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组的车驶离柳泉镇时,暮色已漫过田埂。秦宇轩翻看着手中的牛皮纸信封,里面的村民签字表墨迹虽淡,却字字透着扎实——每一页都按满了红手印,边角处还留着当年雨季洇湿的浅痕。
“小罗这孩子,做事是真细致。”老杨瞥了眼信封,感慨道,“李大爷拉着你说那通掏心窝子的话,可比多少汇报都管用。”
秦宇轩没接话,指尖在考察本上“罗竟尧”那栏写了句“实绩突出,群众基础扎实”,又划掉“扎实”,改成“深厚”。车窗外,路灯次第亮起,他忽然想起田主任上午僵在半空的手,还有王副省长那句“别漏掉优秀人才”,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回到市区已是晚上八点,秦宇轩没回家,径直去了办公室。刚把考察材料摊在桌上,张磊就抱着一摞文件敲门进来:“陈默那边有点动静,他托人找了党政办的老吴,想让老吴在考察反馈里‘提两句好话’,被老吴回绝了。”
“意料之中。”秦宇轩拿起陈默的企业考核表,红笔圈出的“通报批评”格外扎眼,“明天开会前,把这份考核表复印给林书记和纪检组李组长,重点标红违规审批的细节。”
张磊点头应下,刚走到门口又转身:“对了,田主任下午来综合科问了三次考察进度,话里话外都是‘陈默年轻,难免有小失误’,听得我心里发毛。”
秦宇轩揉了揉眉心:“不用管他,按实际情况写报告。记住,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得经得起查。”
次日一早,考察组汇报会在小会议室召开。林致远坐在主位,李组长和组织部的两位副部长分坐两侧,秦宇轩刚把报告递上去,田主任就推门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个保温杯,笑着说:“正好赶上,我也听听考察情况,毕竟陈默之前在发改委挂过职,也算半个自己人。”
林致远抬了抬眼,没说什么,示意秦宇轩开始汇报。
秦宇轩翻开报告,先念了罗竟尧的考察情况:“经实地核实,罗竟尧在清河脱贫数据统计期间,逐户核查收入,留存底稿完整,村民签字画押可追溯。曾为核实养鸡户收入连续三天蹲点鸡舍,为村民争取补贴跑遍县农业局,群众评价极高……”
“等等。”田主任突然打断,“这些都是日常工作,算不得突出吧?年轻人踏实是好事,但干部选拔更要看综合素质,比如学历、创新能力——陈默可是名牌大学硕士,在企业做过项目负责人,这优势不该忽略。”
“田主任,考察标准里‘基层实绩’占比40%,‘群众评价’占比20%,这两项罗竟尧都是满分。”秦宇轩拿出评分表,“至于创新能力,他在乡镇推行的‘台账电子化’,把脱贫数据录入系统,方便后续核查,这算不算创新?”
田主任脸色微变,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电子化是小改进,算不上大创新。陈默在企业主导过千万级项目,那才是真刀真枪的能力。”
“可他为了赶进度跳过合规审查,被通报批评过。”李组长突然开口,把复印的考核表推到桌上,“违规操作可不是小问题,干部选拔首先要讲纪律。”
田主任的手顿在杯沿,随即笑道:“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陈默已经整改了。再说,年轻人难免犯错,关键是知错能改。”
“知错能改是好事,但基层工作容不得‘难免犯错’。”林致远放下报告,目光扫过众人,“罗竟尧核数据时,为了五千块的预算误差,拿着图纸算三天,这种较真劲,正是基层需要的。脱贫数据是民生根本,差一分都不行。”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秦宇轩心里一松,知道林书记这是亮明了态度。
田主任还想再说什么,林致远却抬手打断:“考察组按规矩查,报告写得很详实。赵省长昨天还问过,强调‘选拔要凭实绩,不能搞人情照顾’。”他拿起笔,在报告上签了字,“就按这个结论来,罗竟尧综合评分第一,拟纳入重点培养名单,陈默因存在违规记录,暂缓提拔,继续考察。”
田主任脸色沉了下来,捏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却终究没再反驳——赵省长的话,他不敢不听。
散会后,秦宇轩刚走出会议室,就被李组长叫住:“林书记刚才跟我说,王副省长上午还打电话问过陈默的情况,林书记直接把考察报告念了一段,王副省长没再说话。”
秦宇轩愣了愣,随即笑道:“还是林书记有魄力。”
“不是魄力,是规矩。”李组长拍了拍他的肩,“你这报告写得扎实,没给人留话柄。对了,罗竟尧那边,你得去说一声,让他安心工作,别有心理负担。”
秦宇轩点头应下,回到办公室就给罗竟尧打了电话。听筒里传来青年沉稳的声音:“秦秘书,是不是有结果了?”
“嗯,考察通过了,拟纳入重点培养名单,后续会公示。”秦宇轩顿了顿,补充道,“之前的举报信已经核实过,是不实举报,你不用放在心上。”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声轻舒的气:“谢谢秦秘书,也谢谢考察组的同志。我这边还在整理春耕的帮扶方案,就不耽误您时间了。”
挂了电话,秦宇轩看着窗外的阳光,忽然觉得心里敞亮了许多。他拿起笔,在考察报告的末尾添了一句:“选拔之路纵有杂音,然实绩为尺,民心为秤,终能辨清方向。”
1988年1月26日下午,公示名单贴在了办公楼一楼的公告栏前。罗竟尧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旁边附着简要的考察评语。不少人围在公告栏前议论,田主任路过时瞥了一眼,脸色难看地走了,而张磊则悄悄给秦宇轩发了条消息:“干得漂亮!”
秦宇轩看着消息,笑了笑。他拿起桌上的牛皮纸信封,里面的村民签字表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那是基层干部最朴素的勋章,也是这场立场抉择中,最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