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谷仓的一侧,倚靠着一件旧扬场掀,它像是一位被遗忘的老伙计,静静守着谷仓,承载着往昔丰收时节的热闹与忙碌。扬场掀整体由木质的柄和宽大的铁制掀面组成。木柄因长期握持,表面光滑油亮,呈现出深褐色,靠近掀面的部分有几道深深的勒痕,那是绳索捆绑时留下的印记。铁制掀面锈迹斑驳,边缘处有些许磨损,不再如往昔那般锋利,但依然保留着曾经的形状,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陆延踱步到谷仓附近,一眼便瞧见了这件旧扬场掀。他走上前,弯腰将其拾起,握住木柄,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旧扬场掀,以前在丰收时可是大显身手,承载了多少收获的喜悦呀。”陆延的眼神中满是怀念,思绪瞬间飘回到那些充满稻香的日子。
每到秋收,稻谷收割后被运到打谷场上。人们把稻谷摊开晾晒,待稻谷干燥后,便是扬场的时刻。陆延的父亲会熟练地拿起扬场掀,铲起满满一掀稻谷,高高扬起。在风力的作用下,谷粒纷纷落下,而秕谷、糠皮则被风吹到一旁。陆延和小伙伴们在一旁帮忙,看着金黄色的谷粒如雨点般落下,心中满是对丰收的喜悦。
扬场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技巧。父亲扬起的稻谷角度、高度恰到好处,才能让谷粒与杂质完美分离。陆延也曾试着拿起扬场掀扬谷,但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和角度,谷粒和杂质混在一起,引得大人们一阵欢笑。父亲便会耐心地教他,告诉他如何感受风向,如何用力才能让扬场的效果更好。
陆延还记得,有一年丰收,村里的人都聚在打谷场上扬场。大家相互帮忙,相互比赛,看谁扬得又快又好。那一天,打谷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旧羊场掀在大家手中传递,见证着丰收的喜悦和邻里间的团结。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谷物清理设备逐渐普及,扬场掀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被搁置在谷仓边。但每当陆延看到它,那些丰收的热闹场景就会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放映。
“这旧羊场掀,见证了村子里的丰收盛景,也见证了村民们的勤劳与协作。”陆延感慨地说道。这时,你也走了过来,点头说道:“是啊,它承载着乡村丰收的记忆,是乡村生活变迁的见证者。”
陆延和你商量着如何让这旧扬场掀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价值。或许可以将它清理干净,放在村子的农耕文化展示区,配上关于扬场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向后人展示传统的丰收场景;或许可以对它进行创意改造,比如将掀面制作成一件独特的装饰品,挂在村子的文化墙上,让它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谷仓边,微风轻轻拂过,旧扬场掀在陆延和你的注视下,仿佛又有了新的生机,它将继续在岁月中见证乡村的变迁,传承那份独特的乡村丰收文化与邻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