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文明开放的数据流如同浩瀚的星图,瞬间将林枫的意识淹没。那并非简单的结构图,而是无数引力线交织、时空曲率变化的动态模型,复杂程度远超他之前接触过的任何阵法或科技。每一个“锚点”(浮岛)的状态,每一分引力的微调,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苏婉晴立刻将星空共鸣体催动到极致,她的意识与林枫紧密相连,如同最精密的协处理器,帮助他梳理、理解这海量信息,并敏锐地捕捉着那来自维度层面的、“浅滩挤压”所产生的细微“涟漪”。
“第一个泄流点,坐标γ-7,开始引导。”林枫心念一动,逆鳞符印光芒流转,一股蕴含着空间亲和与规则调和之力的紫金色能量,如同最灵巧的手术丝线,沿着权限通道,精准地注入那座被标记的小型浮岛。
他的操作并非强行改变引力矩阵,而是以一种“共振”与“诱导”的方式。他以自身对空间的理解,在浮岛原有的引力结构基础上,巧妙地“编织”出一个极其微小的、指向虚空深处的时空涡旋。这个涡旋本身极其脆弱,但其频率却与那不断冲击的维度“涟漪”产生了某种奇特的共鸣。
“就是现在,婉晴,标记能量峰值!”林枫低喝。
苏婉晴双眸星光闪烁,瞬间锁定了一道正冲击在γ-7坐标附近的强维度涟漪:“三点钟方向,强度峰值,三秒后抵达!”
“引!”
林枫操控着那时空涡旋,如同斗牛士挥舞红布,在维度涟漪抵达的瞬间,将其前端的一小部分能量,“兜”进了涡旋之中!
“嗡——!”
被引导的维度能量并未在矩阵内部爆发,而是顺着那时空涡旋,被巧妙地“甩”向了远离矩阵的、一片空旷的虚空深处,如同将满溢的洪水引入了提前挖好的泄洪渠,瞬间消散于无形。
成功了!
虽然只分流出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能量,但整个引力矩阵承受的压力,明显减轻了一丝!那原本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紧绷感,出现了瞬间的松动。
【……有效!……压力……降低……0.00013%……】“群山”那沉重古老的意念传来,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清晰的、名为“希望”的波动。这个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濒临极限的系统而言,已是久旱甘霖!
“继续!下一个坐标,θ-12!”林枫精神大振,没有丝毫停歇,立刻转向第二个泄流点。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后续的操作虽然依旧凶险精密,但已有了章法。林枫如同一位在引力琴弦上舞蹈的大师,逆鳞符印与他的空间感悟完美结合,苏婉晴则如同他最可靠的回声定位系统,精准预报着每一次维度涟漪的冲击。
第二个泄流点,成功!
第三个泄流点,成功!
每一次成功的泄流,都让引力矩阵的压力减轻一分,也让“群山”意识那沉重的疲惫感,得以一丝丝的缓解。整个“沉眠褶皱”星域,那原本死寂凝固的氛围,似乎都随着矩阵的稍稍“喘息”,而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活性”。
当三个预设的泄流点全部稳定运行后,林枫并未停止。他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对引力矩阵和维度冲击的理解更深。他开始主动优化泄流结构,甚至尝试在不同的引力弦节点之间构建更复杂的能量疏导网络,进一步提升泄流效率。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早已演练过千百遍。这不是蛮力,而是极致的智慧与掌控力的体现。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流逝。
当林枫完成最后一处微观结构调整,缓缓收回所有神念时,他感觉到,整个“沉眠褶皱”星域的引力场,虽然依旧强大,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火药味”,而是变得圆融、顺畅了许多。那隐晦的维度震颤,虽然依旧存在,但已无法再对稳固的矩阵构成实质性威胁。
“群山”文明的古老意识,沉默了许久许久。
最终,那意念再次传来,沉重依旧,却洗刷了亿万年的疲惫,多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与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感激:
【……平衡……已重塑。】
【……来自‘浅滩’的挤压……仍在……但矩阵……已可……自行循环……抵消。】
【……旅行者……林枫……苏婉晴……】
【……你们……给予了‘群山’……新生。此恩……重于……星核。】
随着它的话音,那座作为其意识核心的正十二面体浮岛,表面一块巨大的、堪比山峰的深灰色岩石缓缓脱落,露出内部一块仅有拳头大小、却散发着柔和而恒定引力的奇点核心。这核心缓缓飞至林枫面前,其中蕴含着“群山”文明对引力规则的终极理解与祝福。
同时,一道关于这片星域为何需要“定锚”,以及那“浅滩挤压”背后可能关联着宇宙更深层秘密(或与“归墟潮汐”相关)的加密信息流,也一并传入林枫识海,等待他未来有能力时解读。
林枫郑重地收下奇点核心与信息流,他能感受到这份礼物的沉重。
“守望相助,本是星海旅者的责任。”林枫真诚回应,“愿‘群山’永固,文明长青。”
星舟缓缓调转方向,准备离开这片重归“沉眠”却已蕴含生机的星域。
在进入流光通道的前一刻,林枫回头望去,只见那片无尽的引力浮岛矩阵,正以一种更加和谐、更加从容的节奏缓缓运行着,仿佛一曲终于摆脱了杂音的、宏大的宇宙乐章。
他知道,自己不仅挽救了一个伟大的文明,更对宇宙的基础规则有了颠覆性的认知。这份收获,将是他未来面对更大风浪的宝贵基石。
(第26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