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的音符耳钉换上了。
林清歌指尖在耳垂上停了半秒,金属微凉,像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回形针。她没照镜子,但知道现在的自己看起来还算正常——深棕色卫衣拉链拉到下巴,牛仔裤口袋里塞着两枚备用耳钉,一枚是空的,一枚还带着上次检测残留的静电。
半小时前,终端弹出那行银灰色字迹的时候,她正准备关机。现在那句话还卡在脑子里:“下一个节点,听你唱。”她没再点开文档,也没重启分析程序。有些事不能追得太急,追急了容易踩进别人铺好的节奏里。
门铃响了。
她起身开门,陈薇薇已经站在外面,手里拎着一盒印着“千山月”logo的蛋糕,嘴角扬得标准,左手指尖习惯性地比了个枪口,冲她“啪”地打了一下。
“恭喜签约啊林老师,以后我刷到你的小说都得花钱了。”
林清歌侧身让她进来,顺手把门反锁。蛋糕放在桌上,盒子打开,奶油上用巧克力写着“爆款预定”,字歪得像小学生写的。陈薇薇掏出手机,对着蛋糕拍了三张照,结尾照例用左手指枪比镜头,然后发到短视频账号。
“我已经剪好预告了,标题就叫《我闺蜜爆火前的最后一顿饭》。”她笑嘻嘻地说,“点赞过五千我就发。”
林清歌点头,从冰箱拿出两罐气泡水。开罐时“嘶”的一声,她下意识摸了下右耳,耳钉没晃。
庆功会就这么开始了——只有两个人,没直播,没剪彩,连签约合同都没拿出来。陈薇薇倒是主动问了句:“不打算办个发布会?现在好多新人作家都搞这套。”
“合同上写着,首章上线前不得公开作者信息。”林清歌靠在桌边,“平台想搞神秘感营销。”
“哦~”陈薇薇拖长音,“那你岂不是连庆功都得偷偷摸摸?”
“也不是。”林清歌举起气泡水,“现在不就在庆?”
两人碰罐,气泡水溅到蛋糕上,巧克力字糊了一角。陈薇薇啧了一声,掏出湿巾擦,顺手把一张折成小方块的纸从蛋糕底下抽出来,递给她。
“差点忘了,送蛋糕的小哥说这是你订的贺卡,没留名字。”
林清歌接过,纸是哑光白,边缘参差,像是被剪刀生硬裁下来的。她展开,上面只有一行打印字:
你写的东西,不该被听见。
字体是标准宋体,字号12,行距1.5,像是从文档里直接复制粘贴的。没有落款,没有邮戳,连折痕都整齐得不像手折的。
她手指收了一下,纸角微微卷起。
“谁啊?恶搞?”陈薇薇凑过来看,“这年头还有人寄纸条?不扫码关注公众号就算进步了。”
林清歌把纸条折好,塞进背包夹层。那里有个加密袋,是“蓝玫瑰07”协议的物理接口之一。她没解释,只是把气泡水喝完,罐子捏扁,扔进垃圾桶。
“可能是平台的营销测试。”她说,“最近好多作者收到类似消息,说是AI在模拟读者反应。”
“哦——”陈薇薇又拖长音,眼神却没离开她的手,“那你这反应也太稳了,换我早报警了。”
“报警?”林清歌笑了笑,“就为一张纸?”
她走回工作台,打开终端,输入一串指令,将纸条的纤维扫描图调出。系统比对结果三秒后跳出:匹配度97.3%,来源样本《灰烬回旋曲》母带外包装材料。
她盯着结果看了两秒,关掉窗口。
陈薇薇在沙发上刷手机,笑声不断。林清歌走过去,看她视频评论区已经炸了:“薇薇今天吃的啥蛋糕?”“这背景是不是林清歌家?”“求地址,我也要订同款!”
她没拦,甚至主动问:“要不要拍张合照?”
“真的?”陈薇薇眼睛一亮,立刻摆好姿势。
林清歌站到她旁边,右耳耳钉在灯光下闪了一下。照片拍完,她顺手把耳钉摘下来,放进工作台的金属盒里。盒子里还有三枚,颜色不同,材质一样,都是空的。
只有她知道,哪一枚才是真的。
陈薇薇走后,房间安静下来。
林清歌没开灯,坐在终端前,重新打开“砚秋遗谱”文档。那行银灰色字还在:“下一个节点,听你唱。”她没点进去看,而是调出小说后台,查看最近的读者评论。
三小时前,平台自动推送了三条热评。
第一条:“第12章女主在雨夜蹲在医院门口吃冷包子那段,写得太真实了,我小时候也这样。”
第二条:“她爸摔门走那天,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这细节我梦到过。”
第三条:“她说‘妈妈的味道是药水混着风油精’,我眼泪直接下来了。”
林清歌一条条往下看,手指越收越紧。
这些细节,她没写过。
至少,没在公开章节里写过。
她立刻切到离线模式,导入小说原始文本,逐段扫描。到第17章时,系统报警——某段环境描写中,音节节奏存在0.7赫兹的周期性偏移,与《星海幻想曲》变调段落完全一致。
她把那段文字单独提取,转成音频播放。
前半段是女主在旧书摊翻找日记,后半段背景音里,有段极轻的哼唱。
是母亲常哼的调子。
她猛地合上终端,呼吸慢了半拍。
不是巧合。
有人在用她的文字,反向提取她的记忆。
她摘下左耳的耳钉,和右耳那枚并排放在工作台上。两枚金属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像两枚还没拆封的子弹。
终端屏幕忽然亮起。
离线模式下,系统不该自动唤醒。
但她看到,小说文档的修改记录里,多了一条她没操作过的更新。
时间是三分钟前。
内容是:第17章,段落3,新增描述:“她摸了摸耳钉,那是妈妈留给她的最后一件东西。”
她没写过这句。
妈妈留给她的东西是玉坠,耳钉是她自己买的。
可这句话,偏偏出现在被植入旋律的段落之后。
她立刻断电,拔掉所有接口,把终端塞进信号屏蔽箱。然后从抽屉最底层取出母亲留下的旧乐谱,翻开夹层。
那张写着“真正的创作,是让死者也能开口”的便签还在。
她盯着那行字,忽然意识到什么。
周砚秋留下的不是线索。
是预警。
他用摩尔斯码、用坐标、用声带刺穿的瞬间,不是在指引她去某个地方,而是在告诉她:你的创作,已经被监听了。
而她还在庆功。
她把便签放回去,合上乐谱,手指在封面上停了两秒。
然后打开终端备用机,新建一个文档,命名为“创口暴露”。
第一行她写道:“从今天起,所有未公开记忆,不得写入任何作品。”
第二行:“检查所有已发布章节,标记可疑段落。”
第三行:“耳钉更换频率提升至每日三次,右耳仅佩戴空壳。”
写完,她把文档加密,存入“蓝玫瑰07”最深层。
终端突然震动。
不是消息提醒。
是右耳那个金属盒,在桌上轻轻颤了一下。
像是被什么频率共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