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航天基地,顶层办公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可以清晰地看到刚刚完成历史性月球勘探任务归来的“开拓者一号”正停靠在专用泊位上,地勤人员和机器人如同忙碌的蚁群,正围绕着它进行检修和样本提取作业。
室内,林辰看着平板里面的数据,心里想的并未停留在月球表面,而是聚焦在了月球轨道上。陈航和陈天肃立在一旁,等待着指示。刚刚汇报完月球勘探丰硕成果的兴奋感还未完全消退。
“开拓者一号干得不错,证明了月球的价值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林辰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但仅仅下去挖点石头回来,太初级,效率也太低了。”
他的手指点在平板月球资源数据上。“我们需要一个前沿基地,一个跳板,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发挥价值的太空工业节点。”林辰的目光扫过陈航和陈天,“我要求你们,立刻开始筹划设计,在月球轨道上,建造一个属于寰宇科技自己的大型工业空间站。”
“工业空间站?在月球轨道上?”陈天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迅速被跃跃欲试所取代。陈航则已经下意识地开始思考技术实现路径。
“没错。”林辰肯定道,“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 ‘广寒宫’计划 。”
他踱步到全息台前,开始勾勒他脑海中的蓝图:
“这个‘广寒宫’,不能是‘天宫’那种侧重于科研和居住的空间站。它的核心功能必须是工业化、商业化!”
“首先,它要是一个超级中转枢纽和仓库。”林辰点出第一个模块,“所有从月球表面开采回来的原始矿料,不必千里迢迢直接运回地球。先运到这里,进行初步的筛选、分类、存储。‘开拓者’级的飞船在这里卸货,然后可以立刻返回月球或者小行星带继续作业,极大提升运输效率。这里就是我们的‘月球门户港’。”
“其次,它要具备初步精炼和制造能力。”他的手指划出第二个区域,“我们需要在站内建设太空冶炼厂。利用太空真空和微重力环境的优势,对月壤中的氦-3进行高效提取和液化存储;对稀土和金属矿石进行初步熔炼,制成标准化的金属锭或材料预制件。这样运回地球的将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沉重的粗矿。”
“第三,它要能支持飞船维护和制造。”林辰看向陈航,“反重力引擎和新型材料技术成熟后,未来我们完全可以在地球轨道甚至月球轨道直接建造更大的飞船。‘广寒宫’需要配备大型船坞模块,能够为‘开拓者’级及其后续型号提供维护、修理、升级服务,甚至能利用月球运来的材料,直接制造一些大型构件或者中小型工程舰船。实现‘太空造太空用’。”
“第四,它本身要是一个强大的能源中心和通讯中继站。”他继续补充,“搭载大型聚变反应堆,不仅自给自足,还能为停靠的飞船充电,甚至未来可以通过微波或激光向月球表面基地供电。同时,它必须是月球与地球之间量子通讯网络的核心中继节点之一,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最后,它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员支持和生活保障能力。”林辰最后点出生活区模块,“虽然前期可以高度自动化,但必要的工程师、指挥官、科学家团队还是需要长期驻留。生活区不必奢华,但必须安全、舒适、能维持长期工作状态。”
平板上,一个由多个功能模块拼接而成、结构复杂而雄伟的巨型空间站草图逐渐清晰起来,它静静地悬浮在月球背景之前,如同镶嵌在黑色幕布上的一颗工业明珠。
“怎么样?”林辰看向两位得力干将,“概念就是这么个概念。陈航,你负责整体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船坞和自动化系统。陈天,你负责协调资源、测算成本、以及思考如何将这座‘月轨工厂’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陈航眼中闪烁着工程师遇到挑战时的光芒,立刻应道:“明白!反重力技术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模块从地球发射的难度,量子通讯能确保控制精度。我们有能力实现它!”他已经开始在脑中构建数学模型。
陈天则思考得更远:“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回报也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可以向全球高端制造业企业开放‘太空精炼材料’的订购,甚至可以出租船坞和能源服务…这将是寰宇商业帝国真正迈向太空的基石!”
“很好。”林辰满意地点点头,“尽快拿出概念设计方案和可行性报告。我们需要让长老会和国家航天集团看到,除了国家主导的‘天宫’,我们民营力量也能在太空搞出大名堂,而且效率更高,更侧重于实打实的产出。”
他再次望向窗外的“开拓者一号”,缓缓道:“让这艘船好好休息一下。很快,它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就有更繁重、但也更有意义的任务了——为我们寰宇的‘广寒宫’,运送第一根‘梁柱’。”
月球的引力,似乎已经无法阻挡寰宇科技将工业版图扩张至地月空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