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称病不出,内务府对节赏事件的态度变得暧昧不明,既没有立刻补足碎玉轩的份例,也没有进一步的挑衅举动。这种沉默,反而更让人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林潇潇深知,时间拖得越久,对方准备就越充分,对自己越不利。她必须尽快打开突破口。那个被罚跪的内务府太监小李子,成了关键。
直接召见风险太大,容易授人以柄。林潇潇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记起之前核查账目时,曾发现内务府下属的针工局有一批绣品账实不符,当时只是标注出来,尚未深究。此刻,正好以此为借口。
翌日,她以协理宫务、核查针工局账目为由,派小乐子去内务府调取相关记录。并特意嘱咐小乐子:“若遇到昨日来送赏的那个李太监,可私下问问他对针工局的事是否知晓,就说我看他像是机灵人,若他能提供些有用信息,之前节赏冲撞之事,便可既往不咎。”
这是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是查针工局的账,实则是给小乐子创造一个与李太监接触的机会,并进行试探性的攻心。
小乐子心领神会,领命而去。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林潇潇表面平静地看着书,心里却七上八下。甄嬛也过来相伴,两人都无心闲聊,默默等待着消息。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小乐子才回来。他脸色有些发白,但眼中却带着一丝兴奋。
“小主,事情办成了!”小乐子压低声音,难掩激动,“奴才按您的吩咐,先去调了针工局的账本,然后‘恰好’遇到还在院子里干杂活的李太监。奴才依计行事,私下跟他说了那番话。起初他还嘴硬,不肯多说。后来奴才暗示他,王公公如今自身难保,把罪责都推到了他头上,他若再不给自己找条活路,只怕就要当替罪羊了!”
“他反应如何?”林潇潇急切地问。
“他当时脸色就变了,汗如雨下。”小乐子继续说道,“奴才又趁热打铁,说我们小主是讲道理的人,只要他肯迷途知返,说出实情,小主未必不能保他。他犹豫了很久,最后……最后塞给了奴才这个!”
小乐子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折叠的、皱巴巴的纸条。
林潇潇接过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几个关键词:“王公公、库房张掌案、假账、对不上、真账本在张掌案家……”
虽然语焉不详,但信息量巨大!这证实了林潇潇的猜测,内务府确实在做假账!而真账本,竟然被库房的张掌案私自藏在了家中!这简直是胆大包天!
“好!太好了!”林潇潇握着纸条,心脏怦怦直跳。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直接证据和突破口!
“小乐子,你立了大功!”林潇潇毫不吝啬地夸奖道,并让采荷重重赏他。“那李太监还说了什么?”
“他说他不敢多说,怕被灭口。只求小主能念在他提供线索的份上,万一事发,能保他一条小命。他还说……张掌案是王公公的心腹,也是华妃娘娘一个远房亲戚的心腹,背景很深。”
果然牵扯到了华妃!林潇潇眼中寒光一闪。这下,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姐姐,如今线索有了,但如何拿到真账本,却是难题。”甄嬛冷静地分析道,“张掌案家在外城,我们宫中之人无法擅离。即便告知侍卫或刑部,没有确凿证据,他们也不会轻易去朝廷命官(内务府官员亦有品级)家中搜查。打草惊蛇,反而会让对方销毁证据。”
林潇潇点了点头,甄嬛说得对。直接硬抢不行,必须智取。她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小乐子,那张掌案家中情况,你可有办法打听一二?”
小乐子想了想,道:“奴才有个老乡,在张掌案家附近的一家酒馆当伙计,或许能打听到些消息。”
“好!你立刻想办法联系你老乡,打听张掌案家的详细地址、人口、平日作息,特别是他是否经常将公务带回家中处理,家中书房位置等。越快越好!但要绝对小心,不能暴露目的!”林潇潇当机立断。
“嗻!奴才明白!”小乐子领命,再次匆匆离去。
现在,方向明确了:目标是真账本,关键人物是库房张掌案。但如何将宫外的证据弄到手?这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外部力量的协助。
林潇潇第一个想到的,是皇帝。但立刻被她否定了。此事尚无十成把握,贸然禀告皇帝,若最终抓不到证据,反而会落个诬告的罪名。而且,皇帝会愿意为了后宫贪腐之事,大动干戈,甚至可能牵扯到华妃及其前朝势力吗?在年羹尧军功赫赫的当下,时机是否合适?
第二个想到的,是太后。太后深恶贪腐,且地位超然,或许有办法。但太后会愿意直接插手这等具体事务吗?
或者……能否借助家族的力量?她父亲林如海是大理寺少卿,主管刑狱,若有他暗中协助,拿到账本会容易得多。但如此一来,就将家族也拖入了这场纷争,风险极大。
几条路各有利弊,需要权衡。但无论如何,必须先掌握张掌案家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下一步计划。
碎玉轩内,气氛紧张而兴奋。一条小小的线索,仿佛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但也预示着更深的危险。那张皱巴巴的纸条,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既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林潇潇知道,从她决定追查到底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她扳倒内务府乃至其背后的势力,彻底站稳脚跟;要么,她就会被对方反噬,摔得粉身碎骨。
今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而宫墙之外,那个藏着真账本的宅院,此刻是否还平静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