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留下的狂草墨宝《将进酒》被姜小勺小心翼翼地支在后院墙上,那狂放不羁的笔锋和隐约流转的微光,竟让整个后厨都平添了几分恣意洒脱的文气。苏东坡和李白每日都要对着它品评一番,啧啧称奇。
然而,艺术带来的振奋无法解决现实的困境。“烈焰酒”失去灵性的问题依旧像一块巨石压在姜小勺心头。熟客们的反馈越来越频繁,虽然菜品依旧美味,但缺少了那画龙点睛的“魂”,口碑正在微妙地下滑。
姜小勺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调整蒸馏工艺、更换基酒品种、甚至试图用菌泥的【协同净化】强行注入能量,但都收效甚微。那一点关键的、能穿透食材本质、激发深层风味的“灵性”,仿佛随着【酒神之赐】的消退而彻底消失了。
“莫非真要等到下一位‘酒仙’光临?”姜小勺看着那口沉默的铁锅,愁眉不展。这完全就是撞大运,而且下次来的也不一定就能解锁酒类能力。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脑海中那提示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心安的平和气息。
【…时空能量平稳…通道构建异常稳定…】
【…检测到…信号源特征:【仁心】、【博识】、【自然】…】
【…身份验证:…【药王】孙思邈…(当前状态:采药归来\/探究未知)…】
【…欢迎莅临…】
孙思邈?!药王孙思邈?!
姜小勺又惊又喜!这位可是华夏医学史上的丰碑人物,一生致力于医道,悬壶济世,着作等身。他的到来,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转机!
光涡平稳展开,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有一种温润如玉、生机勃勃的青绿色流光缓缓流转。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慈和、眼神清澈睿智的老者,身背药篓,手持药锄,从容步出。他衣着简朴,却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神宁的气场。
他目光温和地扫过院内三人,最后落在姜小勺身上,微微颔首,声音平和舒缓:“老夫孙思邈,采药途中,忽感此间有异力牵引,生机盎然,故冒昧前来一探。此处…可是膳堂?诸位的气色…嗯,似乎各有郁结啊?”
他一眼就看出了姜小勺眉宇间的愁容,以及李白那过度饮酒留下的微末痕迹(虽然李白自己觉得很好),甚至连苏东坡那因为思虑过度(主要是琢磨新词和应付林薇)导致的细微气血不畅似乎都没逃过他的眼睛。
姜小勺连忙上前,恭敬行礼:“小子姜小勺,拜见孙老先生!此处正是小店后厨。能得老先生驾临,真是蓬荜生辉!”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和苏李二人。
孙思邈听到苏轼和李白的名字,也是眼中闪过讶异之色,笑着拱手:“原来是苏学士,李翰林。二位文章光华,照耀千古,老夫虽处山野,亦有耳闻。今日得见,幸甚。”
苏东坡和李白也不敢怠慢,连忙回礼。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药王,连李白都收敛了几分狂放。
孙思邈对后院的环境似乎很感兴趣,尤其是墙角那几盆在【丰收祝福】下长势惊人的香料苗和那小片药草。“此间水土,竟如此滋养灵植?妙哉。”他饶有兴致地观察着。
姜小勺心中一动,觉得机会来了。他叹了口气,坦诚道:“孙老先生慧眼如炬。实不相瞒,小子近日确有一难题困扰,或与‘药’理相通,不知能否请教老先生?”
“哦?但说无妨。”孙思邈捋须微笑。
姜小勺便取出那瓶失却灵性的“烈焰酒”,又倒了一杯普通的黄酒作为对比,将情况说明:“…此烈酒本是小店一绝,能深入食材,激发本味。然近日其‘神’似失,空留其‘形’,虽烈却无魂。小子多方尝试,皆无法挽回。不知老先生可有见解?”
孙思邈接过两杯酒,并未立刻品尝,而是先观其色,再嗅其气,眼神专注而深邃。良久,他才微微呷了一小口“烈焰酒”,在口中细细品味,随即又尝了尝黄酒。
“嗯…”他沉吟道,“此烈酒,性极辛烈,燥热迅猛,如烈火燎原,能剐蹭油污,驱散寒湿。然过刚易折,其力浮于表面,缺乏渗透滋养之能,故难入食材肌理。而此黄酒,性温醇和,如文火慢炖,反能徐徐渗透,激发本味。然其力稍弱,不足以应对厚重之肴。”
他精准地点出了两者特性,然后看向姜小勺:“小友所求之‘灵性’,非是酒之烈度,乃是‘刚柔并济,渗透滋养’之能。欲得此效,非独酒力可成,需借他物调和其性,导其力深入。”
“调和?借何物?”姜小勺急忙追问。
“譬如…”孙思邈目光扫过他的药篓和那几盆香料,“某些性味平和,却能通经走络,引药性深入之药材,或可一试。如茯苓之渗湿,甘草之和中,陈皮之理气…甚至些许蜂蜜之润泽,皆可柔化烈酒之燥性,助其温和渗透。”
他这不是给出具体配方,而是指明了一个方向——药性调和!
姜小勺如同醍醐灌顶!对啊!他一直纠结于酒本身,却忘了可以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来改变和引导酒的性质!中医里本来就有药酒的传统!
“多谢老先生指点!”姜小勺激动不已,“我明白了!不是要让酒变得更烈,而是要让它变得…更‘聪明’,更能找到食材的‘路’!”
孙思邈欣慰点头:“小友悟性甚佳。烹饪之道,亦如医道,讲究君臣佐使,阴阳平衡。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方为至境。”
有了方向,姜小勺立刻行动起来。他根据孙思邈的提示,挑选了几样性质温和、有渗透引导作用的药材:茯苓、甘草、陈皮,又加入少量红枣和枸杞增添风味,最后滴入几滴蜂蜜。
然后,他开始了新的试验。这次,他没有直接蒸馏,而是先将这些药材用少量低度黄酒浸泡出味,再将这药液与高度数的“烈焰酒”基酒按不同比例混合,最后用【熔炼·改】进行精准的低温加热融合,让药性缓慢渗入酒中。
整个过程,他集中精神,运用“差意调和”的意念,不再是粗暴地注入能量,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药性与酒性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平衡。
孙思邈在一旁静静观看,不时微微颔首,对姜小勺那精准的火候控制(【熔炼·改】)和奇特的处理方式(菌泥辅助)流露出好奇,但并未多问,只是偶尔提点一句:“火候可再缓三分”、“此时加入蜂蜜正好”。
在药王的指导下,一批新的“药融烈焰酒”试验品诞生了。
姜小勺紧张地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
酒入口依旧烈,但那股燥热刺喉的感觉大大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醇厚绵长的口感,药香与酒香完美融合,更奇妙的是,酒液下肚后,那股暖流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的有一种缓缓向四肢百骸渗透的感觉!
他立刻用这新酒做了一份“烈焰酒香鸡”。
成品出锅,香气更加复合诱人!鸡肉入口,那酒香果然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刺激,而是真正渗透到了每一丝肉纤维中,带着淡淡的药香回甘,风味层次变得无比丰富深厚!吃完之后,那股通体舒泰的暖意久久不散,远超从前!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姜小勺欣喜若狂!
苏东坡和李白尝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妙极!此酒刚柔并济,入木三分!风味更胜往昔!”苏东坡评价道。
“好酒!够劲!yet 顺喉!暖身透体!快哉!”李白更是直接抱起酒坛子。
孙思邈尝过菜肴,也微笑着点头:“善。如今方算得其三味。然需谨记,药材配伍与比例需不断调整优化,以适应不同食材及食客体质,切忌固步自封。”
姜小勺牢记在心。药王的这次点拨,不仅解决了“烈焰酒”的危机,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将药膳理念与现代烹饪、菌泥黑科技相结合的大门!
孙思邈又在店里停留了片刻,品尝了些其他菜品,对菌泥处理过的食材之纯净赞不绝口,甚至还和苏东坡、李白交流了些养生之道,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临行前,他留给姜小勺一小包自己采集的稀有香料种子:“此物性平和而香气殊异,或于你烹鲜之道有所助益。”
【…获得特殊物品:【药王香种】…】
【…效果:种植后可能收获拥有特殊香效的香料…需【丰收祝福】滋养…】
姜小勺感激不尽。这位药王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
“烈焰酒”以更强的姿态回归,“药融”系列成为了时味居新的招牌。而姜小勺也开始了对药膳领域的全新探索。
然而,他并不知道,孙思邈的到来和点拨,其意义远不止于此。那融合了药性理念的“差意调和”之力,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