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一户人家略显杂乱的柴房里,靠墙摆放着一副旧扁担箩筐,它们像是被岁月尘封的老物件,承载着往昔乡村生活中辛勤劳作与收获的诸多回忆。
扁担由一根结实的硬木制成,表面因长期与肩膀和绳索接触,被磨得光滑发亮,呈现出深棕色。扁担的两端微微上翘,中间部分有几道深深的勒痕,那是绳索捆绑重物时留下的印记,诉说着曾经挑起的沉甸甸的重量。箩筐则是用竹篾精心编织而成,竹篾的颜色已变得灰暗,部分地方的竹篾有磨损和断裂,筐沿处也略显毛糙,但箩筐整体的形状依旧完好,曾经它可是装载各种物品的得力工具。
陆延走进柴房取柴时,目光落在了这副旧扁担箩筐上。他走上前,轻轻拿起扁担,感受到它熟悉的重量,又将箩筐提起,手指划过竹篾。“这旧扁担箩筐,以前跟着家里人没少干活,承载了好多生活的酸甜苦辣。”陆延的眼神中满是回忆,思绪瞬间回到了过去那些忙碌的日子。
小时候,每到秋收时节,陆延总会跟着父母挑着扁担箩筐去田间收获庄稼。父母熟练地将收割好的稻谷、玉米等农作物一捆捆地装进箩筐,然后把扁担稳稳地放在肩膀上,挑起沉重的担子往家走。陆延则在一旁帮忙拿些小农具,看着父母步伐稳健却又略显吃力地走着,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心疼和敬佩。
除了收获庄稼,扁担箩筐在其他时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里需要搬运柴火时,陆延会和父亲一起,用箩筐装满柴火,再用扁担挑回家。那一根根柴火,承载着冬日里的温暖与希望。
在农闲时节,村里的孩子们还会用扁担箩筐玩游戏。大家模仿着大人劳作的样子,挑着箩筐在村子里穿梭,虽然担子很轻,但孩子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充满了欢声笑语。
陆延还记得,有一次村里举办挑担比赛,看谁能挑着重物在规定的距离内走得又快又稳。陆延的父亲挑着装满石块的箩筐,凭借着多年挑担的经验和强壮的体魄,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比赛。那一刻,父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而这副扁担箩筐也仿佛成为了荣耀的象征。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的运输工具逐渐普及,扁担箩筐的使用越来越少,它们被搁置在了柴房里。但每当陆延看到它们,那些充满汗水与欢乐的场景就会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
“这旧扁担箩筐,见证了家里的辛勤劳作,也见证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陆延感慨地说道。这时,你也走进柴房,点头说道:“是啊,它们承载着乡村生活的记忆,是我们对过去艰苦而又充实时光的怀念。”
陆延和你商量着如何让这旧扁担箩筐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价值。或许可以将它们清理干净,把扁担挂在墙上作为装饰,箩筐则放在旁边,里面种上一些绿植,为柴房增添一份生机;或许可以把它们捐赠给村子的民俗博物馆,配上关于扁担箩筐在乡村生活中的作用介绍和相关老照片,让后人了解过去乡村的劳作方式。柴房里,透过缝隙洒下的阳光照在旧扁担箩筐上,它们在陆延和你的注视下,仿佛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将继续在岁月中见证乡村的变迁,传承那份勤劳坚韧的乡村精神与生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