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二年的盛夏,烈日灼烤着大地,河间道东南边境的空气,却比天气更加灼热,弥漫着一触即发的战意。赤眉军少壮派将领石虎,率领其麾下号称“赤焰锐士”的三千精锐步骑,并裹挟着临时征调的两千辅兵,共计五千人马,浩浩荡荡开进至清远郡东南边境,在距离宸军防线仅三十里的“黑石堡”旧址扎下大营。战旗猎猎,刀枪映日,挑衅之意,昭然若揭。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回安澜城。宸公府内,气氛凝重而肃杀。
“主上,石虎此人,性情暴烈,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乃赤眉军中有名的急先锋。其部‘赤焰锐士’确为百战老兵,装备精良,尤擅攻坚。此番前来,必是得了主战派的授意,意在试探我军虚实,若有机可乘,则一举破我边墙,威胁清远乃至安澜根本!”大将军李大牛声音沉浑,指着沙盘上敌我态势,分析敌情。
赵轩负手立于沙盘前,目光锐利如鹰。赤眉军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这一战,避无可避,而且必须打好。不仅要击退来犯之敌,更要打出宸国的军威,震慑四方宵小。
“石虎骄狂,利在速战。我军新锐,据险而守,利在持久。”赵轩缓缓开口,战略清晰,“然,一味固守,非良策。需予其当头棒喝,挫其锐气,方能争取更多时间。”
他看向李大牛:“李将军,朕命你为前敌总制,率中军主力两千,清远边军精锐一千五百,即刻驰援边境。依托‘鹰嘴崖’、‘一线天’险要,构筑防线。然,首战不必拘泥于死守。可遣一军,前出至黑石堡外围,择有利地形,设伏迎击,务必求一稳、准、狠之胜,灭敌威风!”
“末将遵命!”李大牛眼中战意熊熊,“必不负主上重托!”
“丞相,”赵轩转向张诚,“前线粮秣军械,务必保障充足,由安澜直送清远,不得有误。”
“治粟内史,工坊全力运转,箭矢、弩机、伤药,优先供给前线。”
“卫尉,严密监控赤眉军后续动向,尤其是河间府主力有无异动,以及……赤眉元老院对此事的态度。”
一道道指令迅速下达,整个宸国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安澜城中,马蹄声碎,军队调动,粮车辚辚,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百姓们虽心有余悸,但见官府秩序井然,军队士气高昂,倒也并未产生太大恐慌,反而有不少青壮主动要求协助运输物资。
李大牛率军星夜兼程,赶赴清远郡东南边境。他并未将主力全部龟缩于险关之后,而是亲自勘察地形后,做出了大胆的部署。他命清远边军主将率本部一千人坚守鹰嘴崖主阵地,加固工事,多备滚木礌石。自己则亲率中军一千五百精锐,悄然前出,埋伏在黑石堡通往鹰嘴崖的必经之路——一段名为“落鹰涧”的狭窄谷地两侧山林中。
落鹰涧长约三里,两侧山势陡峭,林木茂密,谷底道路仅容三马并行,是理想的伏击地点。李大牛将五百弩手置于两侧高地,五百长枪兵堵住谷口,自己亲率五百精锐骑兵隐于谷地另一端出口的密林中,准备截杀溃敌。
就在宸军埋伏就绪的第二日午后,石虎果然按捺不住,亲率两千前锋(一千赤焰锐士,一千辅兵),气势汹汹地扑向鹰嘴崖方向,企图一举叩关。大军行至落鹰涧入口,见地势险要,有副将提醒小心埋伏。石虎骑在战马上,不屑一顾:“宸国小儿,据险而守已是侥幸,安敢出关迎战?即便有伏,我赤焰锐士,何惧之有!”遂下令全军加速通过涧谷。
当赤眉军前锋大部分进入涧谷中段时,李大牛在高处看得真切,猛地一挥战旗!
霎时间,两侧山崖上梆子响处,箭如飞蝗!宸军弩手使用的乃是经过改良的劲弩,射程远,穿透力强,此刻居高临下,更是威力倍增。密集的箭雨倾泻而下,瞬间将谷底狭长的队伍笼罩!赤眉军猝不及防,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身披重甲的赤焰锐士尚能勉强支撑,但那些辅兵和轻甲步兵则成片倒下。
“有埋伏!结阵!盾牌手上前!”石虎又惊又怒,大声嘶吼。赤眉军毕竟训练有素,遇袭之初的混乱后,迅速试图结阵防御。但谷底狭窄,队伍拉长,首尾难以相顾,阵型根本无法有效展开。
就在这时,谷口方向杀声震天,五百宸军长枪兵如墙而进,盾牌相连,长枪如林,死死封住了退路。前有堵截,上有箭雨,赤眉军顿时陷入了绝境。
“随我杀出去!”石虎双眼赤红,挥舞长刀,亲率亲兵猛冲谷口,企图打开生路。然而,宸军长枪阵坚如磐石,任凭赤眉军如何冲击,岿然不动。箭雨依旧不停,赤眉军的伤亡持续增加。
战斗持续了约半个时辰,赤眉军前锋已损失近三成,士气濒临崩溃。石虎本人也肩头中了一箭,鲜血染红了战袍。他知道,再僵持下去,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撤!往谷里撤!”无奈之下,石虎只得下令向后突围,企图从进来的方向退出去。然而,当他们狼狈不堪地退到落鹰涧另一端出口时,等待他们的是李大牛亲率的五百养精蓄锐的宸军铁骑!
“石虎休走!李大牛在此!”一声雷霆般的怒吼,李大牛一马当先,如同猛虎下山,直扑混乱的赤眉军!宸军骑兵如潮水般涌上,将本就惊魂未定的赤眉军彻底冲垮。石虎在亲兵拼死护卫下,弃马攀爬山崖,才侥幸逃脱,其麾下两千前锋,战死超过八百,被俘五百余,余者皆溃散。宸军缴获军械铠甲无数,自身伤亡仅百余人。
落鹰涧伏击战,宸军大获全胜!
捷报传回,清远郡军民欢欣鼓舞,安澜城更是士气大振。此战不仅重创了赤眉军的先锋,更极大地打击了其嚣张气焰,证明了宸军完全有能力在野战中击败强大的赤眉精锐。
然而,赵轩接到捷报后,欣喜之余,却更加冷静。他在给李大牛的密信中写道:“初战告捷,可喜可贺。然,石虎虽败,赤眉主力未损。彼辈受此大辱,必不肯干休。将军当趁胜加固防线,广布斥候,谨防敌军大队报复。切不可骄躁冒进。”
果然,败退回黑石堡大营的石虎,暴跳如雷,一面整顿残兵,一面向河间府紧急求援。赤眉军主战派闻讯,更是借题发挥,强烈要求增兵,一举踏平宸国。赤眉军内部,主战与主和(或曰暂缓)的争论再次白热化。
就在这前线战云密布、后方紧张备战的关头,卫尉王老五通过隐秘渠道,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主上,”王老五深夜入府,低声道,“潜伏在河间府的‘暗桩’密报,赤眉军元老院首席长老,对石虎擅自进军惨败极为不满,斥其‘轻启边衅,损兵折将’。元老院中,主张与我宸国维持现状、集中精力应对东线镇北军的声音,再次占据上风。据悉,元老院已派出特使,前往石虎大营,名为犒军,实为申饬,并可能勒令其暂缓进攻。”
赵轩眼中精光一闪:“消息可确凿?”
“八成把握。元老院特使已出发,不日即到黑石堡。”王老五肯定道。
“好!”赵轩抚掌,“此乃天赐良机!赤眉军内部分歧,正是我宸国可以利用之破绽!”
他立刻下令:“卫尉,设法将此消息,‘不经意’地透露给前线被俘的赤眉军官兵,尤其是那些军官。然后,择其部分伤愈且态度恭顺者,予以释放,让其返回赤眉军营。”
王老五瞬间明白了赵轩的意图:“主上是想……用间?让石虎与其后方元老院矛盾公开化?”
“不错。”赵轩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石虎新败,若再闻后方掣肘,以他的性子,岂能甘心?即便元老院特使压制,其军中怨气必然滋生。我军则可趁此机会,巩固防线,积蓄力量。若其内部生乱,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主上英明!臣即刻去办!”王老五领命而去。
数日后,一批被俘的赤眉军伤兵被宸军释放,回到了黑石堡大营。他们带去的,不仅是战败的屈辱,更有“元老院不满石虎将军、特使前来问责”的消息。一时间,赤眉军营中流言四起,人心浮动。
当元老院特使抵达黑石堡,当面申饬石虎,并明确要求其“暂取守势,不得浪战”时,石虎果然勃然大怒,虽不敢明着抗命,却阳奉阴违,不断派小股部队骚扰宸军防线,与特使的关系势同水火。
前线局势,由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大规模的进攻暂时停止,但小规模的冲突和紧张的对峙仍在持续。而这,正是赵轩所需要的宝贵时间。
宸公府内,赵轩看着地图上僵持的战线,目光却投向了更远方。赤眉军的威胁远未解除,但内部的裂痕,或许将成为宸国在这场强敌环伺的乱局中,破局的关键一步。他深知,接下来的博弈,将不仅仅在战场之上,更在人心与庙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