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上的短暂交锋,如同两颗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漾开的涟漪各自荡开,预示着水下暗流的涌动。柳雪那句带着微妙警示的“格外谨慎”,非但没能让林灿退缩,反而像是一针兴奋剂,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从一个潜在的合作者或旁观者,升级为了对方计划中需要“提防”的“c变量”。这反而让他有种被“重视”的快感。
“耗子,米兰达那边有什么新动静?”回到隐庐,林灿立刻询问进展。
“灿哥,有情况!”耗子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可能是你放出去的‘内部评估报告’起了作用,那几家中小机构追得很紧。米兰达和那个史密斯博士最近频繁碰头,似乎在调整方案。另外,我们监控到史密斯博士的一个海外账户,近期有一笔五十万美元的款项汇入,来源是……一个与柳雪所在的磐石资本有关联的离岸公司!”
“哦?”林灿挑眉,“给骗局的‘专家’发奖金?还是封口费?看来磐石资本在这出戏里投的注不小啊。”这笔资金流动,几乎坐实了柳雪与米兰达骗局之间的关联,也说明了这个骗局对磐石资本的重要性。
“继续盯紧,特别是资金流向。另外,想办法‘帮’那几家中小机构一把,让他们对项目的‘热情’再高涨一些,给米兰达施加更大压力。”林灿指令道。他要让这个骗局因为外部“热捧”而加速运转,加速暴露。
处理完米兰达这条线,林灿将注意力暂时放回了永星集团和柳雪身上。磐石资本的收购在继续,柳雪与赵瑞的“感情”也在升温,但林灿感觉还缺少一个关键的引爆点。他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柳雪这个人,了解她的行为模式和弱点,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
机会很快来了。顾北烨牵头组织了一场小范围的私人当代艺术鉴赏沙龙,地点在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收藏家的私人美术馆。顾北烨特意打电话给林灿:“林兄,这次沙龙来的可是真正藏龙卧虎,几位低调的实业家,还有两位眼光毒辣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最重要的是,‘那位’也会来。”顾北烨语气神秘。
“哪位?”
“苏瑾。近几年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青年艺术家,水墨画的新锐代表,人脉很广,尤其受一些欧洲老牌收藏家族青睐。关键是,她本人就是一位极具话题性的名媛,据说背景深厚,但行事低调神秘。”顾北烨介绍道,“柳雪似乎也在极力结交她,这次沙龙就是个机会。”
林灿心领神会。这位苏瑾,显然属于第三卷规划中那种“资源丰厚,或背后有金主”的高端目标,是比柳雪层次更高的“鱼”。参加这种沙龙,既能拓展高端人脉,又能近距离观察柳雪如何运作,甚至可能接触到苏瑾这条线,一箭三雕。
“多谢北烨兄,我一定到。”林灿欣然应允。
沙龙当晚,私人美术馆内灯光柔和,气氛高雅。到场者不过二十余人,果然如顾北烨所说,皆是气度不凡之辈。林灿依旧是简单的休闲西装,但经过系统强化和自身历练的气质,让他在人群中并不逊色。顾北烨将他引荐给几位关键人物,林灿凭借“语言艺术精通”和扎实的见识,交谈起来从容不迫。
很快,他注意到了今晚的两个焦点人物。一位是柳雪,她今天穿着一身素雅的改良旗袍,正陪在一位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身边,言谈举止恭敬有加。耗子低声提示,那位老者是国内某顶尖美术学院的退休院长,艺坛泰斗级人物,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柳雪显然是在借助这位老先生的影响力。
另一位,则是独自站在一幅巨型水墨画前的苏瑾。她穿着一身黑色的丝质长裙,身姿挺拔,面容清冷,眼神专注地看着画作,仿佛周遭的寒暄都与她无关。她的美带着一种疏离和锐利,与柳雪那种精心雕琢的温婉截然不同。
林灿没有急于上前,而是远远观察。他的“微表情分析”能力启动,捕捉着苏瑾细微的表情变化。她看画时的眼神是纯粹的欣赏和思考,偶尔与上前搭话的人简短交流时,礼貌中带着明显的距离感,并非故作清高,而是一种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专注。这与很多混迹名利场、刻意营造人设的“艺术名媛”大相径庭。
柳雪也注意到了苏瑾,她似乎想找机会上前搭话,但碍于身边的老先生,一时脱不开身。林灿决定主动出击。他走到那幅苏瑾正在欣赏的画作前,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但用了非常现代的构图和泼墨技法,传统与创新交织。
“笔墨酣畅,意境苍茫,尤其是这云气的处理,虚中有实,动感十足,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静态格局。”林灿没有直接对苏瑾说话,而是仿佛自言自语般地评价道,声音不大,但足以让身旁的苏瑾听到。他的评价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切中了这幅画最显着的技术特点和意境营造。
苏瑾果然微微侧头,看了林灿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林灿的评论超出了普通观展者的水平。
“你也懂画?”苏瑾开口,声音清冷,但带着一丝探究。
“略知皮毛。”林灿谦逊地笑了笑,转向苏瑾,“主要是被这幅画的力量感打动了。尤其是这种试图用传统媒介表达现代性焦虑的尝试,很勇敢,也很有张力。苏瑾女士的作品,似乎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他顺势将话题引到了苏瑾本人身上,并且点出了她创作的核心关切,显示做了功课。
苏瑾眼中的讶异更深了,她重新打量了一下林灿,似乎想确认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是谁。“看来先生是做足了功课才来的。”她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不再那么疏离。
“面对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做再多功课也值得。”林灿真诚地说,“我是林灿,经营一家养生馆‘隐庐’。艺术和养生,某种程度上都是探寻生命本质的途径,所以对苏女士的作品很感兴趣。”
他没有提任何商业合作,而是从理念共鸣切入,避免了功利性。这番交谈,成功引起了苏瑾的注意,两人就当代水墨画的创新与困境聊了起来。林灿凭借系统赋予的认知广度和“语言艺术”,总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又不至于喧宾夺主,让苏瑾颇感投机。
这一幕,自然落入了不远处柳雪的眼中。她看着林灿与苏瑾相谈甚欢,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她费心营造机会想接近苏瑾,却被林灿看似无意地抢了先,而且交谈氛围似乎还不错。这让她对林灿的警惕和忌惮又加深了一层。
沙龙进行到一半,自由交流环节。柳雪终于找到机会,陪着那位艺坛泰斗走向苏瑾。
“苏小姐,久仰大名。这位是李院长,他一直很欣赏您的作品。”柳雪微笑着引荐。
苏瑾对李院长显然十分尊敬,态度谦和地交谈起来。柳雪在一旁恰到好处地补充着,展现着她对艺术圈的熟悉和资源整合能力。
林灿则退到一旁,看似在欣赏其他画作,实则耳朵竖着,注意力全在那边。“微表情分析”全力运转,他注意到,苏瑾对李院长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但对柳雪,虽然礼貌,却有一种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保留。而柳雪,则在极力表现自己与李院长的亲近关系,试图以此作为接近苏瑾的敲门砖。
“柳雪在借助李院长的光环,但苏瑾似乎并不完全买账。”林灿心中暗忖,“看来这位艺术名媛,比柳雪想象的要清醒。”
这时,柳雪似乎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艺术投资和收藏,提到了几家最近很活跃的艺术基金,其中就隐约涉及到磐石资本背景的机构。她试图试探苏瑾对资本介入艺术的态度。
苏瑾的回答很巧妙:“资本是双刃剑。它能推动创作,也能异化艺术。关键在于执剑之人,是真心热爱艺术,还是只把它当作增值的工具。”这话看似泛泛而谈,但柳雪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
林灿心中暗笑,苏瑾这话,怕是戳中了柳雪和她背后资本的心事。他决定再添一把火。
他端着一杯香槟,缓步走过去,恰好接上话题:“苏女士说得极是。就像养生,市面上也有很多打着传统旗号、实则追求暴利的产品。核心还是初心。无论是艺术还是养生,失去了对本质的尊重,再华丽的外壳也只是空中楼阁。”他这话,既呼应了苏瑾,又暗讽了当下艺术市场和健康领域的一些乱象,隐隐也将柳雪可能代表的资本功利性点了出来。
柳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但碍于场合,只能维持笑容。苏瑾则看了林灿一眼,眼神中多了一分深意。
沙龙结束时,林灿和苏瑾交换了联系方式,苏瑾甚至表示有机会想去“隐庐”看看。而柳雪,虽然也拿到了苏瑾的联系方式,但明显能感觉到隔阂。
回去的车上,耗子汇报:“灿哥,刚得到消息,柳雪沙龙结束后,立刻去见了赵瑞,两人在车里待了很长时间,情绪似乎有些激动。”
林灿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看来,自己今晚的“无意”之举,确实给柳小姐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她大概越发觉得,林灿这个“c变量”难以掌控,甚至开始干扰她的主线任务了。
“很好。”林灿淡淡道,“让她急。她越急,破绽就越多。接下来,看看米兰达那边的‘香饵’,还能不能钓到鱼吧。”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当好这个冷静的“垂钓者”,或者,是那个最终收网的“鱼塘主”。这场高端局,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