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AN 紧急救援特辑”的录制在一片劫后余生般的兴奋与赞誉中圆满落幕。嘉宾和工作人员互道辛苦时,脸上都带着一种共同经历风雨后特有的振奋与亲密。然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喧嚣散尽后的周一上午,那场例行却又非比寻常的节目策划会上。
以往,这类核心策划会通常在SbS放送中心艺能局的一间小会议室举行,参与人员仅限于主pd金成洙、主作家、刘在石、姜虎东等极少数核心主创。金贤宇作为固定嘉宾,通常是在流程大致确定后,才会被单独沟通细节。但今天,当金贤宇按照惯例准备先去待机室时,却被金pd的助理直接请到了那间象征着节目核心决策层的小会议室门口。
“贤宇xi,pd nim请您直接参加会议。” 助理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恭敬,甚至为他拉开了会议室的门。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金pd有抽烟思考的习惯),金成洙、朴作家、刘在石、姜虎东已经就座。看到金贤宇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没有惊讶,只有一种理所当然的等待。刘在石微笑着指了指自己身边空着的一个座位——那个位置,以往通常是留给副pd或核心编剧的。
“贤宇啊,来,坐这里。” 金成洙pd从烟灰缸上抬起目光,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以后的策划会,你都参加。”
一句话,轻描淡写,却如同一声惊雷,在无声中宣告了金贤宇在《x-mAN》团队中地位的彻底改变。这不再是征询意见,而是正式邀请他进入决策核心。
会议开始,议题是总结上期特辑并规划下期内容。金成洙pd首先发言,他并没有过多重复上期的成功,而是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在座各位:“上周末的情况,大家都经历了。可以说,没有贤宇,” 他直接用了更亲近的“贤宇”而非“贤宇xi”,“我们很可能要面临一次重大的放送事故。但结果,我们不仅平稳着陆,还创造了一个经典特辑。”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语气变得无比郑重:“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我们节目的成功,不能只依赖于固定的模式和mc的临场发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创意引擎和危机应对能力。所以,我正式提议,并已获得局里批准,从本期开始,金贤宇xi将正式担任《x-mAN》节目的创意顾问。”
创意顾问!这个头衔在综艺制作中并不罕见,但其背后赋予的权力却天差地别。金成洙接下来的话,明确了这份权力的含金量:
“贤宇作为创意顾问,将全面参与节目前期策划、环节设计、嘉宾人选建议,以及录制过程中的紧急预案制定。他对环节内容、游戏规则、甚至剪辑方向,拥有一票建议权。在座各位,包括我在内,对于贤宇提出的专业性建议,必须给予最高程度的重视和讨论。”
一票建议权!这意味着,金贤宇的意见,将从过去的“值得参考”升级为“必须严肃讨论并优先考虑”的级别。他从一个需要努力证明自己价值的“嘉宾”,一跃成为了能够影响节目走向的“决策层”之一。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刘在石率先鼓起掌,脸上是真诚的欣慰和赞赏:“完全赞同!贤宇的能力和眼光,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姜虎东也洪亮地附和:“早就该这样了!有贤宇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朴作家等工作人员也纷纷点头,看向金贤宇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对真正“同行”与“权威”的信服。
金成洙pd看向金贤宇:“贤宇,这个担子不轻,以后要辛苦你了。有什么想法,现在就可以开始谈了。”
压力与权力同时给到。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金贤宇身上,想看看这位新晋“创意顾问”首次行使职权,会提出怎样的方案。
金贤宇面色平静,既没有因突如其来的重用而受宠若惊,也没有志得意满。他仿佛早已准备好迎接这一刻。他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是他基于“预见”和现实观察整理的思路),沉稳开口:
“谢谢pd nim和在石前辈、虎东前辈的信任。关于下期节目,我初步有几个想法,抛砖引玉。”
他没有急于抛出石破天惊的创意,而是展现了一种更具全局观的思路:“首先,基于‘救援特辑’的成功,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一套‘环节模块化应急机制’。即预先设计好几套不依赖特定嘉宾、趣味性强、可快速搭建的备用环节模板(如‘即兴情景剧’的多种变体),并准备好相应的道具清单。一旦再遇突发状况,可以像拼积木一样快速组合上线,将风险转化为特色。”
这番话一出,金pd和朴作家眼中精光一闪。这不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是提升整个团队系统化抗风险能力的战略建议!其专业性和前瞻性,远超普通嘉宾甚至普通编剧的视野。
“其次,关于下周主题。我们可以尝试 ‘职业互换特辑’ 。” 金贤宇继续道,“让嘉宾们体验彼此或mc的‘职业’。例如,让在石前辈和虎东前辈短暂互换主持角色,让偶像嘉宾尝试编剧,让演员嘉宾挑战VJ拍摄。核心看点是‘打破舒适圈’带来的反差感和真实反应,这能挖掘出嘉宾们隐藏的魅力和全新的化学反应。”
这个点子巧妙地将节目核心mc的特色与嘉宾的多样性结合,既有戏剧冲突,又保证了节目的根基不变,风险可控,趣味性十足。
“最后,是关于‘当然了’环节的微调建议。” 金贤宇看向刘在石和姜虎东,“可以考虑引入‘场外求助’或‘限定词’等轻度规则变量,增加对抗的不可预测性和策略性,防止模式固化。”
他的发言条理清晰,既有战略层面的规划,又有具体环节的创新,还有对核心品牌的优化,展现的是全面而系统的策划能力,而非灵光一现的点子。这完全是一个成熟制片人的思维模式。
会议接下来的时间,几乎完全围绕着金贤宇提出的这几个框架展开深入讨论。金贤宇不再是单纯的建议者,而是深度参与论证、修改和细化方案。他的意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潜在问题或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其老练程度让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年龄和“新人”身份。
会议结束后,金pd特意让金贤宇留了一下。他递给金贤宇一支烟,金贤宇摆手婉拒。金pd自己点上,深吸一口,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得可怕的年轻人,语气复杂地说:“贤宇啊,说实话,你有时候冷静得让我觉得……你好像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并且准备好了答案。”
金贤宇迎着他的目光,微微一笑,回答得模棱两可却又无比真诚:“pd nim,我只是习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多想几步而已。节目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金pd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x-mAN》的未来,需要你。合作条款和顾问费用,我会让经纪部门尽快和你对接。”
走出会议室,金贤宇感受到周围工作人员投来的目光已然不同。那是一种对“决策者”的尊重与敬畏。他不再只是“有才气的嘉宾金贤宇”,而是“创意顾问金贤宇”,是能影响他们工作内容和节目走向的核心人物之一。
权力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意味着更重的担子。但金贤宇的脚步依旧沉稳。他成功地从一个凭借创意和急智站稳脚跟的参与者,晋升为掌握部分规则制定权的“玩家”。这为他未来更庞大的计划,赢得了至关重要的内部支点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