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月港----绝云间北部
绝云间北部的雾气比别处更浓些,湿冷的风卷着松针掠过,众人踩着半枯的落叶,来到第一处废弃的木屋前。
木屋的木门早已腐朽,歪斜地挂在门框上,屋顶的茅草也塌了大半,露出黑黢黢的房梁。
远黛奶奶扶着漱玉的手,缓缓走上前,眯眼打量着屋子,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有点印象,好像在哪见过...但应该没在这里停留太久,或许只是当年路过,进来歇了歇脚。”
她说完,轻轻摇了摇头,眼里的光又暗了下去。
众人没多停留,又循着线索去了第二处房子。
这处房子比之前的更破败,院墙都塌了一半,院里长满了齐腰的野草。远黛奶奶站在院门口,看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感觉很陌生,我应该从未来过这里。”
就在众人以为又要失望时,她忽然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些:“不过我刚刚在想,这个地方...矮墙多,野草又密,倒很适合用来捉迷藏。”
“捉迷藏?”天一眼睛一亮,凑过来问道,“奶奶您小时候在这里玩过吗?”
远黛奶奶愣了愣,随即看向身边的漱玉,眼神温柔下来:“不知道,或许是记混了...可能是漱玉小时候,我经常带她一起玩这个游戏。”
漱玉闻言,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也不算经常啦,奶奶您记错了吧?我们只在院子里玩过几次,因为我总找不到您藏在哪里,后来就不怎么玩了。”
“这样啊...”远黛奶奶的笑容淡了些,语气里带着点失落,“那大概是我记错了吧?年纪大了,脑子越来越不管用了。”
漱玉连忙握紧奶奶的手:“没有的事,奶奶只是太久没想起这些了。”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第三处破败的木屋。
这处木屋背靠山崖,周围种着几棵老松树,虽也破旧,却比前两处多了几分“人气”——窗台上还摆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碗,像是有人曾在此生活过。
漱玉见奶奶脸色有些发白,连忙提议:“这里有一处房子,我们在这休息一会儿吧!”说着,便扶着奶奶往屋里走。
“这里...”刚跨进门槛,远黛奶奶突然停住脚步,身体微微颤抖起来,目光死死盯着屋内的土炕,呼吸也变得急促。
漱玉心里一紧,连忙问道:“奶奶,您想起了什么吗?”
远黛奶奶没有立刻回答,她缓缓走到土炕边,伸手抚摸着炕沿上粗糙的木纹,指尖触到冰冷的木头时,眼泪突然毫无预兆地落了下来。她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一字一顿道:“我记得...漱玉啊,你父亲就是在这里降生的。”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众人都愣住了。远黛奶奶闭上眼,记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她的声音带着颤抖,开始缓缓回忆:“那是个看不见月亮的夜晚,天特别黑,风刮得像哭。你爷爷搀扶着受伤的我一起逃命,身后的雾浓得化不开,总能听到雾里传来‘呜呜’的声音——有什么东西在追杀我们。”
她的手紧紧攥着炕沿,指节都泛了白,像是又感受到了当年的恐惧:“我跑不动了,腹部传来一阵阵剧痛,冷汗把衣服都浸透了。我们只好躲在这里休息,你爷爷在屋外布了个简单的结界,可他脸色特别难看,我们都不知道,那层薄薄的结界,能不能挡住外面的魔物。”
“我记得那个夜晚,我跪在土炕上,一遍又一遍地祈祷。”她抬起头,眼里满是茫然和痛苦,像是在对着空气诉说,“我当时说:「一切过错都来于我,请将背约的责罚降到我身上,放过这个孩子吧」...我一遍遍地说,直到嗓子都哑了。”
“过错、背约?”天一在心里念叨着这两个词,眉头皱了起来——但她没有开口。
漱玉的眼眶早已通红,她轻轻抱住奶奶的胳膊,声音哽咽:“奶奶,您做了什么错事吗?为什么会有责罚?”
“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了。”远黛奶奶摇着头,眼泪掉得更凶了,“我只记得我闭着眼睛祈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保住这个孩子。直到第二天早上,第一缕阳光从窗户缝里照进来,我才敢睁开眼,外面的雾气已经散去了,魔物也消失了。”
“就在那时,屋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说到这里,她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慢慢扬起,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那是你父亲,小小的一团,闭着眼睛哭。我抱着他,一边哭、一边笑,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感到如此开心。”
“父亲他...”漱玉想说些什么,却被眼泪堵住了喉咙,只能紧紧抱着奶奶。
“他是个让我骄傲的孩子,从小就懂事,长大后也特别孝顺。”
远黛奶奶抚摸着漱玉的头发,眼神里满是欣慰,“你也是,漱玉,你和他很像...都那么善良,那么好。你们和我不一样,我...奇怪...我到底做了什么?”
她突然停住话头,眉头紧锁,眼神变得迷茫,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的记忆,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
“奶奶,不管您做了什么,您都是我最亲的人。”漱玉连忙安慰道,“过去的事想不起来也没关系,我们还有现在和以后。”
远黛奶奶看着漱玉真诚的眼神,心里的迷茫渐渐散去,她擦了擦眼泪,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真好啊,漱玉,幸好有你陪着我。要是没有你,我恐怕连来这里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努力回想起那些被我忘掉的事情了。”
她深吸一口气,站直身体,看向众人,语气变得坚定起来:“好了,我们也不要呆站在这里了,不是还有最后一个地方吗?去看看吧,说不定到了那里,我能想起更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