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干眼泪,站起来,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木盒。总捕头走上前,看着我手里的木盒,轻声说:“晚秋,你二伯的案子能平反,多亏了你这些年的坚持。”
我点头:“只是现在还有件事,需要总捕头您帮忙。”
“你说。”
“我想让朝廷重启对我二伯冤案的全面调查,不仅要惩治那些已认罪的官员,还要查清当年所有参与诬陷的人,不能让任何一个坏人漏网。”
总捕头皱了皱眉,转身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卷案卷,正是我二伯当年的案子记录。
“晚秋,不是我不肯帮你。”
他翻开案卷,指着上面的签名:“你二伯当年的案子,是户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一起审定的,这两个人现在还在朝中任职,权势极大。”
“沈万山的信虽然是亲笔,但他已经死了,没有其他证人,朝廷未必会信。”
我赶紧从木盒里拿出书信:“总捕头,这封信里写得很清楚,沈万山知道我二伯是被冤枉的,还提到了周虎和贪官勾结的细节,这不是假的!”
总捕头摇了摇头,把案卷放在桌上:“就算信是真的,贸然翻案也可能得罪人。六扇门是办案机构,不是跟朝廷重臣作对的地方,担不起这个风险。”
我心里一沉,上前一步:“总捕头,难道就因为怕得罪人,就不管我二伯的冤屈了吗?就不管那些贪官继续作恶吗?”
“我不是不管。”
总捕头叹了口气:“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大,我得考虑六扇门的处境。要是朝廷怪罪下来,不仅我会被罢官,连整个六扇门的兄弟都可能受牵连。”
“可我二伯当年是被冤枉的!他一生正直,却落得个斩首示众的下场,我不能让他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
我攥紧木盒,声音忍不住提高,“现在有沈万山的亲笔信,还有周虎的证词,这些都是证据,为什么不能上报朝廷?”
总捕头沉默了片刻,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晚秋,你太年轻,不知道朝廷的复杂。那些官员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我们能轻易撼动的。”
“我不管什么复杂不复杂!”
我从怀里掏出绣春刀,“哐当” 一声放在桌上,“这把刀是我二伯留给我的,他当年就是因为不肯同流合污,不肯帮贪官掩盖罪行,才被诬陷的!”
“我作为他的女儿,不能看着他的冤屈得不到彻底昭雪,不能看着那些贪官继续逍遥法外!”
总捕头看着桌上的刀,又看了看我,眼神里满是犹豫。
我突然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双手举起绣春刀:“总捕头,我知道翻案难,知道可能会得罪人,但我不能放弃。”
“我在木盒夹层里,还找到了沈万山与贪官勾结的账目,上面有那些贪官的印章,这也是铁证!”
我从木盒里拿出一本泛黄的账目,递到总捕头面前,“您看,这上面清清楚楚记着他们贪污受贿的金额,还有他们的签名和印章,绝假不了!”
总捕头接过账目,翻开一看,脸色渐渐变了。
“这些…… 这些都是真的?”
“是真的!”
我坚定地说,“这是沈万山偷偷记下来的,他怕自己有一天被灭口,就把账目藏在木盒夹层里,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总捕头,要是您不肯上报朝廷,我就带着这些证据去京城找御史!就算被罢官,就算被他们报复,我也认了!”
“我不能让我二伯白白牺牲,不能让那些贪官继续祸害百姓!”
我的声音带着颤抖,却充满了决心。
总捕头看着我,又看了看手里的账目和桌上的绣春刀,沉默了很久。
终于,他叹了口气,把账目放在桌上,伸手把我扶起来:“晚秋,你起来吧。”
“我没想到,你对你二伯的案子,这么执着。”
他拿起账目,又看了看那封信:“你说得对,我们做捕头的,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放弃真相,放弃正义。”
“那些贪官作恶多端,要是不惩治他们,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被冤枉。”
我心里一喜,看着总捕头:“总捕头,您的意思是……”
“我会亲自写奏折,把这些证据都附在后面,上报朝廷。”
总捕头握紧拳头,“就算得罪那些重臣,就算六扇门有风险,我也要帮你二伯翻案,也要把那些贪官绳之以法!”
“谢谢总捕头!谢谢总捕头!”
我激动得眼泪又掉了下来,连忙给总捕头磕了个头。
“快起来,别这样。”
总捕头赶紧把我扶起来,“现在不是谢我的时候,我们得尽快把奏折写好,尽快上报,免得夜长梦多。”
“是!”
我擦干眼泪,站起来,“我这就去把所有证据整理好,给您送过来。”
“好,你去忙吧,我现在就开始写奏折。”
总捕头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开始构思。
我转身往外走,心里充满了希望。
二伯,您看到了吗?总捕头同意帮您翻案了!
很快,您的冤屈就能彻底洗清,那些伤害您的人,都会受到惩罚!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把书信、账目、周虎的证词,还有之前收集到的所有证据,都整理好,分类放好。
刚整理完,督察就敲门进来了:“晚秋,听说你在跟总捕头说翻案的事?”
“是,总捕头已经同意了,他现在正在写奏折。”
我笑着说。
“太好了!”
督察激动地拍了下手,“我就知道,总捕头不会不管的。你二伯是个好捕头,当年我还跟他一起办过案,他的为人,我最清楚,绝不可能伪造证据!”
“是啊,我二伯一生正直,却落得那样的下场,我一定要帮他讨回公道。”
我拿起整理好的证据,“我现在就把这些给总捕头送过去,让他尽快写完奏折。”
“我跟你一起去!”
督察跟着我,往总捕头的书房走。
到了书房门口,就听见总捕头写字的 “沙沙” 声。
我轻轻敲门:“总捕头,证据整理好了。”
“进来吧。”
总捕头放下笔,接过我手里的证据,仔细看了看:“都齐了,很好。”
他把证据放在奏折旁边,“我已经写了一半,明天一早就派人送往京城。”
“谢谢总捕头!”
我再次道谢。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总捕头看着我,“晚秋,你放心,只要朝廷看到这些证据,肯定会同意重启调查的。”
“嗯!”
我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去总捕头的书房,询问奏折的情况。
总捕头每次都笑着说:“别急,已经送出去了,很快就会有消息。”
第五天早上,我正在整理案卷,就看见总捕头的手下匆匆跑进来:“捕头!总捕头让您立刻去书房!京城有消息了!”
我心里一紧,赶紧往书房跑。
到了书房,总捕头正拿着一份圣旨,脸上满是笑容。
“晚秋,好消息!朝廷同意重启你二伯冤案的调查了!还派了钦差大臣,三天后就到!”
总捕头把圣旨递给我,“你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我接过圣旨,双手都在抖。
上面写着:“着即重启林老捕头冤案调查,派钦差大臣李大人前往督查,六扇门全力配合,务必查清真相,惩治恶人。”
“二伯!您看到了吗?朝廷同意调查了!您的冤屈很快就能洗清了!”
我激动得眼泪直流,忍不住哭出声来。
总捕头拍了拍我的肩膀:“晚秋,别哭了,这是好事。接下来,我们得好好准备,配合钦差大臣调查,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我知道!”
我擦干眼泪,把圣旨小心翼翼地折好,“我这就去整理所有证据,确保万无一失。”
“好!”
总捕头点头,“我已经让人去通知督察和其他手下,让他们也做好准备。”
我转身往外走,脚步轻快。
路上,遇到王二,他正帮着衙役打扫院子。
“捕头!您怎么这么高兴?是不是有好消息了?”
王二好奇地问。
“是!朝廷同意重启我二伯冤案的调查了,钦差大臣三天后就到!”
我笑着说。
“太好了!”
王二激动地跳起来,“林老捕头终于有希望彻底洗清冤屈了!我这就去告诉我娘,让她也高兴高兴!”
王二跑着离开了,我继续往自己的房间走。
刚走到房间门口,就看见沈婉儿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林捕头,我听说朝廷同意调查你二伯的案子了,特意过来看看。”
沈婉儿笑着说,把包裹递给我,“这是我叔叔以前穿的衣服,他说要是有一天能帮到你二伯,就把这个给你,说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我接过包裹,心里暖暖的:“谢谢婉儿,替我谢谢你叔叔。”
“不用谢,这是我叔叔应该做的。”
沈婉儿看着我,“要是钦差大臣来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说,我叔叔的旧部,也都愿意帮忙。”
“好,要是需要,我一定找你。”
我点头,“你先坐会儿,我去整理证据,等会儿再跟你聊。”
“好,你忙吧。”
沈婉儿坐在椅子上,看着我整理证据。
我把所有证据都分类放好,贴上标签,确保钦差大臣一来,就能立刻查看。
整理完,已经是中午了。
我和沈婉儿一起去了厨房,让厨房做了几个菜,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沈婉儿说:“林捕头,我叔叔以前跟我说过,你二伯是个很正直的人,当年他还想帮你二伯,可惜没来得及。”
“现在好了,有了这些证据,有了钦差大臣,你二伯的冤屈肯定能彻底洗清。”
“嗯,我相信。”
我点头,心里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的三天,我和总捕头、督察一起,每天都在准备迎接钦差大臣的事,整理证据,安排人手,确保调查能顺利进行。
三天后,钦差大臣李大人如期而至。
李大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人,看起来很威严。
他一到六扇门,就立刻召见了我和总捕头。
“林捕头,总捕头,关于林老捕头的案子,朝廷很重视,你们收集的证据,我已经看过了,确实有很多疑点。”
李大人坐在堂上,声音威严,“接下来,我会逐一调查那些官员,你们要全力配合我。”
“是!”
我和总捕头齐声回答。
“林捕头,你是林老捕头的女儿,对当年的案子应该很了解,你跟我详细说说。”
李大人看着我。
我点点头,把当年我二伯被诬陷的经过,还有这些年我查案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还把所有证据都递了上去。
李大人仔细听着,时不时地提问,看完证据后,脸色越来越沉。
“没想到,当年竟然有这么多官员参与诬陷,真是胆大包天!”
李大人一拍桌子,“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还林老捕头一个清白,惩治所有恶人!”
“谢谢李大人!”
我连忙道谢。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跟着李大人,逐一调查那些官员。
那些官员一开始还想狡辩,有的说自己不知情,有的说证据是伪造的。
但在沈万山的账目、书信,还有周虎的证词面前,他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认罪伏法。
有的官员还想贿赂李大人,被李大人当场下令押入大牢。
半个月后,所有参与诬陷我二伯的官员,都被革职查办,押入大牢。
朝廷下旨,为我二伯平反昭雪,恢复他的名誉,还追封他为 “忠勇捕头”,赏赐了很多东西给我家。
我拿着圣旨,跪在二伯的灵位前,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二伯,您看到了吗?您被平反了!那些诬陷您的人,都受到了惩罚!您可以安息了!”
总捕头、督察、王二、沈婉儿都站在一旁,默默地陪着我。
“晚秋,别太伤心了,林老捕头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为你高兴的。”
总捕头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点点头,擦干眼泪,站起来:“二伯,您放心,我会继承您的遗志,做一个为民除害、公正无私的捕头,绝不辜负您的期望,绝不辜负朝廷的信任!”
从那以后,我继续留在六扇门做捕头,破了很多疑难案子,百姓们都亲切地叫我 “林青天”。
有时候,我会拿着二伯的绣春刀,坐在六扇门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
我知道,二伯一直在天上看着我,看着我为他翻案,看着我守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平安。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总捕头的帮助,离不开李大人的公正,离不开所有支持我的人。
我会永远记住,做捕头,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百姓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像我二伯一样,做一个正直、勇敢、为民服务的好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