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沈砚刚迈进六扇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见外面一阵嘈杂声。紧接着,一个小捕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林捕头,不好啦!六扇门的牌匾被人砸碎啦!”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冲了出去。到门口一看,六扇门那原本威风凛凛的牌匾已经碎成了好几块,掉在地上。周围的百姓们围在一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六扇门以前多威风啊,现在咋成这样了。”
“就是,这新律法也不知道能不能建起来。”
我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又气又急。这牌匾被砸,分明就是那些旧势力在向我们示威,他们不想让我们重建公正的律法体系。
沈砚走到我身边,低声说:“林晚秋,别慌,咱们不能被他们吓倒。”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然后大声对周围的百姓说:“大家放心,这六扇门虽然牌匾碎了,但我们重建律法的决心不会碎!我林晚秋今天就在这儿立下誓言,一定要亲手重建一个公正的律法体系!”
说完,我转身回到屋里,翻出那对完整的鸳鸯玉佩和我的刀穗。这鸳鸯玉佩是我和沈砚在一次查案中得到的,象征着我们的信念和决心;刀穗则是我多年来办案的伙伴,见证了无数的正义与邪恶。
我拿着它们走到六扇门门口,对沈砚说:“沈砚,咱们一起重建律法,让那些旧势力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沈砚坚定地看着我,“好,听你的。”
从那天起,我和沈砚开始筹建新的“青天衙门”。我们四处奔走,寻找合适的场地,招募志同道合的人。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朝廷内部有很多人反对我们重建律法,他们觉得我们这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林晚秋,你们这是瞎折腾,律法岂是你们说改就能改的?”一个朝廷官员阴阳怪气地说。
我毫不畏惧地看着他,“律法本来就是为了公正而设,现在旧律法已经崩溃,我们为什么不能重建一个更好的?”
那官员冷笑一声,“哼,就凭你们?别做梦了。”
除了朝廷内部的反对,百姓们对我们的新律法也充满了质疑。
“这新律法能行吗?别到时候又和以前一样。”
“就是,别拿我们老百姓当试验品。”
面对这些质疑,我心里虽然有些难受,但我知道,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我们的决心和能力。
“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建立一个公正的律法体系,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我不断地向百姓们解释着。
在筹建“青天衙门”的过程中,我和沈砚还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钱,我们就无法购买办公用品,也无法给招募来的人发工钱。
“林晚秋,这可咋办?没钱这衙门可建不起来啊。”沈砚皱着眉头说。
我想了想,说:“咱们可以去向一些富商求助,只要我们向他们说明重建律法的意义,说不定他们会支持我们。”
于是,我和沈砚又开始四处拜访富商。但大多数富商都对我们持观望态度,不愿意轻易拿出钱来。
“林捕头,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只是这重建律法风险太大,我们可不敢冒险。”一个富商委婉地拒绝了我们。
我和沈砚并没有气馁,我们继续寻找愿意支持我们的富商。终于,有一个姓李的富商被我们的决心和信念所打动,他决定资助我们重建“青天衙门”。
“林捕头,我相信你们的为人,也相信你们能重建一个公正的律法体系。这钱我出了。”李富商慷慨地说。
我和沈砚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太感谢您了,李老板。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有了资金的支持,“青天衙门”的筹建工作终于顺利开展起来。我们在城里找了一处宽敞的场地,开始修建衙门。同时,我们还招募了一批有正义感、有能力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在修建衙门的过程中,我和沈砚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确保衙门的质量。我们还特意在衙门的大堂上刻上了自己和沈砚的名字,以示我们的决心。
“沈砚,咱们把这名字刻在这儿,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重建律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我说。
沈砚点点头,“对,我们要让这个‘青天衙门’成为公正的象征。”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青天衙门”终于建成了。看着崭新的衙门,我和沈砚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重建律法的道路还很长。
就在我们准备正式开衙办案的时候,朝廷传来了消息,要对科举舞弊案进行重审。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因为科举制度的改革是我们重建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在这次重审中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那将对我们的新律法体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重审科举舞弊案面临着来自朝廷内部的巨大压力和阻力。很多官员都害怕改革会触动他们的利益,所以纷纷反对。
“这科举制度沿用了这么多年,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就是,改革只会带来混乱,还是维持现状好。”
我和沈砚知道,要想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就必须以平民和无名杀手的身份出庭作证,提供有力的证据。
“沈砚,这次咱们一定要成功,不能让那些旧势力得逞。”我对沈砚说。
沈砚握紧了拳头,“好,咱们拼了。”
重审的那天,我和沈砚早早地来到了法庭。法庭上坐满了朝廷官员和各方代表,气氛十分紧张。
法官坐在高台上,严肃地说:“现在开始审理科举舞弊案,请各方证人出庭作证。”
我第一个走上法庭,站在证人席上,大声说:“我林晚秋以平民的身份作证,科举舞弊案确实存在,很多有才华的考生因为没钱贿赂考官而被淘汰,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考生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功名。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必须改革。”
我的话音刚落,法庭上就引起了一阵骚动。一些官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她一个平民,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
“就是,别听她胡说八道。”
我毫不畏惧地看着他们,“我说的都是事实,我有证据可以证明。”
说着,我拿出了之前收集到的账本副本、考生的证词等证据,递给了法官。
法官接过证据,仔细地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这些证据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接着,沈砚也走上法庭,以无名杀手的身份作证。他讲述了自己曾经受雇于赵无极等人,帮助他们打击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考生的经历。
“我曾经以为我只是在完成任务,但后来我才明白,我的行为是在助纣为虐,破坏了科举的公正。我希望法官能判出改革科举制度,让那些有才华的考生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沈砚诚恳地说。
法官听了沈砚的证词,陷入了沉思。这时,朝廷内部的一些反对改革的官员开始站起来反驳我们。
“你们这两个人的证词不能作为改革的依据,这完全是你们的一面之词。”
“就是,改革科举制度不是小事,不能因为你们两个人的话就轻易决定。”
我看着这些反对的官员,心中充满了愤怒,“你们这些旧势力,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本不考虑考生的前途和国家的未来。今天,我们必须推动科举制度的改革,让科举重新变得公正。”
法庭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双方争论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站了起来。
“大家都安静一下,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非常重视科举的公正性。经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认为改革科举制度是必要的。从今天起,科举将采用‘盲卷’制度,考生姓名密封,由皇帝亲阅,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钦差大臣大声宣布道。
法庭上先是一片寂静,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那些反对改革的官员们也都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我和沈砚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喜悦。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科举制度终于迎来了改革。
走出法庭,我和沈砚并肩走在街上。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
“沈砚,咱们做到了,我们推动了科举制度的改革。”我兴奋地说。
沈砚微笑着说:“对,这只是我们重建律法体系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我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脚下的路,正通向一个没有密室、没有棋局的新世界,那是我们共同创造的公正未来。”
沈砚点点头,“对,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公正的未来而努力。”
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我们知道,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去重建一个更加公正、更加美好的律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