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紫曦站在一旁,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她知道,这次融合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琅嬛水府融入乌沉珠后,这里将成为她最安全的港湾。
敖泽的咒语声越来越急促,琅嬛水府上升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琅嬛水府庞大的身躯,渐渐没入乌沉珠散发的灰蒙蒙光芒之中;
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点点缩小、凝聚;
陈明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分心,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
那座硕大如山峰的琅嬛水府,在乌沉珠散发出的灰蒙蒙的光线中;
竟然如同被无形之力牵引般,缓缓缩小。
玉石珊瑚构成的轮廓一点点收束,庞大的身躯从遮天蔽日的巨物;
渐渐缩成房屋大小,再到拳头模样,最终化作一道微光;
缓缓飞向空中的乌沉珠,悄无声息地没入其中,仿佛被这颗不起眼的小珠子彻底吞噬。
这般景象太过震撼,堪称典型的“小蛇吞大象”,强烈的违和感,冲击着陈明的认知。
乌沉珠却依旧静静地漂浮在空中,表面光滑温润,看不出丝毫异样;
仿佛刚才吞噬水府的壮举从未发生过,或者根本就微不足道。
但作为乌沉珠的主人,陈明与它心神相通,能清晰感觉到;
珠子内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股磅礴的空间气息在其中翻涌;
仿佛有江河奔涌、山峦隆起,无数细微的波动传递着融合的韵律。
他心中满是好奇,却深知此刻不能妄动,只能按捺住探究的念头,耐心等待。
默默地感受着,这正是理解空间法则的天赐良机
约莫过了顿饭的功夫,湖底的震动渐渐平息;
暴涨的海水缓缓回落,浑浊的湖水如同被过滤过一般,重新变得清澈见底;
月光洒在水面上,洱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敖泽的声音带着几分疲乏传来:“好了,小子,把乌沉珠收回去吧。”
陈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他能感觉到乌沉珠内部的变化已然平息;
与先前相比,珠子里仿佛藏了一片天地,厚重而深邃。
他依言心念一动,乌沉珠化作一道流光飞回掌心;
入手依旧温润,却隐隐多了一丝沉甸甸的质感。
此时敖泽已落到远处的空地上,盘膝打坐调息;
紫曦乖巧地侍立在旁,小手轻轻为他梳理着被风吹乱的衣袍。
陈明快步跟了过去,没有打坐,只是在一旁静静侍立;
敖泽为了融合水府消耗巨大,此刻最需要安静。
这次调息持续了许久,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黎明的微光刺破夜幕,敖泽才缓缓收功起身。
他凝视着陈明与紫曦,眼中带着欣慰与不舍,随即洒然一笑:
“好了,我该走了,有缘的话,咱们上界再见。”
二人心中顿时涌起浓浓的不舍,齐齐躬身拜倒:“恭送前辈。”
敖泽开怀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重逢的期盼:
“老夫马上就能见到主人了,你们该为我高兴才是。走也!”
话音落,风声乍起,他的身形化作一道淡蓝色的流光,向着天际飞去;
渐渐缩成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了远方。
那飞行速度并不快,想来是为了在途中慢慢恢复体力;
这次施法对他消耗极大,显然还未完全复原,陈明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默想着。
良久,紫曦依旧伫立不动,眼中噙满泪水,两条晶莹的泪溪顺着脸颊默默流淌;
目光死死锁着敖泽消失的天际,浑身都散发着浓浓的不舍。
幼龙不知什么时候也钻了出来,趴在陈明的头顶上,紧紧抓住他的头发。
凝视着敖泽消失的方向,陈明静静陪在身边,一言不发。
直到远处传来凡人村落的鸡鸣声,隐约有了早起之人活动的迹象;
他才轻声道:“曦儿,敖前辈已经走远了,我们也该走了。”
紫曦仿佛没有听见,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陈明轻叹一声,温声道:“敖前辈是去找青藤道人老前辈了;
这是他期盼了许久的心愿,他走的时候是笑着的,我们该为他高兴才对。”
这句话仿佛触动了紫曦,她的身形微微动了动,最终缓缓点了点头,默默跟在陈明身后。
只是刚走没几步,她的身影便一晃,进入了乌沉珠中,再也不肯露面。
之后,陈明曾试着进入乌沉珠查看,琅嬛水府已在珠内安了家;
布局与在洱海中时几乎一模一样,玉石铺就的小径、珊瑚砌成的亭台;
连水府外的灵植都生机勃勃,若非能清晰感觉到自己身处珠内空间;
几乎要以为还在洱海底,唯一明显的变化,便是无需再潜水进入,念头一动便能抵达。
紫曦待在敖泽曾居住的红锦杉林后,任凭陈明如何呼唤都不肯出来;
甚至以心念传来讯息,不许他靠近。
陈明原本想看看敖泽的修炼之地,此刻也只能作罢;
只好在林外远远劝了几句,让她好好休息。
他还要赶回宗门,实在没时间一直陪着,只能暂且让她自己冷静些时日;
日后再找机会开导,陈明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乌沉珠,御起剑光向着餐霞派飞去。
回到宗门时,一切如常,陈明发出传讯符后没多久,韩喏便已在他的洞府门口等候;
看到他回来了,眼中瞬间闪过激动的光芒,躬身行礼:“弟子见过陈师伯。”
陈明和蔼地摆了摆手,与他简单聊了几句近况。
如今他在宗门内已是大名鼎鼎,矿洞之事后、
“陈明”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年轻弟子口中的传奇;
韩喏能与陈明牵扯上关系,早已成了许多人羡慕的对象。
进入洞府,陈明先去看了一遍灵田,里面种植的三种灵药材俱都长势极好;
显然是用了心的,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韩喏这孩子,的确踏实。
韩喏的修为已达练气大圆满,气息沉稳,隐隐有了筑基的迹象。
陈明在石桌旁坐下,笑道:“看来你这阵子很用功,进步不小。”
韩喏连忙躬身,脸上满是感激:“全靠陈师伯指点照顾,否则弟子断难有今日。”
陈明抬手打断他的话:“你不必妄自菲薄。你在炼丹上本就有天赋;
修炼上也从未懈怠,能有今日的境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韩喏谦虚地低下头:“自从当年听了师伯那句‘炼丹需先修心’后;
弟子茅塞顿开,不再急于求成,这才慢慢有了些提升。”
陈明微微颔首,当年他见韩喏炼丹时过于急躁,便随口提点了一句;
没想到他竟然记了这么久,还真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看来是个有悟性的。
他想了想,问道:“你如今已至炼气大圆满,打算何时冲击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