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两仪殿,夜。
宫灯与烛台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得纤毫毕现,亮如白昼,却丝毫驱不散那几乎凝成实质的凝重与急切。李世民端坐于宽大的御案之后,连日奔波与极度的兴奋让他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然而他的眼神却如同淬火的精钢,锐利、炽热,充满了开创历史的决断力。下方,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程咬金五位帝国最核心的重臣肃然静立,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比任何一次大朝会都要庄严、肃穆。
“事情的原委与最新的进展,便是如此。”李世民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将杜远提出的、关于优先选用伤残老兵的惊人建议,向长孙无忌、杜如晦和魏征三人清晰地补充说明完毕。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深沉的寂静,唯有烛火燃烧时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反而更衬得这寂静如同暴风雨前的海洋,深不见底,蓄势待发。
长孙无忌率先深吸了一口气,打破了沉寂,他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与极度赞赏的复杂光芒,声音因激动而略显低沉:“陛下,杜远此子,真乃天授奇才!臣原以为其才尽在农事格物,未料其心思竟能缜密深远至此!献祥瑞已是泼天之功,更能思虑及于军国抚恤之政,洞察人心向背,其心性、其眼界,已远超臣之想象!选用伤残老兵之议,于国可固根基,于军可慰忠魂,于民可显仁德,于计划本身可保机密万全!有百利而无一害,臣,全力附议!”
杜如晦紧随其后,他的思维永远高效而务实,语气沉稳如磐石:“陛下,长孙相公所言极是。然则,‘金谷计划’千头万绪,时机稍纵即逝。臣建议,当立即设立一总理此事之大臣,赋予全权,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令行禁止,确保此计划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不至因权责不明、推诿扯皮而延误时机,铸成大错。”
魏征重重颔首,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房玄龄身上,声音铿锵:“克明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此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非一位心思缜密、老成持重、威望足以服众、且又能与那位‘陋室少年’顺畅沟通之人不可担此重任。”他的暗示,已然明了。
李世民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房玄龄身上,带着无比的信任与托付:“玄龄!”
房玄龄面色一肃,即刻上前一步,深深一揖,衣袂无风自动:“臣在!”
“此事,由你全权负责!总揽‘金谷计划’一切事宜!”李世民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从人员遴选审核、物资调拨分配、谷地开垦规划、与杜远沟通协调,乃至后续种粮收获、储存、乃至未来推广分配之策,皆由你统筹决断!遇不决之事,或有任何阻挠,可直接报于朕!朕赐你临机专断之权!朝廷六部、各寺监,见你如见朕,需倾力配合,不得有误!”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仿佛将千钧重担纳入胸中,再次郑重一揖,声音沉稳而有力:“臣,房玄龄,领旨!必竭尽肱股之力,夙夜匪懈,不负陛下重托,不负天下苍生所望!”他深知,这副担子重于泰山,但亦是千古难逢的机遇。
“好!”李世民颔首,目光倏地转向早已按捺不住的程咬金,“知节!”
程咬金如同听到战鼓的猛虎,猛地踏前一步,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烛火都为之一晃:“老臣在!”
“遴选一千名忠诚可靠、性情沉稳、尚有劳作能力之伤残老兵,此事交由你办!”李世民命令道,语气急如星火,“朕只给你一天时间!从京师十六卫及周边折冲府的名册中,给朕挑出最好的人选!要的是老实肯干、听从号令、心怀感念的忠勇之士!若有奸猾懒惰、心怀怨望、口风不严者混入,唯你是问!”
“陛下放心!”程咬金把黑黝黝的胸脯拍得砰砰作响,情绪激昂,“俺老程别的不敢吹嘘,在行伍里认人辨心那是一绝!保证给您挑出来的,个个都是最好的兵!就算缺了胳膊少了腿,心也是向着陛下的红心,骨头也是硬邦邦的忠骨,劲儿更是使不完的憨劲儿!绝误不了大事!”
“嗯。”李世民满意地点头,继续下达一连串的命令,“这一千老兵,即日组建为‘金谷垦殖团’。朕欲授程处默(程咬金长子)为‘金谷校尉’,领从六品上昭武副尉衔,全权统领此团,进驻谷地,负责一应垦荒、安保、纪律及日常杂务!直接对房相负责!”
程咬金一听儿子不仅得了如此关键的实差,更有了正经的品阶官身,顿时喜得虬髯都要翘起来,咧开大嘴,声如雷鸣地谢恩:“臣代那不成器的小子,叩谢陛下天恩!陛下放心,俺回去就狠狠叮嘱那臭小子,去了那儿,就得把尾巴夹起来,一切行动听房相和杜远小郎君的指挥!要是敢摆谱出岔子,不用陛下开口,俺老程亲自冲进谷里,拿马鞭抽烂他的屁股!”
李世民最后环视眼前五位股肱之臣,目光如炬,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帝王的终极意志:“一切就此定下!玄龄总揽全局,处默领兵进驻,两天之内,所有遴选人员、首批开荒物资必须全部到位,开进杜家村谷地!此事乃帝国当前第一要务,高于一切!任何人,任何事,不得延误阻挠!”
“臣等遵旨!必不负圣望!”五位大臣齐声应道,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深邃的殿宇中隆隆回荡,充满了无匹的决心和开创历史的使命感。
---
与此同时,杜家村,打谷场。
夜色如墨,但打谷场上却亮如白昼。一支支松明火把插在四周的土里,噼啪燃烧着,跳跃的火光将每一张仰起的脸庞都照得清清楚楚,也将巨大的粮堆投射出摇曳而庞大的阴影。全村男女老少,几乎无人缺席,全都聚集在这里,脸上带着秋收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躁动的兴奋和强烈的好奇。他们交头接耳,猜测着远哥儿在这大晚上把大家紧急召集起来,究竟要宣布何等大事。
杜远站在一个稍微高点的、用来扬谷的土台上,火光映照着他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庞。他看着下面那一张张熟悉而淳朴的、带着信任与期盼的面孔,清了清嗓子,声音清亮,穿透了夜晚的嘈杂:
“各位乡亲爷叔!婶娘兄弟姐妹们!今天这么晚把大家叫来,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也是件关乎咱们杜家村未来子孙饭碗,甚至关乎整个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要跟大家说!”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连孩子的吵闹声都消失了。
“咱们村的神粮,红薯和玉米,大丰收了!这事,是咱们一起流汗干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了。”杜远的声音有力,在静夜中传得很远,“但是,乡亲们,光咱们杜家村自己吃饱肚子、慢慢留种,太慢了!天下太大了!还有那么多道、那么多州郡在闹饥荒,还有无数的人啃树皮、吃观音土,眼巴巴地等着救命粮!”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话里的沉重分量压在每个村民的心头,然后才继续,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希望的光彩:
“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的丰收,惊动了天听!当今皇上,真龙天子,知道了咱们杜家村的神粮,龙心大悦!金口玉言,决定要举全国之力,大力推广这些宝贝粮食,要让全天下的人,以后都不再饿肚子!”
“陛下万岁!皇上圣明!”有性情激动的村民忍不住振臂高呼起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顿时,一呼百应,巨大的声浪冲破夜空。皇帝都知道他们这小山村了,这是祖坟冒青烟都求不来的荣耀!
杜远抬手,用力压下潮水般的欢呼,语气变得更加郑重,几乎是一字一句:“为了尽快培育出够全天下种的种子,朝廷制定了一个绝密的‘金谷计划’!就是要动用朝廷的力量,帮咱们一起,把咱们外面那条二十多里长、荒着的好谷地,全部开垦出来,变成良田,都种上红薯和玉米!”
这话如同一个炸雷,瞬间在人群中引爆!
“全部开垦出来?老天爷!”
“朝廷……朝廷要派官上的人来?”
“二十多里都种上?那得是多少地啊!”
“种出来的粮食……怕是真的要堆成山,淌成河了吧?!”
惊讶、兴奋、难以置信、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在村民中间疯狂蔓延,议论声如同沸腾的水。
杜远提高了音量,压过喧嚣:“安静!大家听我说完!朝廷不是来抢咱们的地,也不是来占咱们的便宜!他们是来帮咱们,更是来救天下人的!开荒的人,朝廷派!牛马牲畜,朝廷给!犁耙锄头,朝廷出!吃的粮食,朝廷补!咱们要做的,就是拿出咱们的经验,好好教教他们怎么伺候好这些新庄稼,就像咱们伺候自家孩子一样!”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脸,语气诚恳而充满力量:“乡亲们,想一想,这是积几辈子都积不来的大德、行大善的好事啊!咱们是在给咱们大唐江山攒救命的家底,是在救无数人的性命!咱们杜家村,能被朝廷选中,成为这‘金谷计划’的起点,是天大的荣幸,是能写进族谱、光耀子孙万代的大事!咱们能不能支持朝廷,帮皇上,把这件天大的好事,办得漂漂亮亮?!”
短暂的沉默之后,须发皆白的老村长杜老汉第一个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激动得手里的烟杆都在抖:“支持!必须支持!皇上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咱们就不能给皇上丢脸,不能给杜家村丢人!远哥儿,你见识广,你说咋干,咱全村老小就咋干!绝无二话!”
“对!支持朝廷!”
“跟着远哥儿干!跟着皇上干!”
“让天下人都记住咱们杜家村的粮食!”
“这可是老祖宗脸上都有光的大好事啊!干!”
村民们群情激昂,血液都被这宏大的计划和崇高的目标点燃了,没有任何人反对,只有澎湃的热情和参与历史的自豪感。他们或许不懂太多经国大略,但他们相信带领他们吃饱饭的杜远,相信这是朝廷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而他们能成为这大事的一部分,感到无比的骄傲和热血沸腾!
杜远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激动、真诚、被火光照得发亮的脸庞,心中暖流奔涌,重重点头:“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杜家村,就从今天起,和朝廷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把这‘金谷计划’办得妥妥帖帖,轰轰烈烈!让咱们这山坳坳,变成咱大唐最硬实、最金贵的粮仓!”
“好!!”震天的呼应声,如同山呼海啸,伴随着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坚定地冲破了杜家村的夜空,直上云霄。
一方是庙堂之上,雷厉风行,高效决断,调兵遣将,布局天下;
一方是乡野之间,万众一心,积极响应,淳朴热情,舍小为大。
历史的巨轮,在这看似不起眼的杜家村,找到了一个无比坚实的支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然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