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的声音还在院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公事公办。小圆不知所措地看向沈青禾。
沈青禾心跳如鼓,面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疲弱和顺从。她扶着桌沿缓缓起身,声音轻柔:“确是积了些废纸,劳烦稍候,我这就让丫鬟收拾出来。”
她转向小圆,吩咐道:“去将墙角那些练字抄经的废纸都拢一拢,还有……”她的目光扫过桌上那几本书页微卷的诗文集,似是随意道,“这几本书我也翻腻了,言语轻浮,无甚意趣,也一并拿去吧,换些清净。”
小圆愣了一下,那几本书姨娘平日偶尔还翻看,怎就忽然腻了?但她不敢多问,依言赶紧去收拾。
沈青禾走到书桌旁,假意整理笔墨,背对着门口,用身体挡住可能投来的视线。她的动作看似缓慢,实则极快。她抽出那张昨夜写下、墨迹早已干透的经文最后一页——上面是她反复抄写的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她的指尖微微颤抖,用最细微的动作,指甲在那“梦”字右下角轻轻一划,留下一个几乎看不见的、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细小折痕。随即,她将这张纸混入一叠早已写废的宣纸中,动作自然流畅。
做完这一切,她拿起那几本诗文集,仿佛不经意地快速翻动。在其中一本《花间集》的扉页空白处,她用极细的墨点,在右上角点了三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小点,形成一个极微小的三角。这本书,是她初入王府时,父亲一位故交暗中托人送来的,寓意“聊以遣怀”,她一直怀疑此人或许与父亲有旧。
这只是最隐晦的标记,即便被察觉,也可推脱为墨点污渍。但她希望,如果接收废纸的人中有心人,或许能注意到这微小的异常,联想到她如今的处境。而那“梦”字上的折痕,则是更深的暗示,指向她父亲沈文柏名中的“柏”字谐音,以及那虚无缥缈却又致命的“鬼矿”之梦。
这是绝望中的一次试探,风险极大。若被张启或周承海的人察觉,便是确凿的“暗通消息”之罪。但她别无他法,坐以待毙的滋味更令人窒息。
小圆已将废纸用旧绳捆好,接过沈青禾手中的书,一起抱了出去。
院门口,一个穿着粗布衣裳、低着头的小厮等在那里,身旁放着一个大竹筐,里面已有少许废旧文书。护卫仔细检查了小圆递过去的废纸和书本,翻捡了几下,确认无非是寻常字纸和普通诗集,便示意那小厮接过。
小厮默不作声,将东西放入筐中,挑起担子,低着头快步离开了。
院门再次哐当一声关上,落锁。
沈青禾站在原地,听着那挑担小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失,才缓缓走回屋内,扶着桌子坐下,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方才那短暂的片刻,耗尽了她的心神。
小圆回到屋里,见沈青禾脸色苍白,担忧道:“姨娘,您没事吧?”
“无妨,”沈青禾摇摇头,声音有些虚浮,“只是有些乏了。”她闭上眼,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那微小的讯息能被该看到的人看到,希望父亲昔日故交的线索并非她的臆想。
接下来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而煎熬。每一刻,沈青禾都在担心院门会突然被粗暴推开,周承海或者张启带着雷霆之怒而来。她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那标记虽隐蔽,但王府能人辈出,未必就无人识破。
然而,一天过去,风平浪静。
翌日午后,天气依旧沉闷。送饭的婆子来了又走,一切如常。就在沈青禾以为那次冒险石沉大海,或许那收废纸的小厮根本无关紧要之时,小圆再次从院门口取回晚膳食盒。
这次,食盒旁边没有青布小包。
小圆似乎有些失望,提着食盒走进来。然而,在摆放碗筷时,她轻轻“咦”了一声。
“姨娘,”她小声说,从食盒最底层拿起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这下面压着这个,不是糕点。”
沈青禾立刻接过。那油纸包不大,捏上去里面似乎是……一本书?
她走到窗边,背对着门口,小心地打开油纸。里面果然是一本薄薄的、书页发黄的古旧册子,封面上没有任何书名。她快速翻开,里面竟是手抄的佛经,字迹工整却略显稚嫩,像是初学者所誊写。
她的心沉了下去。只是一本佛经?是巧合,还是对方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亦或是警告她安分守己?
她不甘心地一页页快速翻过,目光扫过那些整齐的经文。直到翻到后半部分,她的指尖忽然顿住。
在一页抄写《心经》的纸张上,一句“无罣碍故,无有恐怖”中的“恐怖”二字,被人用极细的笔,轻轻圈了一下,墨色极淡,若不仔细分辨,几乎与原文墨迹无异。
而在这一页的右下角空白处,同样用极淡的墨,画了一个小小的、如同水滴般的记号。
沈青禾的呼吸骤然屏住!
恐怖……圈出这两个字,是在回应她所处的“恐怖”境地?而那水滴般的记号……
她的心脏狂跳起来,猛地想起父亲生前一件极隐秘的旧事。父亲有一位莫逆之交,姓滴,此姓极为罕见。那人曾官至翰林院侍读,却因性情耿直得罪权贵,很早就辞官归隐,据说回乡途中遭遇水匪,下落不明。父亲曾为此扼腕叹息良久,还曾私下对她说过“滴水之恩,涌泉难报,何况知己之情”,言语间极为痛惜。
难道……那位滴先生并未身亡,而是隐姓埋名,甚至就在这王府之中?那三个墨点是《花间集》,暗示“花间一壶酒”,对应“滴”水?而这水滴记号,便是他的回应?
这猜测大胆得让她自己都心惊肉跳!
但若非如此,又如何解释这精准而隐晦的回应?
对方不仅收到了她的信息,理解了她的暗示,更向她表明了身份!并且用“恐怖”二字,告诉她,他知晓她正身处险境!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希望瞬间冲散了连日的阴霾和恐惧。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这龙潭虎穴之中,竟然真的存在着一丝来自过去的微光!
她紧紧攥着那本佛经,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将经书用油纸重新包好,藏入枕下。
现在,她知道了有一条极其隐秘的联络渠道,也知道了有一个可能是友非敌的人潜伏在暗处。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如何利用这条线?对方又能提供怎样的帮助?
她重新坐回窗边,拿起绣绷,但手指却微微颤抖,无法落针。
窗外,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却无法温暖这深院高墙内的寒意。但沈青禾的心中,却第一次燃起了一簇真实的、名为希望的火苗。
她必须更加小心,更加耐心。这条线,或许是通往生路的关键。
第一百零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