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褪,天边泛起鱼肚白,篝火的余烬只剩下零星红光。
凌阳看着眼前这个刚刚为自己缝补好僧袍的“孙悟空”,他脸上的笑容温和依旧,眼神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深处。
“好,补得很好,辛苦你了,悟空。”
凌阳轻声说道,手指轻轻抚过那略显粗糙但十分牢固的针脚。
他没有立刻拆穿,而是如同闲话家常般,用平常语气问道:“这段时间,你一个人……过得还好吗?”
“孙悟空”——或者说六耳猕猴,脸上挤出一个与猴哥一般无二、带着些许桀骜又混着依赖的笑容:
“好得很!师父放心,俺老孙什么时候亏待过自己?”
“一个人的日子……是不是很不好过?”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六耳猕猴的心中炸响!
他本就是天地生成的灵物,聪慧绝伦,哪里会听不出凌师父话里有话。
他……他知道了?他是什么时候看出来的?
六耳猕猴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下来。
他强自镇定,试图掩饰,梗着脖子道:“师父说什么呢?俺老孙可不是一个人,有师父,有八戒、沙师弟、红孩儿,还有……”
“你不是我认识的悟空,对不对?”
凌阳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静。
六耳猕猴浑身剧震,下意识地想要否认,但迎着凌阳那没有变化的目光,所有的谎言都堵在了喉咙口。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上眼眶,他咧了咧嘴,想笑,却比哭还难看,声音带着哽咽,却依旧固执地说道:
“我……我是。”
“我和悟空相处了数年,历经寒暑,上千个日日夜夜一同走过,风餐露宿,降妖伏魔,我怎么会不了解自己徒弟的气息、心性,乃至他每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呢?”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六耳猕猴耳畔的绒毛,声音愈发温和,
“你身上有他的影子,非常像,几乎以假乱真……但你不是他,对不对?”
听到师父如此说,六耳猕猴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愣愣地看着凌阳,他张了张嘴,声音颤抖,语无伦次:“是……是的,师父……我……我不是孙悟空……但我……我一直都想……都想找你说说话……我……”
他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的来历和目的,巨大的情绪冲击让他一时失语。
凌阳心中了然,他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恐或排斥,反而伸出宽厚的手掌,轻轻拍了拍六耳猕猴的肩膀。
“没关系,不用急,慢慢说。”
“告诉师父,你到底是谁?又从何而来?为何要化作悟空的模样?”
………
(时间回溯至孙悟空第二次回五庄观之时)
那时的孙悟空,修为已至瓶颈,亟待突破。
他前往五庄观,恳请结拜兄长镇元子大仙指点迷津。
镇元子欣然应允,于静室之中为他宣讲大道玄妙,天地至理。
讲道完毕,镇元子深知悟空突破时动静必然不小,特意将他引入一间自己亲手打造、布下了无数重加固阵法的地下密室,随后将厚重的石门关闭,留下孙悟空一人静心感悟。
密室中,孙悟空盘坐于蒲团之上,心神沉入体内。
随着他对大道的理解愈发深刻,周身气息开始剧烈波动。
起初,那气势如同山间涓涓细流,温和而持续;
渐渐地,溪流汇成江河,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最后,江河涌入大海,化为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浩瀚海洋。
磅礴的气势在密室内冲撞回荡,若非镇元子布下的阵法神妙无穷,将这恐怖的能量尽数约束在内,整座五庄观恐怕早已被这气势掀飞。
就在孙悟空的气势攀升至顶峰,接近圆满,心神与天地法则最为交融、也最为疏于防范之际,只见一丝极其隐晦、漆黑如墨的气息,悄然从他心窍深处、或许是往日积攒的些许执念、或许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负面情绪中,被这剧烈的升华过程逼了出来。
这一缕黑气起初细若游丝,但随着孙悟空气势的持续冲击,它如同被滋养般,越来越多,逐渐汇聚成一团模糊的、不断扭曲翻滚的阴影。
此时的孙悟空,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突破的玄妙境界中,对外界的感知降到了最低点。
加之这黑气本就源自他自身,与他同根同源,又具备极强的隐蔽性,竟让他丝毫没有察觉。
当孙悟空身上的气势逐渐趋于稳定,那团不再有新的黑气冒出的阴影,如同拥有了初步的灵智,它狡猾地避开了密室内层层叠叠的预警和防护阵法,如同液体般从石门缝隙中悄然渗了出去,迅速消失在五庄观外的天地之间。
密室中,只留下气息愈发圆融浩瀚、即将功行圆满的孙悟空,对自身“杂质”的逸散一无所知。
………
那股脱离了本体的黑气,漫无目的地在天地间飘荡。
它无形无质,只是一团凝聚了强烈“自我”意识与部分孙悟空记忆、神通的能量体,充满了迷茫与寻求依附的渴望。
不知飘荡了多久,当它经过一座气象不凡、隐有灵光的大山时,忽然感应到山中有一股极其强大且与它本源颇为亲近的气息。
黑气大喜过望,如同找到了最佳的宿主,毫不犹豫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那股气息的源头。
在那山涧深处,果然有一只天生六耳、神异非凡的猕猴正在修行。
二者相遇,几乎没有任何抵抗,黑气便迅速与那六耳猕猴交融在一起。
六耳猕猴本就神通广大,善于聆音察理,能知前后,万物皆明,但这股源自孙悟空的“心魔”,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力量的补全,更是一种强烈的身份认知冲击。
此时的孙悟空论道行比原来强了许多,再加上此次破境更多的是心境上的突破,他所排出的心魔也比原来的大了许多。
二者相互融合,谁也不怕谁,各自征伐,一时间斗了个旗鼓相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渐渐找到一个平衡点,开始逐渐融合。
如果说前面的是寒冰遇烈火,那此刻就是0摄氏度的冰水混合物,达到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片刻之后,融合完成的六耳猕猴猛地睁开双眼,站起身来。
他活动了一下手脚,感受着体内汹涌澎湃、既熟悉又陌生的力量,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混乱。
他抬头望天,又低头看地:
“我是谁?”
“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不,不对……这感觉不对……”
“我是六耳猕猴?”
两种意识、两种身份在他脑海中激烈冲突,最终,两股意识互相融合归一。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一字一顿,仿佛在向天地宣告:
“不对,我有一个师父,他是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我要去找他,我是唐三藏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