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抓马的一天。
今天又是孩子没去学校的一天。我跟老师请假,老师都不搭理我了。嗨,总请假的人啊!
其实孩子原本是准备去上学的,奈何喝中药的时候吐了,后面状态就不怎么好。看他蔫蔫儿的,我只好给他请假。
请完假后,孩子自己在一边听课,我又开始研究孩子的名字。我把孩子的相关信息输入腾讯元宝,里面给出的意见挺有意思的。有的很贴切,有的又很搞笑。比如瀚霆,听起来像是汉庭酒店;瀚彬,听起来像旱冰,让人怎么都没法想到名字上去。泽谦倒是不错,既能补水,又能让孩子谦逊有礼。孩子更喜欢雨霖两个字,里面的雨和之前名字里的“宇“一个音。我则比较喜欢单名一个湛字,既能补水,叫起来也响亮,好记。湛云也不错,双重补水,效果更佳。
一开始,孩子完全不想改名字,觉得之前的名字挺好的。下午五点钟左右,才开始慢慢接受了要改名的事实。孩子平常喜欢研究《易经》,也看中医类书籍,知道自己八字缺水,而他的名字里不但没有水,还让原本就旺的金和土更旺了,使得他的气运就更加糟糕了,以至于自己总生病,再不改名,影响会更大。孩子也不希望身体状况一直这么糟糕下去,所以还是想改名的。只是一时半会儿有点不适应。其实我也是理解他的,但这不是小事,而且过不了多久应该就要为中考报名了,宜早不宜迟。当然了,这也跟我爱操心的毛病相关。遇到事情总想一下子解决了,不解决心里会着急。
改名之路估计有点漫长,不知道我们到时候会选怎样的一个名字。无论最终选择了什么名字,都希望我的孩子从此以后健康平安,学业顺利。最好能够改掉他的一些不太好的习惯,这个不敢强求,只能顺其自然。
今天状态其实并不好,凌晨四点就醒来了,所以白天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早上还是煮的面条吃,中午用剩下的面粉煮了鸡脑壳(面疙瘩的一种),量不太够,我问孩子要不要煮方便面。他说要。最终鸡脑壳大部分是我吃的,孩子吃了一袋方便面,一点鸡脑壳。还说这是最近几天吃得最香也最饱的一次。我就纳闷了,一袋方便面,就能吃得那么满意的?说白了,还是馋方便面那味儿。嗨,现在的孩子还真是,有营养的吃着没胃口,没营养的吃着嘎嘎香。前不久在老家,二哥也说侄儿成天不在家吃饭,做好了都不吃,宁愿点外卖,喝果汁,吃炸鸡啥的,看得他头疼。我虽然理解二哥,但也告诉他,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过苦,不可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了。我们也没办法用过去的要求来要求他们,时代在变化,我们除了顺应时代之外,又能怎样呢?!我们家孩子其实还算乖的,除了出去旅行才会在外面吃饭,平常基本都在家吃饭,空了还会自己炒几个菜啥的。只是技术不是很熟练,总希望我在一旁看着。
孩子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我时不时叫他出去走走,坐坐,顺便喝点水。有时候也会投喂他一点水果。他说他像极了小仓鼠,天天被我投喂。我说不拿给你你都不吃,我能咋办呢?是啊,我能咋办呢?
今天还给孩子做了下简单的按摩,他腿部特别酸痛。按、捏的时候呲牙咧嘴的,总让我轻一点。我说痛说明不通,不通就要把他捏通。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想要舒筋活血,就得把体内多余的乳酸排出去,不然身体一直都好不了。
晚上我们吃的西红柿炒鸡蛋,我打的鸡蛋,打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小块蛋壳进碗里,本来想着用筷子夹出来的。后面孩子过来和我说话,一打岔就忘了。打好鸡蛋后,孩子说他来搅拌。我就在旁边切西红柿,完了把锅放煤气灶上,倒入玉米油。等油温差不多了,我让孩子把鸡蛋液倒进锅里,他说还是我来。算了,他现在身体没恢复好,我来就我来吧。后面炒鸡蛋和西红柿是孩子自己完成的。虽然他还是习惯性地问我放多少盐,我让他自己看着办。我跑一边热中午没吃完的四季豆,顺便把电饭锅锅盖打开,这样等下吃饭的时候不至于太烫。
孩子炒好菜,端上桌后歇了几分钟我们才开始吃饭。热天我们都喜欢饭菜凉一会儿再吃。我们又开始聊名字的事,孩子边和我说,边给出了他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这顿饭吃得还算开心,虽然孩子放的盐稍微少了一点点,但不影响口感,吃起来还是不错的。吃完饭我去洗碗,孩子开始听课。好不容易精神状态好一点了,自然是要学习的。
孩子晚上明显开心了不少,还吹起了口哨,看样子,感冒快好了。真心希望他能早点好,这样不至于太影响学习,不然到时候欠下太多,补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的。现在初三了,学习一环扣一环,再不敢耽误了。
孩子学的新课《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是毕淑敏。我们之前从图书馆借过她的书回来看她的文字很有味道,文笔也很好,算是我们都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了。貌似也是我们第一次从课本上看到她的文章,挺好的。现在课本改版,过去我们学的很多内容都被删去了,增加了一些我们熟悉的作家写的文章,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孩子听课的时候,还跟我聊天,话包子就是这样的,逮到机会就要说上几句。是优点吗?好像也是缺点吧!孩子说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林,她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写她家周边的事物。我说这不正常吗?谁写文章不是写自己熟悉的一切呢?哦,对了,你不是。你每次写文章都喜欢先查资料,查着查着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