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三十分,SbS放送中心大厅已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行色匆匆,拿着文件、道具的人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录制日特有的紧张与活力。金贤宇站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大厅中,身形挺拔,与周遭的忙碌显得有些疏离,却又奇异地融入其中——他目标明确,眼神沉静,仿佛自带一种无形的秩序感。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径直走向了艺能局楼层的前台。负责接待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正低头整理着日程表。
“您好,打扰一下。” 金贤宇的声音平和而清晰,瞬间吸引了对方的注意。
女工作人员抬起头,看到金贤宇的瞬间,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眼前的年轻男子气质独特,不像普通的访客,也不像她日常接触的艺人或经纪人,那是一种混合了硬朗与沉稳的感觉。“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她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问道。
“我想拜访《x-mAN》节目组的责任pd,金钟国(此处为虚构的pd名,以避免与歌手金钟国混淆)pd。是关于节目内容创意方面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当面沟通。” 金贤宇直接说明了来意,语气不卑不亢,没有试探,没有犹豫,仿佛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女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每天想来给节目组提“创意”的人不少,但大多会被委婉拒之门外。她习惯性地露出抱歉的笑容:“很抱歉,金pd现在正在开会,而且没有预约的话……”
“我明白。” 金贤宇打断了她,但态度依旧礼貌,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请麻烦您转告金pd或者他的助理,就说是关于‘当然了’环节的‘终极进化方案’,或许能解决目前节目中期张力不足的问题。我只需要五分钟。”
他的话语精准地点中了节目组当前可能存在的痛点,并且提出了一个具体而诱人的概念——“当然了”环节的终极进化方案。女工作人员脸上的公式化笑容收敛了些,她仔细打量了一下金贤宇,对方眼神中的笃定和自信,不像是在信口开河。在电视台工作,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种直觉告诉她,这个人或许不太一样。
“请您稍等片刻。” 女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了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低声沟通起来。金贤宇耐心地站在原地,目光平静地扫过大厅墙壁上悬挂的各类节目宣传海报,其中就有《x-mAN》团队略显夸张的集体照。
过了一会儿,女工作人员放下电话,表情带着一丝为难:“抱歉,金pd的助理说pd今天的日程非常满,暂时无法接待未预约的访客。如果您有具体的方案,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和个人简介,他们会评估后……”
这个结果,在金贤宇的预料之中。一个大型电视台当红节目的主pd,岂是那么容易见到的。他并没有流露出丝毫失望,反而轻轻点了点头,仿佛这只是计划中的一步。他脑中迅速切换了方案。
“那么,” 他再次开口,语气依旧平稳,“能否麻烦您,帮我接通刘在石先生的待机室电话?或者麻烦转告他的经纪人,就说三年前在军营里有过一面之缘的金贤宇,关于节目有个紧急的想法,希望占用他两分钟时间。”
这是他计划中的b方案,也是更具冒险性的一步。直接联系刘在石!利用的是军队服役时可能存在的、极其微弱的“一面之缘”(或许某次劳军演出?金贤宇脑中有着模糊的记忆碎片,但足以构成一个合理的借口),以及刘在石在圈内出了名的提携后辈、为人亲和的好名声。这是一招险棋,若对方毫无印象或觉得唐突,很可能被直接无视。但也是一招奇兵,若能接通,效率最高。
女工作人员这次真的惊讶了。直接找刘在石?这个年轻人到底什么来头?她看着金贤宇坦然的目光,犹豫再三,或许是“军营一面之缘”的说法增加了一丝可信度,或许是金贤宇那种不容置疑的气场让她觉得应该通报一声,她再次拿起了电话。
这一次的通话时间稍长一些。女工作人员低声复述着金贤宇的话,不时地点头。金贤宇站在一旁,表面平静,内心却在快速推演各种可能性和应对策略。
终于,女工作人员放下了电话,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带着几分好奇和一丝恭敬:“金贤宇先生是吗?刘在石先生现在正在为录制做准备,他的经纪人先生说,可以给您五分钟时间,请您现在去三楼的第三待机室。”
成功了!
金贤宇心中一定,但脸上只是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微微躬身:“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动作流畅自然,既表达了谢意,又不失分寸。
在女工作人员指引的方向,金贤宇迈步走向电梯间。他的心跳平稳,步伐坚定。这关键的五分钟,将是他重返战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他不仅要说服刘在石,更要通过刘在石,将他的创意直达节目组的核心。
走到第三待机室门口,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领褶皱,然后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传来一个温和而熟悉的声音。
金贤宇推门而入。待机室不算大,化妆镜前坐着正在简单上妆的刘在石,旁边站着一位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男子,应该是他的经纪人。刘在石从镜子里看到走进来的金贤宇,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但很快被礼貌的笑容取代。他显然对“金贤宇”这个名字和这张脸只有非常模糊的印象,甚至可能完全没有。
“在石前辈,您好,打扰了。我是金贤宇。” 金贤宇进门后,先行了一个标准的后辈礼,态度恭敬却毫不怯场。
“啊,你好。” 刘在石转过身,友善地笑了笑,眼神中的探寻多于熟悉,“听说你在军营……我们见过?”
金贤宇坦然应对,语气真诚而不刻意套近乎:“是的,前辈,两年前在江原道的劳军演出上,有幸远远见过前辈的舞台,深受鼓舞。” 他巧妙地将“一面之缘”定义为粉丝对偶像的仰望,化解了对方可能因记忆模糊而产生的尴尬,也点明了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博取好感。
接着,他不等对方继续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时间宝贵:“冒昧打扰前辈,是因为我对《x-mAN》节目有一个具体的环节改进想法,认为或许能对节目目前的节奏有所帮助。听说前辈正在准备录制,就冒昧前来,希望能将这份不成熟的想法转呈给节目组。”
他的表达极其简洁、高效。没有冗长的自我介绍(那只会暴露他“过气偶像”的尴尬),没有吹嘘自己的创意有多伟大,而是站在为节目考虑的角度,语气诚恳,目标明确。
刘在石镜片后的眼睛眨了眨,闪过一丝兴趣。他见过太多想靠关系递点子的人,但像眼前这位如此直接、冷静,并且懂得利用最短时间表达核心意图的,还真不多见。尤其是对方身上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眼神中透露出的自信,让他觉得不妨一听。
“哦?关于‘当然了’环节的改进?” 刘在石来了兴趣,他作为主mc,自然最清楚环节的疲态,“说说看?”
金贤宇知道,第一步,他已经成功了。这宝贵的五分钟,将是他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他微微一笑,开始用最精炼的语言,描绘那个即将改变韩国综艺史的“终极”当然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