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鱼打了个哈欠,随手拿起床头柜上那台正在充电的手机,看了一眼屏幕。
2025\/11\/15,星期六,07:24。
江心月依旧没有回来。
这次换成他给江心月每天发早安和晚安了。
另一个回他消息的,就只有班主任叶天霖了。
叶子:好的,记得下周一正常返校。
林天鱼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了起来。
今天,是周末,至于要做的事情,他昨晚就已经准备好了。
升级!
把【虚言学徒】先点到20级,看看进阶任务给的是什么。
主等级一般来说,会在10级,50级,100级的时候,被卡住,需要玩家去完成一些特定的“进阶任务”,才能继续升级。
虽然这个限制对于林天鱼来说,约等于没有。
而职业则是在20级,40级,60级的时候卡住,需要完成进阶任务。任务有可能单纯是解锁等级上限,也可能是直接将职业变成更高阶的存在,主要看脸。
同时,职业的进阶任务,还会因为玩家的完成方式不同,而决定该职业未来的发展倾向。
一个喜欢用大范围AoE(Area of Effect)技能的法师,如果他在进阶任务里,也依旧是选择了那种更偏向于“范围伤害”的完成方式,那么,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就会越来越向着“一个技能可以覆盖方圆数千米,甚至上万里”的、地图炮的方向去发展。
而如果他更喜欢的是某个特定的元素专精,比如火法,那么他的职业,就会在“火”这个元素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加强,最终,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可以控制“火”这种模糊暧昧概念的存在。
没什么犹豫,林天鱼调出了自己的职业面板。
【是否消耗32,6868点经验值,将“虚言学徒”等级从Lv.10提升至Lv.20?】
【经验池:2710,8836 -> 2678,1968】
【虚言学徒:Lv.10 -> Lv.20】
【欺骗系技能效果+30% -> 欺骗系技能效果+50%】
【欺骗系技能灵能消耗-30% -> 欺骗系技能灵能消耗-40%】
【欺骗系技能判定加成+2 -> 欺骗系技能判定加成+3】
【技能栏上限:13 -> 17】
【“谎言的基石”词条效果增强】
【“真实的残影”词条效果增强】
【您已成功学习新技能:镜花水月】
【您已成功学习新技能:认知置换】
这个职业,还是一如既往的滥强。
只是从10级升到20级,那几个核心的被动加成,就又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说实话,虽然相较于别的职业,每次升级到某个特定的阶段,都会给一些额外的属性点加成,但【虚言学徒】这个职业,却只给那些减蓝耗、加效果的被动词条,以及,塞了超多强到离谱的技能。
别人辛辛苦苦地升级到20级,其职业自带的技能,可能也就那么两三个,剩下的,大多都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额外地学习。
而他,单单是从这个【虚言学徒】的职业上,就已经白嫖了整整七个技能了。
---
镜花水月 (Lv.1, 0\/1000)
效果:在指定区域内(半径50米,超限灵能消耗将会呈现指数上升),构建一个极其逼真的纯粹“视觉幻象”。该幻象不具备任何实体,无法被触碰,也无法被除视觉之外的任何感官所感知(随等级变动)。
限制:该幻象对任何拥有“破幻”等特殊能力的单位,效果会大幅减弱。
介绍:水中月,镜中花。你所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
认知置换 (Lv.1, 0\/)
效果:你可以尝试着,对一个目标,进行一次“认知”上的、细微的“置换”。例如,你可以让一个正在喝水的敌人,在潜意识里将他手中的那杯“水”,认知为一杯“酒”。其结果是,他可能会在喝下那杯水之后,表现出类似于“醉酒”的状态。该技能的成功率与效果,受技能等级、双方的智力与意志力差距、以及你所试图置换的“认知”的复杂程度与合理性影响。
限制:该技能无法直接凭空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认知”,只能在目标已有的、既定的认知体系之内,进行细微的、合理的“置换”。例如,你无法让一个从来没见过“枪”的人,将他手中的一根木棍,认知为一把“枪”。
介绍:现实,不过是所有人共同的、顽固的幻觉罢了。而我可以轻易地篡改你的幻觉。
---
林天鱼有些惊愕地看着“认知置换”那效果离谱的介绍。
这是20级的阶段闭门技能吗?
感觉和别人40级的时候,才能拿到的职业核心技能相比,都完全不相上下了啊!
更不要说,这种升级需要经验越多的技能,几乎每一次升级之后所带来的效果提升,也都是极强的。
一个普通的小火球技能,从Lv.1升级到Lv.2的时候,其伤害可能也就只是象征性地加个几十点。
但是像“认知置换”这种概念性的技能,从Lv.1升级到Lv.2,其所带来的变化,就绝对不只是增加那么一点点伤害,或者减少那么一点点蓝耗这么简单了。
配合上自己职业自带的那个“欺骗系技能判定加成+3”,嗯……
可惜,没有实验对象。
林天鱼有些悻悻然地,放弃掉了立刻就去实验“认知置换”这个技能的念头。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另一个新获得的技能——【镜花水月】之上。
心念一动,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栩栩如生的“视觉幻象”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那个幻象甚至连他身上那睡衣的褶皱,和他那略显杂乱的头发都完美地给一比一地复制了过来。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幻象没有影子,而且在用手去触碰的时候会直接穿过去的话,那它和真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林天鱼又试着,将那个幻象的样子,给修改成了王鸣笛那张充满了憨厚与贱兮兮笑容的大脸,又让那个“王鸣笛”的幻象,在原地跳了一段最近充满了魔性与沙雕气息的“科目三”。
动作流畅,细节逼真,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