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秘书长张文广的办公桌上,压着一份观察记录。纸上五个人名划掉两个,仅剩的“秦宇轩”“李伟”“赵鹏”旁,写满了考察细节。
两个月前,为新来的省委书记物色秘书的任务,落在了张文广肩上。推荐函堆成小山,他筛选出五名候选人,全是各单位骨干。
新来的书记从江浙省调来,曾任该省副书记,刚满五十五岁,做事雷厉风行。上任后连开三次专题会,次次要求拿实招,对秘书的要求极高。
为公平考察、顶住推荐压力,张文广和秘书处处长张启明商量,把五人都调到综合处,在同一平台比能力。
20天前,经田主任多次推荐,张文广协调,秦宇轩从西北交大调入综合处,直接进入考察名单。
张文广从不当面考察,只借巡查、审批文件、开处务会的机会,默默观察。他给每人建了专属记录,细节、态度都不放过。
有人只会抄材料,有人缺乏主动性。几次考察后,两名候选人因表现平平被淘汰,综合处留下秦宇轩、李伟、赵鹏三人。
三人中,李伟性子急,遇事先争执;赵鹏爱耍小聪明,常隐瞒疏漏。唯独秦宇轩,让张文广越看越满意。
审批《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时,秦宇轩的批注戳中要害:补充融资数据、对比江浙政策、明确帮扶责任。张文广当即用红笔圈注。
周明远甩来急件刁难,秦宇轩冷静协调、及时送达,事后不抱怨;赵鹏藏起会议纪要,他悄悄补救、做好备份,沉稳又靠谱。
张文广还调看了秦宇轩的改革文章。《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里,有理论、有江浙与西北案例对比,还有实地调研数据,接地气又有视野。
随着观察深入,张文广认定秦宇轩更合适。相较于李伟的急躁、赵鹏的投机,他的沉稳、务实,更符合秘书岗位要求。
这段时间,张文广每次汇报工作,都会提秦宇轩的表现。书记虽没表态,却记在了心里。
9月30日,张文广拿着记录进了书记办公室:“从五人筛到三人,秦宇轩最合适。遇事果断、抓点准,懂经济、不空谈,能跟上您的节奏。”
书记翻着记录,指尖在关键处停顿:“我刚到任,需要能扛事的人。你考察得细,让他先试试。”
“试一个月?”张文广问。
“可以。”书记点头,“让他熟悉习惯,看看磨合情况。”
张文广应下,转身拨通张启明电话:“来我办公室,有重要工作。”
张启明五分钟赶到。张文广直言:“定了秦宇轩,到书记身边试用一个月。你找他深谈,讲清要求纪律,明天到岗。”
张启明了然点头:“没问题,我立刻落实。”
回到办公区,张启明拨通内线:“秦宇轩,来我办公室一趟。”
电话那头,秦宇轩刚整理好文件,立刻应道:“马上到。”
他放下电话,轻敲桌面。从校园到机关,从考察到试用,踏实付出有了回响。整理好衣襟,他快步朝处长办公室走去。
他清楚,这只是开始。唯有踏实做事,才能接住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