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花糕的清甜在灵枢山萦绕了三日,陆行川每日清晨的第一件事,仍是去石阵查看双灵酒的陈化。这几日阳光正好,晨露润透土层,凝醇叶的绿气已顺着瓮口的缝隙,在酒液中晕开细密的纹路,与共生芽的灵气缠成了半透明的丝络,酒瓮散出的醇香愈发厚重,不再是初时的清冽,多了层温润的回甘。
他蹲下身,指尖贴在陶瓮上,心印清晰地感应到酒液的流动——原本稍显躁动的灵气,此刻已完全沉淀下来,像山间的溪流般平缓,却在深处藏着绵长的温劲。“再过四日,灵气便能彻底凝实,到时候酒液会更醇厚,后劲也足。”老巫医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个竹制的量勺,“该准备分装的陶瓶了,青禾谷族人多,得备足三十个大瓶,再留些小瓶,给孩子们尝尝鲜。”
陆行川点头起身,目光扫过暖棚——灵蜂的新巢已筑得有海碗大小,淡黄色的蜂蜡泛着莹润的光,巢口不时有工蜂进出,衔着新采的花蜜,嗡嗡的鸣叫声温和而有节律,再不见往日驱蚀灵虫时的急促。共生芽的藤条已顺着暖棚的藤网爬了半架,新抽的嫩芽泛着淡绿的灵气,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到下方的灵田,竟让几株刚种下的灵谷冒出了新芽。
“陆哥哥,你看!”小阿木举着个竹编的小盒子跑过来,盒子里铺着柔软的灵草,放着十几颗圆润的灵心果干,“我把果干挑了一遍,捡最大最甜的装起来,到时候分给青禾谷的小朋友们。”他说着掀开盒子,灵心果干的甜香混着灵草的清味,飘得老远,几只灵蜂闻到气味,竟落在盒子边缘,好奇地嗅了嗅。
陆行川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接过盒子看了看:“再加点晒干的凝醇叶碎末,既能保鲜,又能让果干多些润气,孩子们吃了不腻。”小阿木立刻跑去取凝醇叶,阿渊则提着一捆新烧制的陶瓶走来,瓶身还带着泥土的气息,瓶口打磨得光滑圆润。“这些陶瓶都用灵脉泉洗过了,晾干后就能装酒。”阿渊将陶瓶码在石阵旁的石板上,“我还留了几个带盖的小瓶,能装些灵蜜,让青禾谷的族人带回去给老人孩子冲水喝。”
陆行川颔首,转身走向灵脉泉边的灵田。几日不见,之前移栽的共生芽已长出了粗壮的主藤,藤上结出了细小的花苞,泛着淡淡的金光。他弯腰摘下一片叶片,指尖抚过叶脉,能感觉到里面流动的灵气比灵枢山本土的灵植更鲜活。“青禾谷的灵植多喜温润,这共生芽的种苗带些过去,或许能在他们那里扎根。”他心里盘算着,找来竹篮,小心翼翼地挖起三株长势最好的共生芽,根部裹上湿润的灵土,避免灵气流失。
老巫医看在眼里,捋着胡须笑道:“你倒是细心,这共生芽是两族合力培育的,带去青禾谷,正好象征着两族的灵气相融。”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递给陆行川,“这里面是‘凝灵粉’,撒在种苗根部,能护住灵气不散,就算路上耽搁几日也无妨。”陆行川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包上绣的青禾纹,认出是青禾谷特有的针法——想来是上次老巫医与青禾谷长老交流时,对方所赠。
接下来的三日,灵枢山一派忙碌。阿渊负责将双灵酒过滤分装,他用灵草织的滤网细细筛了三遍,酒液变得愈发清透,里面的灵丝络清晰可见,倒在陶瓶中时,竟泛起细碎的金光,像盛了半瓶星辰。小阿木则忙着整理礼物,除了灵心果干,他还编了十几个小巧的灵草挂件,每个挂件上都缀着一片共生芽的嫩叶,灵气萦绕,看着十分讨喜。
陆行川则每日午后坐在石阵旁,一边照看酒瓮,一边打磨一块灵木。那是灵枢山特有的“温灵木”,质地温润,能涵养灵气,他打算做两个木盒,分别装双灵酒和共生芽种苗,木盒外侧刻上灵枢山的灵脉纹和青禾谷的禾苗纹,交错缠绕,寓意两族相连。刻到第三日傍晚,木盒终于完工,温灵木的纹理中渗着淡淡的灵气,与酒瓮的醇香、灵花的甜香缠在一起,格外舒心。
出发前一日,陆行川打开最大的一个酒瓮,舀出满满一勺酒。酒液入口,先是灵脉泉的甘润,接着是共生芽的清甜,最后是双灵交融的醇厚,咽下后,一股暖流从胸口蔓延至四肢百骸,灵气在经脉中缓缓流转,竟比寻常灵液更易吸收。“这酒已成了‘灵犀醇’,不仅味美,还能滋养经脉,对修行大有裨益。”老巫医尝了一口,眼中满是赞叹,“青禾谷的长老见了,定会欢喜。”
当晚,众人围坐在石阵旁,借着月光整理行装。陶瓶整齐地码在温灵木盒中,灵蜜装在小巧的瓷罐里,共生芽种苗裹着凝灵粉,被细心地放在铺了灵草的竹篮中,还有小阿木的灵草挂件和灵心果干,满满当当装了两大筐。灵鹿已喂饱了灵草,精神抖擞地站在一旁,不时用头蹭蹭小阿木的手心。
小阿木靠在陆行川身边,手里攥着一个灵草挂件,小声问:“陆哥哥,青禾谷的灵花田真的有好多会发光的花吗?”陆行川望着青禾谷的方向,夜色中,那里的灵脉与灵枢山的灵气遥遥呼应,像两颗跳动的星辰。“应该比你想象的还要好看。”他轻声说,“到了那里,你可以和禾苗一起采灵花,认灵植,还能尝尝青禾谷特有的灵米粥。”
小阿木眼睛亮了起来,用力点头:“我还要把灵草挂件送给青禾谷的小朋友,告诉他们灵枢山的灵蜂筑了新巢,下次他们来,就能喝到新酿的灵蜜了。”
晚风拂过,酒瓮的醇香混着灵草的清味飘向远方,暖棚里的灵蜂已停止了忙碌,新巢中传来细微的蜂鸣,像是在为即将远行的众人送别。陆行川抬手抚过石阵上的陶瓶,指尖感受到酒液中沉稳的灵气,心中忽然生出一股踏实的暖意——两族的情谊,就像这陈化的醇酒,经过时光的滋养,经过彼此的扶持,只会愈发醇厚,愈发绵长。
他知道,明日踏上前往青禾谷的路,不仅是送去酒与蜜,送去种苗与礼物,更是送去灵枢山的诚意与期盼。而这场春日的相聚,定会在两族的记忆中,留下最温暖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