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南学塾的分班极为规整,每百名学子编为一个班级、
设学正一人统管,助教三人辅助教学。
陈明这个班级的学正,是他的一个熟人。
正是那位受他师兄崔晗委托,去往泰安山脉帮助过他的,金丹后期修士张千元。
这让陈明很是吃惊,但还是遵循正常的规矩,
上前向张千元行礼,二人简单的交谈了几句。
开课不过三日,各门功课的受欢迎程度便已泾渭分明。
最让学子们头疼的,莫过于核心功课中的三门经典;
《连山归藏经》《黄庭慧命经》《道德经》。
负责授课的教习们大多是照本宣科,将晦涩的经文逐字念过;
再配上几句干巴巴的注解,听得人昏昏欲睡。
然后,就是让学子们自己反复的诵读。
还美其名曰: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也不知道这样的授课有什么意义?与学子们自己下去温习有什么不同?
有一次,教习讲解《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时,竟让学员跟着原文念了半个时辰;
末了只加了句“自行体悟”,惹得底下一片窃窃私语。
“这哪是授课,分明是磨性子。”课后,有人揉着发酸的脖子抱怨,“还不如回洞府自己看玉简。”
话虽如此,但却没有人敢对其掉以轻心。
因为,它是修真界最基础的理论,也是核心所在。
虽然天南学塾成立以来,还没有人因为通不过考核而不准毕业。
但毕业后的去向,差距确是非常大的。
多年以来,在有心人的探究下,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三门功课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这些学子们毕业后的去向。
但却并没有明确的证据,也因此,既没有人会对这三门功课掉以轻心,也不会特别担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门核心课程。
《天下修真源流考》的教习乃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讲起修真界的历史典故、杰出人物时,总能信手拈来;
从西华派初代掌门斩妖除魔的壮举,到邪神谷某位长老亦正亦邪的传奇,听得人如痴如醉。
而《天下山川风物考》更是实用,教习详细讲解各地的灵脉分布、特产灵材;
甚至标注出哪些妖兽的内丹最适合炼制何种丹药,每次开课都座无虚席。
尤其是一些细节,许多都是玉简中没有记录的;
来自于实际中的经验,使人大开眼界,增长见识。
“你看这处,”一次课后,李安明拿着山川图,指着天罡遗迹边缘的一处峡谷;
“这里盛产‘幽冥草’,正是炼制隐匿符箓的主材料;
由于那里的阴气很极为特殊,所产的幽冥草功效也更为强劲;
炼制出的符箓也更受欢迎,而且价格也高出不少。
这是所有书本中都没有提到过的,啧啧,还真是长见识啊;
等咱们功绩点够了,说不定也能申请去采集。”陈明点头附和。
相较于这些文课,万仞剑阵与万刃诀的修习则充斥着汗水与呐喊。
学塾对此监督极严,每日一个时辰的训练雷打不动;
晨光熹微时,白鹭山的演武场上便总能看到成片的身影;
一遍遍重复着挥剑、凝聚灵力、合阵的动作。
陈明所在的丙班,起初配合得磕磕绊绊。
有次演练三人小阵,一名修士因紧张,发出的剑光偏了半寸;
导致整个剑阵的灵力出现紊乱,被助教厉声训斥:
“剑心不稳,何以合阵?今日罚你们加练一个时辰!”
那名修士涨红了脸,此后每次训练都格外专注,再未出过差错。
“这剑阵看似简单,实则最是考心性。”陈明擦着额角的汗,对身旁的石坚道;
“每个人的灵力属性、出剑速度都不相同,要做到‘心有灵犀’,怕是得磨上许久。”
石坚点头:“我师叔说过,万仞剑阵的精髓不在‘力’,而在‘和’。
等咱们能做到百人如一,威力才能真正显现。”
除了这些必修的核心课程,天南学塾的辅助课程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从炼丹、炼器、阵法这些修仙百艺,到经营术、探险术甚至帝王术,应有尽有;
而且,全由学子自由选择,每年最多可选八门。
最妙的是,这些课程全是在学塾的幻阵中进行的;
无需课本,想学的内容可去藏经殿复制玉简;
没有固定的老师,全靠幻阵模拟场景,让学子在实践中摸索;
更没有作业压力,学完后,可自主选择是否通过考核。
这种近乎“放养”的模式,让学子们如鱼得水。
有人一头扎进炼丹房,在幻阵中模拟炼制各种丹药,哪怕炸炉炸得灰头土脸也乐此不疲;
有人则沉迷于经营术,在幻阵中扮演商会掌柜,与虚拟的商贩讨价还价;
还有些好勇斗狠的,专选探险术,在幻阵中模拟深入妖兽巢穴寻宝。
陈明也选了几门课,炼器、阵法进阶、灵植培育,都是与商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技能。
但他对时间做了严格限制,每天只在幻阵中待一个时辰,远少于其他学子。
与之相比,天南学塾的藏经殿,才是真正的宝库,也是陈明的最爱。
这座占地千亩的建筑,收藏的典籍之丰富,远超陈明此前的见识。
从寻常的功法注解,到失传已久的古修士手札;
甚至连一些被主流否定的“异端”见解,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
陈明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消耗在了藏经殿。
他有个独特的习惯,不仅看主流注解,对那些被批驳的观点也格外上心。
在藏经殿的日子惬意而充实,直到周琳玲找上门来,才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日午后,陈明刚从藏经殿出来,就见周琳玲站在洞府门口,脸色有些凝重。
作为商会负责内务的副会长,她极少主动找陈明,除非出了棘手的事。
“出什么事了?”陈明请她进洞府坐下,递过一杯灵茶。
周琳玲接过茶杯,指尖微微用力:“有人点名叫阵,说要挑战咱们商会的人。”
陈明眉头微挑:“哦?是谁?因何起的冲突?
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了吗?要上生死擂台的?”
周玲玲点头道:“是的,是上生死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