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的引荐,为余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阶层客户的大门。这天,吴天亲自带着一位满面愁容、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来到余年的办公室。经过简单介绍得知来人姓郑,经营着一家名为“雅集”的高端私人艺术品会所。会所环境清幽,安保森严,内设一个恒温恒湿的珍品库,专门用于存放客户委托保管的顶级艺术品。其中一幅正在进行定期保养检测的17世纪荷兰油画,是另一位匿名的重量级客户寄售的珍品,市场估价高达一千八百万。
事情的起因,源于郑总一位重要的商业伙伴——迅科科技创始人宋总——的到访。宋总携夫人和八岁的儿子宋梓轩前来洽谈合作。期间,大人在会客室深入交流,活泼好动的宋梓轩在休息区玩耍。一位工作人员因临时接到内线电话离开片刻,未能及时锁闭珍品库的厚重库门(仅虚掩)。宋梓轩好奇地推开了那扇门,被里面不同于外界的灯光和陈列吸引。
根据事后调取的库内高清监控显示,孩子不仅用未戴手套的手触摸了几件禁止触碰的玉器,更将他手中喝剩的、粘稠的混合果汁盒,随手放在了那幅展开平放、正处于无保护状态的油画旁。在他转身试图去够一个闪亮的瓷器时,胳膊带倒了果汁盒,深色的、含糖量极高的液体瞬间倾泻,迅速在古老的画布上蔓延开来,渗入纤维。
当工作人员返回时,惨剧已经发生。初步紧急处理和专业鉴定报告很快出来:油画颜料层受损,画布纤维被糖分侵蚀,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损和材质劣化,修复难度极大,即使修复成功,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也将遭受重创,初步估算直接损失(修复费+价值贬损)不低于六百万元。
更让郑总揪心的是,消息无法完全封锁。两位核心客户得知后,委婉但坚定地表示要重新评估在“雅集”的保管协议,潜在的业务流失和商誉损失难以估量。
郑总第一时间联系宋总,希望能协商解决。宋总起初态度诚恳,表示歉意,并愿意承担部分责任。然而,当郑总出示初步损失评估,提及高达数百万的赔偿时,宋总的妻子,也就是宋梓轩的母亲张女士,情绪激动地打断了谈话。
“郑总,您这是什么意思?梓轩他才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他懂什么?他就是好奇!你们那么大一个会所,安保是怎么做的?怎么能让一个孩子随便进到那种地方?这难道不是你们的管理漏洞吗?现在出了事,全怪到一个孩子头上,还要我们赔这么多?这跟敲诈有什么区别?!” 张女士的“他还是个孩子”理论,让原本还算克制的协商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宋总在一旁,脸色难看,但并未直接反驳妻子。
沟通不欢而散。郑总憋了一肚子火,通过吴天找到了余年。
“余律师,情况就是这样。”郑总揉着眉心,语气疲惫又愤怒,“画,肯定要赔,这是原则。但我更咽不下这口气!宋家这态度,分明是想混淆是非,把主要责任推到我们会所的管理疏忽上!如果我们认了,以后还怎么在圈子里立足?”
余年安静地听完整个经过,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面前的笔记本上,已经列出了几个关键点:
1. 监护人责任(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 会所管理责任(库门未锁闭)
3. 损害评估(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4. 对方核心诉求(降低赔偿额,规避主要责任)
5. 己方核心诉求(足额赔偿,挽回商誉)
“郑总,我理解您的心情。”余年开口,声音冷静,“从法律上讲,八岁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造成的损害,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基础。但同时,会所因管理疏忽(库门未锁)未能尽到充分的安保义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在判决时,会根据过错程度划分责任比例。这是对方可能抓住的突破口。”
他没有急于承诺,而是开始了第一步布局:“林晓,立刻做几件事:第一,固定所有证据,包括完整的监控录像、鉴定报告、与宋总夫妇的沟通记录(录音或文字)、客户表示担忧的邮件或信息。第二,检索近三年国内类似的高价值物品损害案例,特别是涉及未成年人、场所管理方有过错情形的判决书,分析责任划分比例和赔偿支持情况。第三,评估‘雅集’会所因此事可能产生的具体商誉损失,需要更量化的数据支持。”
“郑总,请您提供会所完整的安保制度、员工手册、以及近期的安保巡查记录。同时,尽可能收集能证明那幅油画实际价值和潜在升值空间的权威资料。”
部署完毕,余年看向郑总,眼神锐利:“宋总那边,暂时冷处理,不再主动联系。我们需要先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看清所有底牌。另外,”他顿了顿,“我需要了解宋总和他的迅科科技,目前最在意什么。”
郑总若有所思:“迅科……他们好像正在谈b轮融资,规模不小,宋总最近频繁接触投资机构,对公司形象和他个人的声誉应该非常看重。”
余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资本,往往是这些新兴科技公司最敏感的神经。
“明白了。郑总,请给我一点时间。这场仗,要打,就要打到对方的痛处,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坐下来,按照我们的规则谈。”
送走郑总,余年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夕阳的余晖将城市染成金色,却照不进他深邃的眼眸。
他知道,宋家绝非易与之辈,对方拥有财富、社会地位,也必然拥有自己的法律智囊。这场博弈,绝不会一帆风顺。对方一定会抓住会所的管理疏忽大做文章,试图减轻甚至转移主要责任。
“林晓,”他转过身,“对方很可能也会动手。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特别是任何可能指向‘雅集’会所管理不善、‘店大欺客’、‘借机敲诈’的言论苗头。”
“余老师,您觉得他们会主动把事情闹大?”林晓有些惊讶。
“未必会主动,但一定做好了反击的准备。”余年语气平淡,“我们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快,更准,更狠。把‘谁才是责任主要承担方’这个问题,牢牢钉死在法律和舆论的战场上。”
一场围绕天价油画、熊孩子与商界精英的较量,悄然拉开了序幕。余年磨砺已久的“毒刃”,即将迎来又一次试炼。而这一次,对手同样手握利刃,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