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啊,终于!
从拿到天赋【无垠】的那一刻起,林天鱼没有一日不幻想着如今此种场景。
一道无形的、束缚了他整整一年的枷锁,在此刻应声碎裂!那清脆的响声,甚至比他亲手“编织”出的枪响还要悦耳,还要动人心魄!
他几乎要忍不住仰天长啸,去宣泄那股积压在胸腔之中,因窥见了“无限”而激荡奔涌的狂喜!
自己距离无限经验,还差什么呢?
只要有时间,有灵能,有EmV,他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可以无限产出经验值的永动机!
不,不对。
林天鱼的思绪在狂喜的浪潮中,依旧保持着一丝近乎于冰冷的清明。他迅速地修正着自己那尚显粗糙的结论。
灵能,似乎是这个完美闭环中唯一的、可被消耗的变量。但这又算得了什么?
他伪造出这颗胶囊,所烧掉的灵能不足一千点,且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最初用【等价交换】重构物质外壳,以及用【虚无·编织】赋予其“概念外衣”的阶段。
而那最关键的、将虚假扭曲为真实的最后一步,【虚无·敕令】的发动,一点灵能都没有烧!其代价,完完全全地,由那三万单位的EmV所支付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甚至可以用这套流程,反过来伪造出灵能恢复药剂来填补消耗!
如今的他,只要有EmV,就拥有了一切!
EmV……这玩意儿又是四处都是。
脚下的泥土,身旁的墙壁,整栋宿舍楼,这座庞大的大学城,乃至……脚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
一个足以让任何神明都为之战栗的念头,在他心底升起:只要他足够大胆,脚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连同其上的一切,都可以被他……尽数化作面板上那冰冷的经验值。
将那足以颠覆整个世界运转秩序的反人类念头,强行压回了名为“理性”的囚笼深处,林天鱼查看起了那个名字看上去就不似人君的技能。
那是【虚无使徒】40级的闭门大礼,是那条名为「唯一的真实」的、最霸道也最唯心的进阶之路,所最终凝结出的权柄。
---
否定之否定(Lv.1, 0\/10,0000)
效果:你可以尝试着,去“否定”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既定的事实。例如,你可以尝试着去“否定”一个敌人已经成功释放出来的技能,使其效果彻底归于“无”。该技能的成功率与效果,受技能等级、双方的智力与意志力差距、以及你所试图“否定”的事件的复杂程度与“因果”重量影响。
介绍:辩证法的终极奥义,就是耍赖。只要我不同意,那你刚才说的一切,就都只是幻觉。
---
林天鱼:ovo
这……这是反制(counter)类技能的天花板了吧?!不,不对。
“反制”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否定之否定】的万分之一。
寻常的反制技能,无论是法师的【法术反制】,还是战士的【武器格挡】,其作用的逻辑,都停留在“预判”与“拦截”的层面。它们是在敌人的攻击尚未完全命中,因果尚未完全闭合之前,强行介入,改变其最终的落点。它们是在“阻止”一个坏结果的发生。
而【否定之否定】,它根本不跟你讲道理。
它是在坏结果已经发生,在你已经被法术轰得灰头土脸,被利刃刺得鲜血淋漓之后,才慢悠悠地登场,然后用一种近乎于耍无赖的、蛮横的姿态,对整个世界宣告:
“刚才那个不算,我们重来。”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林天鱼将那因窥见【否定之否定】而激荡奔涌的心绪,缓缓地压回了平静的湖面之下。
【否定之否定】,无疑是神技中的神技,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然而其升级所需,同样堪称神级,区区从1级升到2级,就需要整整十万经验。林天鱼暂时不准备将宝贵的资源倾注其上,他更倾向于在实战中慢慢摸索,待到彻底理解了这玩意的“因果重量”到底是如何计算之后,再做打算。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自习得以来,便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却也显得有些“朴素”的技能之上——【虚无窃取】。
它的等级,还太低了些。
曾几何时林天鱼还需要为了一两百万的经验值而精打细算,反复权衡。而现在……
反正这技能就算将来被职业词条吞了,经验值也会返还,四舍五入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定期存款罢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经验池:2739,8735 -> 1717,8735】
【技能“虚无窃取”已提升至Lv.10!】
林天鱼的目光,落在了那已然脱胎换骨的技能面板之上。
---
【虚无窃取】(Lv.10, 0\/1024, 0000)
效果: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目标身上,“窃取”任何有形或无形之物,例如物品、技能、属性、甚至是一段记忆等。该过程需要进行一次“欺诈判定”,成功率受技能等级、双方智力与意志力的绝对差值、以及窃取对象的“价值”与“复杂度”影响。
窃取成功后,该对象的“所有权”将暂时归你所有,持续时间大幅延长(约为一级时候的500倍)。
若窃取失败,你将无法在短时间内(3小时)对同一对象再次进行窃取,但不会对你自身或目标造成任何反噬。
介绍:这不是“借”,这是“暂时性的物归原主”。而我,就是那个“原主”。
---
乍看之下,【虚无窃取】的面板并无颠覆性的变化。
除了窃取目标的数量从“一个”变成了“一个或多个”,以及持续时间的大幅延长、冷却时长大幅缩短之外,其核心效果与一级时并无本质区别。
那些新增的描述,例如“窃取属性”、“窃取失败后有冷却”,对林天鱼而言,更像是一份迟到的“官方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