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堡垒内部,因为新成员的加入和新威胁的出现,节奏明显加快。每个人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围绕着林默制定的核心目标高速运转。
陈明博士被正式编入科研序列,由赵小雨直接领导。他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赵小雨,对那块珍贵的“净化水晶”进行系统性研究。实验室(由原本的储藏室扩建而成)内,各种简陋但功能明确的仪器被架设起来,核心便是那块被固定在特制能量感应基座上的乳白色晶体。
“能量属性确认,与‘蚀’能呈现绝对相斥性,中和效率极高,初步测试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以上!”赵小雨看着能量频谱分析仪上跳动的数据,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她调整着基座上的导能探针,小心翼翼地引导出一缕细如发丝的纯净能量,注入到一个密封的透明容器中。
容器内,是一小团被隔离的、不断翻滚扭曲的暗紫色“蚀”能雾团,这是林默之前冒险从天坑边缘收集回来的残留样本。
当那缕乳白色的纯净能量接触到蚀能雾团的瞬间,仿佛冷水滴入滚油,又像是阳光消融冰雪!没有剧烈的爆炸,只有一种迅速的、无声的“净化”!暗紫色的雾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淡化、消散,其中蕴含的混乱、暴戾的精神波动也如同被抚平般归于沉寂,最终,容器内只剩下一点点灰烬般的残留物和那缕消耗了大半、但依旧纯净的白色能量。
“效果显着!而且净化过程稳定,没有二次污染或能量逸散风险!”陈明扶了扶眼镜,脸上也露出了科研人员特有的专注与喜悦。他迅速记录着数据,“根据能量衰减曲线计算,这一单位体积的净化水晶,理论上可以中和大约其自身能量储量三百倍的标准‘蚀’能单位!”
这个数据让在场的三人都精神一振。这意味着,净化水晶确实是对抗“蚀”能污染的战略性资源!
“但是,它的能量输出功率有限,而且似乎无法主动、大范围地释放净化效应,更多是依靠自身能量场形成被动防护区域,或者需要引导才能进行定向净化。”赵小雨指出了关键限制,“单纯依靠它,很难清除像那个失控实验室那样庞大的污染源。”
林默站在一旁,安静地观察着整个实验过程。他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应用的可能性。
“能否将它的能量特性,复刻或者嫁接到我们的武器或防御系统上?”林默提出了核心问题。
赵小雨和陈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挑战与兴奋。
“理论上可行,但难度极大。”陈明组织着语言,“净化水晶的能量结构非常稳定且独特,与我们常用的晶能属性差异很大。直接将其作为能量源,输出功率不够。如果试图解析其能量波动模式,制作仿生能量回路……需要极其精密的能量刻印技术和对应的材料。”
“材料方面,或许有替代品。”赵小雨接话道,她拿起另一份报告,“我和大山叔分析了从天坑带回来的那些晶簇碎片,发现其中一种伴生的‘月长石’,对净化能量有良好的共鸣性和传导性,虽然远不如原生水晶,但可以作为能量回路的基底材料。”
“能量刻印……”林默沉吟片刻,走到实验室一角的操作台。台上摆放着那台经过他多次改造和升级的小型精密机床,以及一套利用晶能驱动的、初步具备微雕功能的“能量刻录笔”。这是他将前世记忆与现有技术结合的产物,精度远超凡俗。
“我们可以尝试。”林默拿起一块经过初步打磨的、指甲盖大小的月长石薄片,将其固定在机床卡座上。他闭上眼睛,回忆着刚才实验中感知到的净化水晶那独特的、充满秩序感的能量波动频率。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神变得无比专注。他启动晶能刻录笔,笔尖散发出极其细微而稳定的幽蓝光芒。他的手指稳如磐石,操控着刻录笔,开始在月长石薄片上,刻画下一条条比发丝还要纤细无数倍的能量回路。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雕刻,而是需要将自身的精神力和对能量的精确控制融入其中,引导晶能按照特定的频率和轨迹,在材料内部形成稳定的能量通道。整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不容丝毫差错。
赵小雨和陈明屏息凝神地看着,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实验室里只剩下刻录笔细微的嗡鸣和林默平稳的呼吸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默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手臂没有丝毫颤抖。终于,当最后一笔能量回路完美闭合的瞬间,那块月长石薄片骤然亮起了柔和的、与净化水晶同源的乳白色光芒!虽然微弱,却稳定而纯净!
“成功了!”陈明忍不住低呼。
林默轻轻呼出一口气,将刻画好的薄片取下,连接到一个小型的能量测试器上。数据显示,这块简陋的“净化符纹”能够持续释放一个微弱的净化力场,范围大约只有手掌大小,强度也只有原生水晶的百分之一不到,并且存在能量衰减,预计持续工作数十小时后就会失效。
但这无疑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效率太低,持续时间太短。”林默客观地评价道,“但这是一个开始。优化符纹结构,寻找更好的载体材料,提升刻印精度和能量注入效率……这些就是你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他将这第一枚试验品交给赵小雨。
“明白!我们会尽快拿出改进方案!”赵小雨郑重地接过薄片,如同接过一份沉重的希望。
就在科研取得初步进展时,张大山那边也有了新的发现。他通过对雷虎等人持续的地脉感知监控,结合自己对西面方向的感应,捕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
“林小子,那边实验室泄露出来的‘蚀’能污染,范围好像在慢慢扩大!”张大山找到林默,脸色严肃,“虽然速度很慢,但我的感知范围内,那种让人不舒服的‘脏’东西确实在变多。而且,雷虎那小子报告,他们这两天在巡逻时,发现西边林子里出现了少量行动迟缓、身体部分腐烂的变异兽,像是被轻微污染了,但还没完全变成蚀灵。”
这个消息让林默眉头紧锁。污染在扩散!这说明那个实验室的泄漏源没有被封闭,或者里面的“东西”在持续活跃。必须尽快处理!
“另外,”张大山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地说,“我还感觉到,那个实验室方向,偶尔会传来一种……很奇怪的波动,不像是蚀能,倒有点像……有点像我们搞出来的那种净化能量的感觉,但非常非常微弱,而且断断续续,一闪就没了。”
净化能量的波动?来自失控的蚀能实验室?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绝对不寻常!那里难道还存在没有被污染的东西?或者……有第三方势力介入?
“继续监控,重点关注那种异常波动。”林默下令,“同时,加快‘净化箭矢’的研发进度。我们需要能在远距离、相对安全地净化特定目标或者小范围污染区域的手段。”
他看向武器研发台,那里摆放着几支正在改造中的箭矢。箭头被改造成中空结构,计划内置微缩化的净化符纹和一块小型能量电池,在击中目标后激活,释放一次性的净化冲击。这是应对可能出现的、被蚀能污染但尚有价值的目标(如设备、特定材料)或者清理前进路径上污染区的必要装备。
洞穴堡垒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如同一台逐渐预热、加速的战争机器。一边是关乎未来对抗“蚀”能根本的净化科技在艰难萌芽,另一边是应对迫在眉睫威胁的武装力量在迅速升级。
林默站在能源室巨大的晶核前,感受着“房东”平稳而磅礴的能量脉动。外部的威胁在逼近,内部的科技在突破。他知道,留给他的平稳发展时间不多了。必须在污染彻底失控,或者那个实验室出现更大变故之前,拥有足以应对甚至主动出击的力量。
他看向西边,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岩壁,落在了那片被不详笼罩的土地上。
下一次走出堡垒,或许就不再是侦察与救援,而是真正的……征伐。