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了车师之后,通往“大宛”(即费尔干纳盆地)的道路上,最后的主要障碍已被清除。
然而,庞统所建立的情报网络传回了至关重要的消息:
大宛王毋寡,在神州大军西征的巨大压力下,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采取了两个关键性的行动来应对这一危机。
首先,他派遣了使者携带重金,翻越了险峻的帕米尔高原(古称葱岭),前往游说强大的“贵霜帝国”出兵相助。
贵霜帝国雄踞中亚,拥有数十万的控弦之士,如果他们介入这场战争,局势将变得极为复杂。
其次,毋寡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他下令将都城“贵山城”(今苦盏或卡散赛附近)外围的村镇中的所有粮草全部收纳入城,并且将水井填埋或下毒,以防止神州大军利用。
同时,他还加固了城防,囤积了大量的守城器械。此外,他还派出精锐骑兵,不断骚扰汉军漫长的补给线,试图削弱神州大军的战斗力。
在“帅帐”内,赵云剑眉微蹙,沉思着:“贵霜帝国?这可是一个劲敌。如果他们的大军东来,恐怕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
庞统则羽扇轻点舆图,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
他镇定地对赵云说:“将军,您无须忧虑!贵霜帝国距离我们这里万里之遥,他们的国王未必愿意为了一个大宛而劳师远征,更不用说他们还担心着西方的强敌(即安息\/帕提亚帝国)。”
“他们的使者往来,耗时数月。我军应当速战速决,在贵霜帝国的援军到来之前,解决大宛的问题!”
庞统的策略是基于对地理距离和政治关系的深刻理解。
他深知,贵霜帝国虽然强大,但其介入战争需要时间,而时间正是汉军目前最需要的。
他建议赵云利用这段时间,集中力量迅速攻破大宛,以避免战事拖延,导致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庞统的计划不仅需要军事上的迅速行动,还需要在政治和外交上进行周密的安排,以确保贵霜帝国不会成为汉军的后顾之忧。
他提出“快、狠、奇”三策:
快——千里奔袭, 精选军中所有骑兵及善走步兵,由马超与关羽、张飞二位将军率领。
抛弃笨重辎重,只携半月干粮及必要攻城器械(如组装式云梯、轻型投石机),轻装疾进!目标:贵山城!务必在贵霜使者返回前兵临城下,震慑大宛!
狠——断其根本。大宛赖以为傲者,汗血宝马!其马场多在城外山麓。请马超将军率精骑一支,直扑其核心马场‘贰师城’(历史地名借用,泛指大宛良马产地)!
能夺则夺,不能夺则尽数驱散或焚毁!断其战争潜力与精神象征!
奇——攻心夺志。大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王毋寡暴虐,国内贵族多有不满。
我军可重金收买或胁迫其内部贵族,制造内乱。同时,将俘虏的车师王乌贵押至城下示众,瓦解守军意志!
另,若强攻不克,可寻访精通水利之匠人,或断其水源,或掘地道奇袭!
赵云决断:“好!就依军师之计!孟起,速去贰师城!云长、翼德随我直扑贵山!
军师坐镇中军,协调后续步卒及粮草,并主持攻心离间之策!务必使大宛内外交困!”
汉军的精锐部队仿佛一群脱缰的野马,他们开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强度强行军。
他们穿越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那是一片荒凉而辽阔的土地,风沙漫天,日光炙烤着大地,仿佛连空气都在颤抖。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翻越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丘陵,这些丘陵如同大地的脊梁,蜿蜒曲折,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的严酷,还有水土不服带来的种种困难。
食物变得难以下咽,水源稀缺,夜晚的寒冷与白天的酷热交替折磨着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行军中,赵云将军身先士卒,他不仅是士兵们的领袖,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他与士兵们一起忍受着艰难困苦,共同分享着每一滴汗水和每一口干粮。
在行军途中,赵云将军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身影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坚定。
他不时地鼓励士兵们,用他的勇气和智慧激励着每一个人,使他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放弃希望。
经过十日的连续行军,汉军的铁骑仿佛从天而降的神兵,突然出现在贵山城下,令敌人措手不及。
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
汉军的铁蹄声震撼着大地,他们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大宛王毋寡得知这一消息时,震惊得脸色苍白,他难以置信汉军能够如此迅速地穿越险恶的地形,出现在他的城池之下。
他慌忙下令紧闭城门,城墙上布满了紧张的士兵,他们紧张地注视着远方的汉军。
同时,毋寡不断派遣使者催促贵霜的援军,他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汉军的猛烈攻击。
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慌,他清楚汉军的战斗力,那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而他自己的城池虽然坚固,但防御能力可能无法抵挡即将到来的猛烈攻击。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担心自己的王位,甚至开始考虑退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毋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惧。
与此同时,马超如同一股白色的旋风,横扫了大宛腹地的几处主要马场。
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同鬼魅,所到之处,无人可敌。
大宛的骑兵虽然勇猛无比,但在马超那悍勇无匹的冲击和汉军严整的战术面前,他们节节败退。
无数珍贵的汗血宝马不是被汉军缴获,就是被惊散在荒野之中,这些宝马曾是大宛的骄傲,如今却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大宛的军民们人心惶惶,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军队是否能够抵挡住汉军的铁蹄。
庞统率领的中军随后赶到,将贵山城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
庞统一面组织工匠打造重型攻城器械,如巨大的投石机和攻城塔,这些器械在战场上如同巨兽,每一次投掷都能摧毁城墙上的一片区域。
一面实施攻心计。他将被俘的乌贵押至城下,展示其凄惨的模样,以此来动摇城内守军的士气。
乌贵曾是大宛的英雄,如今却变成了汉军的俘虏,他的出现让城内的守军感到震惊和恐惧。
同时,庞统命通晓大宛语言的军士,日夜不停地向城内喊话,劝降敌军。
这些军士的声音如同幽灵般在城墙上回荡,他们的话语充满了诱惑和威胁,让守军感到迷茫和不安。
此外,庞统还通过早已联络好的大宛贵族,许诺在战后保全他们的家族财富和地位,让他们在城内散布流言,渲染贵霜援军无望、汉军不可战胜的悲观论调。
这些贵族在城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论如同毒药般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让城内的民心逐渐变得不稳定起来。
庞统的策略逐渐在城内产生了影响,守军的士气开始动摇,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抵抗是否有意义。
城内的民心也逐渐变得极不稳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投降的可能性。
神州大军的包围圈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贵山城紧紧地束缚住,等待着最后的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