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韧给贾诩接风,席间谈论了好多的事情。王韧也把自己的大致想法透露给了众人。
贾诩对王韧很是佩服。更加重了他对王韧的好感。
贾诩认王韧为主,也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但也为时不远了。
张泉对贾诩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他借张绣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却是坑了张绣一把。
张绣最终的死,贾诩也心知肚明,绝对不是自己病死的,但这话不好说出来,这也是他心中的痛。
贾诩不是无情无义的人,他一直在暗中维护张泉,以弥补他心中的愧疚。
王润根本就没有提张泉的事。但是他知道张泉是一个重要的筹码。
得到了贾诩的承诺以后,王韧安心地动身走了。再有重要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停留,因为时间越拖得往后对他越不利。
所以他向众人告别,又拜托了周不疑和刘巴等人守好武陵,等他回来。他这里带人直奔许都去了。
天意很难测,尽管王韧一路疾驰,却又出了一些的变故。等他赶到许都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曹操已经回到许都,平息了内部的混乱,准备平定西凉了。马腾韩遂发难,长安岌岌可危。
因为整个荆州地区到处都在开战,非常混乱。所以王韧带着人非常小心,专拣一些偏僻的小道前进。
走了有十几天,这一日,他们来到了桐柏大复山。翻过山去,离许都就很近了。
这里山势险峻,丛林密集。虽然大半的树叶都已经落光,野草大部分都已经枯黄。但漫山的苍松翠柏,依然郁郁葱葱。
王韧等人行进在一条窄窄的小路上。这条小路能越过桐柏山,进入颍川地界。
翻过去山去以后,再有两三天就可以到达许都了。这条小道是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药打猎,走出来的。
小路随势就弯绕来绕去,他们走了大半天,才堪堪到达山的半腰。已经是在深山里边了。
就在这时。山道前面突然传来了马蹄奔走的声音。王韧等人立马戒备起来。
这很不寻常,因为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边,突然有战马奔走的声音。很可能是山匪出没。所有人迅速地隐蔽起来。
不一会,就见山路之上奔来了两匹战马。只是骑在马上之人,却是两个女子。
一个穿着一身碧绿的衣裳,一个一身黄色绸缎。明艳照人。不过两女都戴着面纱,看不清具体的面容。
但从两人的眼睛看上去。应该都是美女。一个灵动,一个沉稳。
王韧很是好奇,在这崇山峻岭里面怎么会有女人?
紧接着,在两女的身后,又出来了一队人马。有男有女,他们都带着刀剑枪棒。显然是一队士兵。
王韧心下恍然,这应该是此处的山匪。这队人马迅速地向山下走去。
他们走过王韧他们潜伏之处以后,那绿衣少女突然拍了一下红衣少女的肩头,倾身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因为隔得太远,王韧并没有听清她们说了什么。
那红衣女子随即打了一个手势,她身后的那些士兵迅速地停下,围成了一圈,向着他们来时的山路戒备起来。
王韧吃了一惊,这被发现了?那红衣女子朝着王韧隐蔽的方向开口道:“诸位是什么人?来桐柏山所为何事?”
王韧并没有立即出来,也没有回答。
那女子看看没有动静。她大喝了一声:“弓箭手准备。”
队伍中的几十名弓箭手。立马张弓搭箭,对准了王韧他们隐蔽的山林。
那女子又道:“要我用弓箭请你们出来吗?”
王韧一看,不出来,不行了。他吹了两声口哨。一长一短,便起身走了出来,而刘渊和杨春则跟在他的身后。
王韧出来之后,立马拱手行礼说道:“见过两位小姐。在下从荆州来,到许都去,路过此处。不知两位在此居住,未曾前去拜会。请多多原谅。”
“你要去许都?从荆州来?你去许都干什么?”那红衣女子一脸惊讶。
王韧道:“有点私事,只是从此路过而已。”
那比较沉稳的绿衣女子说道:“你们一看就是军人。走小路去许都,那肯定不是曹丞相的人。你们是刘备还是孙权的部下?”
王韧笑道:“小姐好眼力。某不是他们的部下。某姓王名韧,字成刚。小姐应该不知道在下。”
那红衣女子眼睛一亮,说道:“你是新任武陵太守王韧,征南将军?”
王韧心下一惊,想不到这女子竟然知道他。他拱手道:“请教两位小姐高姓芳名。”那红衣女子笑道:“芳名就没有必要告诉你了。我姓吕,这位呢,姓张。”
这下轮到王韧吃惊了。他疑惑道:“吕,张,难道两位是吕玲绮和张宁?”
“啊?”那绿衣女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那红衣女子笑道:“小女子正是吕玲绮。”她一指绿衣女子道:“这位是张宁姐姐。”
王韧再次拱手行礼,“见过两位大小姐。”
但他心下却泛起了波澜,这两位在历史上不知所终的人物,都躲到桐柏山里来了,看来这里肯定有黄巾军。
那吕玲绮也不是善茬,因为吕布手下还有几员将领,不知道去处了。很可能是两人合作了,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山寨。
但他马上想到,如果能收服这两位,那么又多了一股力量。而且可在曹操的地盘埋,下一个钉子。
这时张宁却下了马,她迈步朝着王韧走了过来。她来到王韧面前,行了一礼,说道:“小女子张宁,见过王太守。”
王韧赶忙还礼,说道:“韧久闻张小姐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吕玲绮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也下了马,走过来。站到张宁身旁。
张宁看着王韧说道:“小女子虽居深山之中,但对当下局势也颇有了解。王公子在武陵所作所为,颇类先父之主张。”
“敢问王公子对先父的太平道怎么理解?”
王韧听了张宁的话,也不知道张宁是什么想法。
他想了一下,开口说道:“张教主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他没有统一管理各路义军。手下人根本不听指挥,各自为战,当然不会是汉朝大军的对手。”
“而且他过早地触动了世家的利益,被世家抛弃了。失败是必然的。”
张宁道:“你的做法颇接近先父的想法。先父留下《太平要术》一部,我想把它赠予王太守,你敢不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