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基地的生活仿佛自成一体,与外界的喧嚣隔绝。林枫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在休养、学习、修炼中度过每一天,看似平静,实则每一刻都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清晨,天光未明(模拟自然光照系统尚未完全开启),林枫便已出现在潜龙居附带的小型训练场。他没有进行激烈的拳脚演练,而是打着一套极为缓慢柔和的大极拳。动作舒展如行云流水,意念却高度集中,感受着每一丝肌肉的伸缩、每一缕气血的流转、甚至每一次呼吸带来的体内微小气压变化。
他的意念不再仅仅局限于体内,而是如同薄雾般缓缓向四周弥漫。他能“看”到空气中尘埃的漂浮轨迹,“听”到隔壁楼栋仪器待机时低沉的嗡鸣,“感知”到脚下深处能量管道中奔流的微弱波动。
就在他沉浸在这种入微的感知中时,训练场的门被轻轻推开。一身白色运动装的苏清影走了进来,看到林枫在,似乎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早,林顾问。没想到你也这么早。”
“早,苏研究员。”林枫缓缓收势,气息悠长,“习惯了。这里的空气好,适合练功。”他注意到苏清影并非空手而来,她手里拿着一个类似陀螺仪的奇特装置,上面布满了传感器。
“我过来收集一些清晨环境能量的基础数据,这个时间段的干扰最少。”苏清影解释道,开始摆弄她的仪器,但眼角的余光却不时瞥向林枫刚才练拳的地方,似乎在感知着什么。
林枫心中了然,这“偶遇”恐怕并非完全巧合。他也不点破,自顾自地继续活动身体,偶尔做一些拉伸和发劲的小练习,动作精准而协调,带着一种独特的力量美感。
苏清影的数据采集似乎不太顺利,仪器上的读数时不时跳变一下。她蹙着眉,调整了几个参数,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林枫。她发现,当林枫专注运动时,周围环境的能量场会出现一种极其细微却稳定的有序化波动,这极大地干扰了她想要采集的“本底噪声”。
“林顾问,”她终于忍不住开口,带着科研人员的直接,“你练功时,是否能感觉到自身能量场对外界的影响?”
林枫停下动作,笑了笑:“练拳讲究内外相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精神专注,气血平和,自身磁场自然稳定有序,或许会对外界产生一点微弱影响吧。怎么,干扰到你的仪器了?”
“是的,虽然微弱,但频率很特殊。”苏清影老实承认,眼中又露出那种探究的光芒,“这种有序化的波动……很像高阶冥想者才能产生的‘心能场’……你能控制它的强度和范围吗?”
两人就这样在清晨的训练场里,一边锻炼\/工作,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能量场、意识聚焦、生物磁效应等话题。阳光(模拟)逐渐洒满场地,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气氛意外地融洽。
下午,林枫照例来到基地中央图书馆。这里藏书极丰,不仅有前沿科技,还有大量孤本、残卷,甚至一些考古发现的未知文明文字拓片。
他正在翻阅一本关于《古代祭祀符文与能量共振猜想》的残卷,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能与意念修炼印证的东西,旁边堆着好几本量子场论和神经语言学的大部头。
“荒谬!将上古先民的祭祀文化归结为粗浅的能量共振,简直是亵渎!更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臆想!”一个略显激动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林枫抬头,看到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乱糟糟的年轻研究员正对着他手里的书摇头,脸上满是愤慨。这人林枫有点印象,叫孙启明,是古文字与符号学部门的,性格有些迂腐,但专业知识极为扎实。
“孙研究员有何高见?”林枫放下书,平静地问道。他喜欢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孙启明推了推眼镜,看到是林枫,语气缓和了些:“林顾问,并非我古板。只是这些猜测毫无根据!祭祀是神圣的仪式,是文化与信仰的传承,其符文蕴含着先民的哲学思考和宇宙观,岂是简单的‘能量频率’可以概括的?”
林枫想了想,道:“孙研究员说的有道理,文化的内涵确实不容忽视。但或许,我们不必将其对立起来?先民的哲学思考,是否可能源于他们对世界某种更直观、却更本质的观察?比如,他们或许无法理解什么是‘能量频率’,但他们可能在实践中发现,某种特定的符号、音节、仪式动作,确实能引发现实世界的某些变化?于是他们将此记录下来,融入了文化和信仰之中?”
他顿了顿,举例道:“就像中医的经络穴位,古人无法用显微镜看到,却能通过实践总结出其规律并广泛应用。我们能说中医是荒谬的吗?”
孙启明愣住了,皱着眉思考起来。
林枫继续道:“我感兴趣的是,如果抛开文化外壳,这些符文、音节、仪式中,是否可能存在某种共通的、能够与未知能量或意识产生共鸣的‘底层逻辑’?就像不同的语言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一样?”
这番话让孙启明陷入了沉思,连旁边几位也在看书的研究员也投来了感兴趣的目光。
“底层逻辑……跨文化共鸣……”孙启明喃喃自语,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林顾问,你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或许……或许真的存在一种‘原初语’或者说‘规则符文’?”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也顾不上和林枫争论了,抱着自己的资料飞快地跑回了座位,开始疯狂演算起来。
林枫笑了笑,继续看自己的书。这种思想碰撞的火花,正是他需要的。
夜深人静,林枫没有入睡,而是再次进入了深度意念修炼状态。
经过几日的恢复和沉淀,他的意念强度虽然还未完全恢复到洞窟之前的水平,但控制力更加精微。他尝试进行更大胆的探索。
他的意念缓缓沉入丹田,锁定那丝星骸寒意。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引导它,而是尝试用意念去“剖析”它,去理解它那冰冷特性的本质。
意念如同最精细的手术刀,小心翼翼地“触碰”那丝寒意。瞬间,一股极致的冰冷和死寂感反馈回来,几乎要将他的意念冻结!
林枫稳住心神,没有强行对抗,而是引导着自身温和的气血之力缓缓包裹上去,如同用温水去融化寒冰,同时用意念仔细感受着寒意融解过程中释放出的细微“信息”。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尝试,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这丝宝贵的能量,甚至反伤自身意念。但他屏息凝神,全神贯注。
渐渐地,他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碎片”:一种绝对零度般的秩序感、一种停滞时间的错觉、一种将万物归于寂灭的法则韵味……
“冰……并非仅仅是低温……更是一种趋向于绝对秩序的状态……是熵减的局部体现?”他脑中闪过物理学概念。
他尝试着,将这种感悟融入观想。他不再观想冰冷的寒气,而是观想一种“绝对的秩序与静止”。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周身的气息变得更加内敛,皮肤温度甚至略微下降,但他感觉自身能量的运转反而更加高效、损耗更小!仿佛一切不必要的躁动都被“冻结”了,只剩下最核心、最有序的运行。
就在这时,他的意念感知范围内,一个极其微弱、却带着明显恶意的“视线”,如同毒蛇般从基地某个遥远角落扫过,在他潜龙居的位置略微停留了一瞬,随即消失不见!
林枫猛地从修炼状态中惊醒,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那不是“烛龙”的气息,更不是赵擎天或者秦怀仁的。那是一种隐藏极深、带着腐朽和贪婪意味的窥视!是“昆仑”内部的其他势力?还是……一直潜伏的“维兰德”的暗子?
他立刻收敛所有气息,将那丝寒意深深隐藏,装作毫无察觉。对方似乎只是例行探查,并未发现他刚才的异常。
但这一次无意中的发现,让林枫警铃大作。“昆仑”绝非铁板一块,内部不知隐藏着多少牛鬼蛇神。他的任何一点异常,都可能暴露在未知的视线下。
接下来的行动,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日常的涟漪之下,是愈发深邃的暗流。林枫在成长,在结交,在探索,但也时刻感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威胁。他的“昆仑”生活,在平静的表象下,正在走向更加复杂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