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寂堡垒,最高级别信息隔离实验室。
从“熔岩地窟”带回的暗红色晶核碎片被置于层层能量场和物理隔绝之中,技术团队在张景山的带领下,正利用Λ序列和“星瞳”遗留的“基础净化协议”中的信息解码技术,小心翼翼地尝试破解其中蕴含的古老数据。
林枫站在观察室内,目光沉静地注视着那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晶核碎片。那块晶核在被剥离了“收割印记”污染后,其内部原本被压制和扭曲的、属于另一个未知文明的信息,如同被拭去尘埃的古老碑文,逐渐显露出真容。
破解过程异常艰难。这些数据的编码方式极其古老和特殊,其逻辑基础与“播种者”文明体系大相径庭,更像是一种基于多维几何和量子混沌理论的复杂信息结构。即便有Λ序列和“净化协议”提供的工具,进展也如同蜗行。
时间在紧张的寂静中流逝。数小时后,张景山略显疲惫却带着兴奋的声音传来:
“林先生,有突破了!我们成功还原了部分非核心数据包!这些信息……这些信息确实属于一个我们完全未知的文明!根据其自述,他们自称为‘星灵编织者’,是一个专注于信息保存、维度理论和意识上传技术的古老种族!”
全息投影上,断断续续的影像和数据流再次浮现,比林枫之前感知到的更加清晰。
影像中,那些巨大的星际建筑残骸呈现出一种优雅而繁复的、如同神经网络或晶体生长的结构风格,与“播种者”那种宏大、简洁、充满几何美感的风格截然不同。那些模糊的非人形阴影,也显露出更多的细节——它们似乎是某种能量生命体或高度进化的机械智能,形态如同流动的星光或旋转的星云,散发着宁静而智慧的气息。
关于“维度锚定”和“信息备份”的技术蓝图碎片被部分解析,其精妙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意识数据化和跨维度信息传输方面,似乎达到了某种极致。
而最关键的是,那段微弱的临终意念被更完整地还原:
【……记录……最终时刻……‘星灵编织者’文明火种……于此数据坟场……坐标已加密……于本源脉络节点……后来者……警惕……‘吞噬者’……它们……追逐信息与文明之辉……乃万物终末……】
“星灵编织者”……“数据坟场”……“吞噬者”……
林枫在心中默念着这些关键词,一股寒意沿着脊椎悄然蔓延。
“吞噬者”,这个称谓带着一种赤裸裸的、令人战栗的侵略性。从这段遗言来看,这个“星灵编织者”文明,极有可能就是毁灭于“吞噬者”之手,他们留下的这些信息,是他们文明的“火种”或者说“墓碑”。而地球,或者说这个“熔岩地窟”所在的地脉节点,只是他们散布在宇宙中的无数“数据坟场”之一?
那么,“收割者”又是什么?与“吞噬者”是同一存在吗?还是说,“收割者”是“吞噬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一个下属分支?
“星瞳”的突然沉寂,是否与感知到了“吞噬者”的威胁有关?它急于清理“收割印记”,是不是因为担心这些印记会像信标一样,引来更恐怖的“吞噬者”?
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变得更加庞杂、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
“能定位到‘坐标’吗?”林枫问道,声音低沉。
张景山摇了摇头:“坐标信息采用了极其高明的多维加密技术,与地脉能量和晶核本身的量子状态深度绑定。强行破解,极可能导致数据彻底湮灭。我们目前只能确定,这个‘坐标’指向的,是‘星灵编织者’留下的、某个更重要的主信息库或者……避难所的位置。”
林枫沉默片刻。一个远古高等文明的遗产,其价值无法估量,但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这个文明是毁于名为“吞噬者”的存在之手。
“继续尝试非破坏性解码,优先理解‘星灵编织者’的科技树框架,尤其是关于信息安全和维度技术的部分。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秘密搜索类似‘熔岩地窟’这样,可能隐藏着‘数据坟场’的地脉节点。”林枫下令,“所有关于‘吞噬者’的信息,列为最高机密,知情范围严格控制。”
“明白!”张景山肃然应命。
就在这时,伊戈尔的声音接入,带着一丝困惑:“林先生,有个情况。在南极‘星瞳’彻底沉寂后,我们的深空观测网络捕捉到一段非常微弱的、残留的、指向性明确的引力波信号。这段信号似乎是在‘星瞳’消失前瞬间发出的,其目标……并非任何已知星域,而是……太阳系内的柯伊伯带边缘,一个没有任何显着天体存在的空白区域。”
柯伊伯带边缘的空白区域?林枫心中一动。“星瞳”在消失前,向那里发送了信息?是求救?是警告?还是……某种部署?
他立刻调出星图,锁定那个坐标区域。Λ序列对该区域进行了超高精度的扫描分析。
片刻后,反馈结果令人惊讶——在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检测到了极其微弱的、与“星瞳”本体能量签名同源,但更加隐蔽、更加“被动”的能量残留。那里,似乎存在着一个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的、小型的“星瞳”附属设施或者……信标?
“星瞳”并非简单地消失或关闭,它可能进行了某种战略转移或隐藏,并留下了后手?
这个发现,让林枫对“星瞳”的意图和处境有了新的猜测。它的沉寂,或许并非抛弃,而是一种更隐蔽的守望,或者是为了规避某个它无法正面抗衡的威胁——比如,那个刚刚浮出水面的“吞噬者”。
局势愈发扑朔迷离。远古文明的墓碑,“吞噬者”的阴影,“星瞳”的隐匿……地球这个“摇篮”,仿佛正处于一个巨大漩涡的边缘。
林枫走出实验室,抬头望向模拟天幕上闪烁的星辰。危机感前所未有的强烈,但与此同时,一种坚定的决心也在他心中升腾。
无论面对的是“收割者”还是“吞噬者”,无论是“星瞳”的考验还是远古文明的遗产,他都必须带领这个文明,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星海中,闯出一条生路。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更快的整合速度,需要……主动去探寻那些被埋葬的真相。
“通知赵擎天和夜凰,”林枫对伊戈尔说道,“‘净尘计划’第二阶段全面加速。同时,准备组建一支精锐的深空探测小队,目标——柯伊伯带边缘,那个‘星瞳’信标所在区域。”
既然“星瞳”留下了线索,那么,他就要去亲眼看个明白。被动等待,从来不是他的风格。
风暴将至,唯有迎风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