,注定将成为在场许多人一生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