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
此乃修仙界亘古不变的铁律。
步入战备处,徐云接过执事递来的玉简。
神识扫过其中内容,顿时对当前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徐家作为北河府霸主,麾下附庸势力自然首当其冲。
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几家紫府豪门,如世代联姻的萧家、周家等。
这些家族反应各有不同,较为弱势的萧家虽未出动紫府老祖。
却也派出了六位筑基修士和七十余名凝气修士前来助阵。
实力雄厚的周家更是由一位紫府修士亲自带队。
率领十位筑基和近百凝气修士驰援徐家。
至于其他高门势力,如白霞派、张家、铁衣帮等。
无一不是按照徐家制定的标准,如数派遣修士参战。
更令人瞩目的是,徐家还广发英雄帖,号召北河府散修共襄盛举。
有趣的是。
冲锋陷阵的先锋往往并非徐家本族修士,而是这些要钱不要命的散修。
当然。
要让这些亡命之徒卖命,徐家也给出了足够的诚意。
一套完善的战功制度被推行开来。
不仅适用于附庸势力与散修。
就连徐家本族修士也同样适用这个标准。
战功制度制定得很详尽。
斩杀罗家阵营的凝气修士,可获得十至九十不等的战功。
具体数额视对方修为而定。
若是筑基修士,则按一千至五千战功计算,同样依据修为高低有所区分。
此外。
每日还会发布各类任务。
比如坚守据点可获得五十战功,其他任务也各有相应的战功奖励。
虽然战功可以按一比一的比例兑换下品灵石。
但若仅止于此,恐怕还不足以让这些亡命之徒拼命。
真正吸引人的,是可以用战功兑换那些在市面上千金难求的灵物。
其中最令这些修士眼热的,当属筑基丹。
家族明码标价,一枚筑基丹需一万战功。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罕见的功法典籍可供兑换。
还有,家族还承诺战后会同意修士用战功来兑换灵脉使用权。
这意味着散修们有机会开辟自己的家族。
而那些小势力则可能获得更优质的修炼资源。
如此重赏之下,自然不乏勇夫。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这些势力和散修们的一次机遇?
他们既能获得平时难以企及的修炼资源。
又能借此机会提升自身地位。
双方各取所需。
互利共赢。
倒也谈不上谁吃亏。
战备处。
徐云意外遇见了一位故人。
是长期驻守在此的徐应洪。
现在做着的是与高门势力对接的任务。
徐应洪见到徐云后,表面上只是寻常寒暄,却暗中传音提醒:“青河镇昨日巡逻队全军覆没。
现有一位罗家筑基后期修士盘踞在那里,你此去务必小心。”
这番话让徐云心头一暖。
家族这次派给他的任务,正是负责清河镇边境的防守。
徐应洪表面上不仅是他的族叔,更是他当年的修行启蒙老师。
多年的相处下来,徐云也是知道这位看似冷峻的长辈实则外冷内热。
更让徐云在意的是,家族的情报网络竟如此灵通。
这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
徐云不动声色地传音回应,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负责外派任务的执事将一枚令牌交到徐云手中,沉声道:“\"族弟,如今边境战事吃紧,只能劳烦你即刻赴任了。
从今日起,你便是边防第五队的副队长。
负责清河镇至大河县一带的防务。
这是你的身份令牌,持此令牌前往驻地,向队正永城叔公报到即可。”
徐云接过令牌,只见这枚令泛着幽光,正面镌刻着徐家特有的云纹族徽。
背面则以古拙的篆文刻着\"边防第五队副\"六个大字。
“谢过族兄提点。”
“都是为家族效力,不必客气。”
执事摆了摆手。
............
望着远处熟悉的轮廓,徐云心中一阵感慨。
清河镇,徐云很熟悉。
当年凝气境时,他在此还过担任镇守修士。
更巧的是,后来在太岳山脉玄潭中意外获得的储物袋。
正是出自清河镇宋家大长老之手。
时光荏苒,不知当年那个在清河镇盘踞多年的宋家。
如今是更上一层楼,还是依旧维持着旧日模样?
趁着夜色,徐云乘云而行,不多时便抵达了清河镇外的边防营地。
此次他要拜见的徐永城,乃是徐家四房赫赫有名的筑基修士,按辈分他得尊称一声\"九叔公\"。
这位九叔公最令人称道的,便是那一手出神入化的\"九霄雷法\"。
在整个平洲修仙界的筑基修士中,徐永城的战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有这样一位强者坐镇第五队,徐云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第五边防小队组成也并不复杂,清一色都是筑基修士,人数总共是十二位。
其中一正两副,队正是由徐永城担任。
除去徐云,另一位副队则是名叫刘翔。
徐云刚到,徐永城就将整个小队的人员聚齐。
来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彼此之间互相熟悉一番。
日后做任务也方便一些。
作为主家修士,并且盛名在外的筑基修士。
众人自然也不会薄了徐永城的面。
徐永城是徐云的长辈,早在青华山的时候徐云没少找他兑换符箓,之间还算熟悉。
让徐云值得注意的是同为副队的刘翔,站在人群,并不起眼,个头也不高。
仔细看过去眼中闪着精芒,也显得十分平易近人。
筑基中期的修为,是来自北河府内一家高门的族长。
除去刘翔之外,剩余九人还有两名筑基中期的修士,分别来自豪门周家的周阳。
高门家族大长老叶家的叶海天,周阳年纪看起来不大,而叶海天则是一副老者的模样。
剩下的人都是筑基初期,大多是来自北河府内的高门势力,不是担任着家族族长就是大长老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