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系统开发计划”的洪流席卷了整个太阳系。在强大运输能力和工业机器人军团的支持下,人类文明的触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向着太阳系的各个战略要地延伸。一座座功能各异、规模宏大的空间站,如同雨后春笋般在星海中建立起来。这些基地大多由国家与寰宇科技共同投资、共享使用,构成了人类开发太阳系的坚实支点。
水星轨道空间站: 紧邻太阳,这座空间站如同一位勇敢的逐日者。它利用其独特位置,布设了强大的观测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太阳活动,成为整个太阳系的早期预警前哨。同时,其表面覆盖的巨型太阳能收集阵列,将恐怖的太阳辐射转化为近乎无限的清洁电能,通过高能微波束向远方输送,扮演着星际能源中转基地的角色。
金星轨道空间站: 悬浮在金星浓密的硫酸云层之上,这里拥有观测宇宙的绝佳净空。它既是重要的深空天文观测站,也因其脚下是地狱般的世界、头顶是璀璨星空这种极致反差,成为了吸引顶级冒险家和游客的 “云端观景台” ,提供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
木星轨道空间站& 土星轨道空间站: 环绕两颗气态巨行星建立的工业枢纽。它们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氢、氦资源及卫星矿产,各自配备了超过数十座超大型船坞和精炼工厂,实现了 “就地取材,太空制造” ,是太阳系外围的工业心脏和造船中心。
天王星轨道空间站 & 海王星轨道空间站: 位于太阳系寒冷的边疆,这两座空间站超越了单纯的工业功能,建设了规模空前的舰队停泊接口、维护设施和防御平台。其战略位置重要,环境隐秘,被规划为国家星际舰队未来的主要前沿基地和集结地。
在国家大力构建基础设施的同时,其自主星舰设计也取得了辉煌成就。集合全国精英,并在寰宇科技的关键技术支持下,一套以“龙威”为技术基石的“龙族”星际舰队体系被设计出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
· “风龙”级护卫舰(300米): 极致速度,巡航可达25%光速。担当舰队巡逻、侦察、快速反应重任。
· “龙盾”级重型装甲驱逐舰(500米): 专注防空与点防御,是舰队的移动护盾。
· “龙剑”级重型突击巡洋舰(800米): 火力、防护、机动的平衡体,是舰队的中坚突击力量。
· “龙巢”级星际母舰(2000米): 舰队核心,搭载大量战机和部队,具备远程投送和持续作战能力。
· “龙威”级(1200米): 被定义为战列舰,以其无与伦比的重火力和绝对防御,担当主力炮击手。
与此同时,寰宇航天科技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市场,正式发布了革命性的产品—— “巡天者”级家庭式多功能穿梭机。
这款穿梭机小巧玲珑,仅30米长,设计优雅,最多可容纳15人。它凝聚了寰宇的最新科技:小型反重力系统使其起降平稳安静;特制的小型聚变堆提供充沛能源;最核心的是其微型聚变脉冲引擎,能推动飞船达到10%光速的巡航速度!
这意味着,对于拥有“巡天”穿梭机的家庭或个人而言,太阳系内的旅行变得像远途度假一样平常。前往月球基地、火星小镇乃至小行星带观光,都已不再是梦想。它极大地降低了太空生活的门槛,激发了民间探索宇宙的热情。
所有这些宏伟的蓝图都需要庞大的制造能力来支撑。太阳系各处新建成的船坞产能被严格分配:50% 用于建造国家“龙族”舰队各型战舰,形成守护力量。30% 用于继续建造“星梭”级及其改型,保障巨量物资流动。20% 则用于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生产由林辰从家园星港技术库中提取的外星系监测系统。这些设备将被部署在柯伊伯带,构建一个面向太阳系外的早期预警网络,独属于寰宇,用于防范未知的深空风险。
与此同时,一支工程舰队也开始在太阳系内的关键节点秘密布设强化的量子通讯中继器,旨在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太阳系、近乎无延迟的超光速通讯网络,确保信息传递的绝对畅通。
从国家重器到家庭飞船,从内太阳系到柯伊伯带,一张集工业、军事、民用、探测、通讯于一体的巨网正在太阳系徐徐展开,宣告着一个真正属于星辰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